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目标是公共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MPA硕士学位论文是检验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MPA教育培养的特点,基于公共管理应用型导向,对MPA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规范与管理、学位论文写作类型规范与管理、学位论文研究流程指导与管理和学位论文评审与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显著特色,通过对MPA授课教师和MPA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MPA公共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在案例搜集、教师授课、学生参与及学校激励机制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建设公共管理精品案例库、加强案例教学方法培训、多角度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建立案例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和案例教学激励机制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已成为国内外公共行政部门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各个国家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具有重大意义。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公共人力资源战略和策略进行重新思考和变革,公务员职业化即是其中有效且有现实性的关键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为公务员职业化提供了法律基础,但仍然需要构建公务员的职业化体系和实施框架。公务员职业化体系是基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流程为横向体系的整合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4.
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是正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的MPA教学方法创新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教育的特性出发,针对管理教育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及目前MPA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以MPA绩效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详细地阐述了情景模拟教学的过程和特点,并总结出相关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是刚从国外引入我国的一种全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我军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两大需要”、“两大任务”,迫切需要借鉴外军培养新型人才的先进方法与模式。本文着眼于利用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普适性特征,阐述了我军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的意义与需要,为我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宋海朋  余莉 《西部素质教育》2019,(3):156-156,158
文章首先阐述了定量分析能力在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定量分析能力导向下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于在定量分析能力导向下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MPA面对面     
公共管理硕士(MPA)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位,对它的认识及培养规律的探索也有一个过程。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尝试,清华大学引入国外职业教育中的定向项目(Orientation)、并与入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新生提供一个新颖的、直接的“入门”启迪项目。这个项目包括入学典礼、校史与院史沿革、培养过程展示、拓展训练、团队建设、MPA教育与人生发展等栏目。 作为这个项目中的重要一环,“MPA面对面”活动邀请了几位具有国外MPA教育经历的成功人士,就中外公共管理的比较、MPA对人生职业发展的意义、如何当好MPA学生以及未来如何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等问题与MPA新生进行了开放式、互动式、面对面的交流。以下是此次活动的访谈记录。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新公共管理主义作为对传统公共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张市场中心论,即运用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实行政府的公共管理,文章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对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筛选2005年以来MPA教指委评选的104篇MPA优秀学位论文,选取高校层次、高校类别、院校隶属、导师职称、文章类型、论文关键词、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等指标,进行内容分析,揭示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的具体特点。研究发现,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选题回应中国公共管理的“大问题”,研究内容审视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创新,研究方法逐渐从定性转向定量及混合性分析,理论分析体现了公共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获奖论文的院校分布反映出一定的校际差异。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以来,青岛市开始对全市机关公务员进行了以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普遍轮训,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编写了《MPA核心课程培训干部读本》和《MPA核心课程培训案例》两本教材,用三年时间对全市机关干部进行轮训,共培训处级干部1600余名、科级干部1200余名,使机关干部既深入学习理论,又拓宽了视野,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着重阐述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学教育与MPA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有机联系,指明发展和完善行政管理学教学体系对MPA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当前只有明确行政管理学在MPA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对我国MPA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5):F0002-F0002,F0003,F0004
<正>经教育部批准 ,湖北大学于2005年成为全国第三批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培养单位,并于同年成立湖北大学MPA教育中心,挂靠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年通过国家学位办公室和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合格评估,现面向全国招收公  相似文献   

13.
公共管理学科培养目标的设置体现了各高校对自身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起点。通过对国内高校公共管理学硕与专硕(MPA)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学硕和专硕(MPA)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上均强调社会性、专门性和实践性,有较鲜明的学科特征。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人才出口、政治和职业要求等方面。同时,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硕和专硕(MPA)存在对培养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培养目标的趋同性严重、缺乏引领性等问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应实现培养目标公开化、具体化,引领学科发展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作者系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不久前去欧美,对开展MPA 教育主要的学校进行过考察,这些学校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其中,在历年全美公共管理教育排名榜上名列前茅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 MPA 教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认为,认真借鉴哈佛大学等名校 MPA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研究确定我国 MPA教育试点班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探索有中国特色又同国际接轨的MPA 教育的新路子,以及研究我国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大量培养,推进加入 WTO 后政府与公共领域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法学是法学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本科、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科的行政法教学往往移植法学学科行政法教学模式,由于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不应该相同。本文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为例,分析了公共管理专业中行政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公共管理专业行政法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学角度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学界对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分尚不十分明确,给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本文从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顺序,理论和认识论基础,政府所起的作用以及实现政策目标的机制,管理方式与手段,公务员回应对象以及对公务员的看法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二者之间关系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梳理了1999年以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MPA教育领域的专题研究成果和基于研究的历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现只有基于持续的MPA教育需求分析和育人规律研究,并不断适时调整MPA的教育目标定位,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配套服务资源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形成具备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和清华品牌的MPA教育模式,并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需求做出更及时有效的适应与推动。  相似文献   

18.
上海要求,全市45岁以下的公务员必须修完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这批公务员中每年有1/5还将接受职业英语和信息应用技术培训,并要通过考核。市里每年将从中选拔出50名年轻公务员赴港对口交流,100名中青年公务员赴国(境)外接受中长期培训。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学》是MPA的核心课程之一,全国试办MPA五年来,《公共管理学》在各学校的教学中探索了许多经验和方法,但就教学内容而言,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还处在各行其是的阶段,这种状况不利于该课程的建设。本文从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探讨了《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从公共管理的理论到工具、到公共资源管理,最后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20.
MPA教育在中国:出路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PA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MPA教育要立足于国情,放眼全球,借鉴西方MPA教育的成功经验;要寻求多学科知识背景,做到专业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要建构理性的制度平台,使MPA教学与管理形成一定的制度安排。因此,模式的国际化、学科的综合化、专业的技能化、教学的操作化、管理的制度化、服务的本土化是21世纪中国引进并发展MPA教育的出路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