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鱼的心态     
有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着一根长长的钓竿。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能钓到一条条银光闪闪的鱼,而年轻人的浮标却始终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诱饵,为什么您能钓到那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老人微笑着说“:也许是因为你太沉不住气了吧。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我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会时不时地动动钓竿,叹息一两声。我这边的鱼根本就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会咬我的鱼饵。可你的举动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  相似文献   

2.
好奇的安安     
安安听说有一种名叫(鱼安)(鱼康)的鱼,会在水里“钓”鱼。他按捺不住好奇心,想知道(鱼安)(鱼康)鱼究竟是怎样钓鱼的,可他又不谙水性,就去找爷爷。安安走到小河边,看见爷爷正背靠着河岸上的桉树,兴趣盎然地钓鱼呢!安安问:“爷爷,爷爷,你能钓一  相似文献   

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所谓“欲”是指人对学习的兴趣,一种内在的渴求学习的驱动力.给人几条鱼,不如教给人钓鱼的方法,但假如一个人没有吃鱼的兴趣与胃口,纵然掌握了各种钓鱼的方法,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但一个对吃鱼有极大兴趣的人,即便不会钓鱼,也会想尽各种方法去得到鱼.所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4.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旁边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二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那里不停地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鱼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能轻易就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呢?”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鱼,不知道有我;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那些鱼当然也就不知道我的存在了。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不停地盯着鱼,有没有鱼上钩,心里急躁,情绪不断变化。鱼不让你吓走才怪呢,你怎会能钓到鱼呢?”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的短…  相似文献   

5.
小儿垂钓     
新构思:1.小儿赵钱孙为治奶奶病学钓鱼。2.为钓鱼找到好位置。3.三位路人分别向小儿问路,小儿三次“相告”。4.小儿钓上大鱼治好奶奶病。“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吓得鱼惊不应人。”一个头发散乱的小孩子,在河边学钓鱼。他叫赵钱孙。他奶奶得了病,一个郎中说药引子是一条大鱼。他爹娘又不在家,他便自己学着钓鱼。钓鱼要找好位子。他先是坐在水边,可以看见鱼又可以看见竿。他又想,离鱼这么近,鱼要是看到他不就不上钩了吗?他于是就躲到大石头后面去坐,可又想,这里鱼看不见我,可我也看不见竿和鱼,鱼上了钩也不知道呀!…  相似文献   

6.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旁边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二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那里不停地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鱼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能轻易就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呢?”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鱼,不知道有我;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那些鱼当然也就不知道我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7.
钓鱼与写作     
我总觉得钓鱼与写作是一回事。 钓鱼须先准备好充足的鱼饵.鱼饵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所钓之鱼的多寡大小。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大作家与好钓手一样,均会时时留意身边之“钓饵”,并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8.
1.要引发趣味。课堂提问应对学生进行诱发和激励,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小学语文第九册《钓鱼》一文,教师先问:“你们喜欢鱼吗?会钓鱼吗?我今天请来一位钓鱼能手教大家钓鱼好吗?”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就会顿时活跃起来。 2.要难易适度。课堂提问过于容易简单,把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想把钓到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要学钓鱼。这些鱼一下就吃完了,要是我会钓鱼,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老子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故事和话语虽然简单,但蕴涵的道理,却耐人寻味。假如我们把知识比作"鱼",那么教师的任务,就不能只是端出"鱼"来喂了。当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国外教育界也提出"为迁移而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渴,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湖上父女情     
我是父亲唯一的孩子,是陪伴他外出钓鱼的不二人选。他教我如何给钓钩上饵,抛收钓线,遛鱼,以及捞起鱼后去除内脏并清洗一番。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内华达山中的百合湖钓鱼的那些经历。六岁时,我学到了钓鱼的第一课:鱼喜欢吃早食,这就是说我们天不亮就得从睡袋里爬出来。我们开着笨重的"顺风"车,攀上通往湖泊的蜿蜒小道。我们扶着齐腰高的缆绳,穿过格伦阿尔派恩溪流上的木板步行桥,那桥铺在一道海狸坝上。过桥后,一条小路把我们引向拴在水边的那条小船。  相似文献   

13.
钓鱼     
我非常喜欢钓鱼。周末我经常去钓鱼。我家前面有一条河,所以我经常和朋友去那儿钓鱼。我们会在那儿呆上大约三个小时,每次都会钓到很多鱼。钓鱼使我快乐。I like fishing very m uch.It is fun.I often gofishing on w eekends.T here is a river in front ofm yhom e,so I usu  相似文献   

14.
忘我垂钓     
蔡莺 《良师》2011,(7):23-23
老人和年轻人各坐在一块石头上钓鱼,老人很轻易地就钓到很多鱼,而年轻人一整天下来却一无所获。他气得把钓竿扔在地上,问老人说:“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钓鱼的地方也一样,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相似文献   

15.
星期天,豆豆约金明去钓鱼。钓了大半天,也不见鱼上钩。金明实在忍耐不住,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豆豆,你说我们是在钓鱼,还是在钩鱼?”“当然是在钓鱼。”“不对,应该是钩鱼。”“新鲜!哪有  相似文献   

16.
会长鱼的树     
咪咪是一只懒惰、馋嘴的小猫.它每天想吃鱼却不愿意静下心来钓鱼,而是异想天开地幻想着有一棵会长鱼的大树,结果它每天只能捡别的猫丢弃的鱼头、鱼尾充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树上又岂能无缘无故地长满鱼呢?咪咪缘木求鱼的愿望能实现吗?读读下面的故事,咪咪会告诉你答案的.  相似文献   

17.
爸爸晚上钓鱼的时候,需要在浮标上绑一个荧光棒,才能看见鱼上钩的动静,但荧光棒不耐用,用一次就要更换,比较麻烦。我就为爸爸制作了一个能自动发光的钓鱼电子浮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相似文献   

19.
鱼类寻趣     
气象预报鱼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一种热带鱼,能够预报天气情况。当地居民将这种鱼养在鱼缸中来观测天气:鱼若沿缸壁漫游,便是阴天;鱼若浮在水上躁动不安,就肯定要下雨;鱼若静躺缸底不动,那么一定是个大晴天。不会游水的鱼在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有一种不会游水的洞鳗。它们生活在沙窝里。洞鳗的觅食方式是从洞中探出半个身体,张开大口,吞食浮游生物或小动物。能辨色的鱼生活在海洋中的鳕鱼,具有在水深30米处辨别颜色的能力。它首先能辨别的颜色是红色,其次是浅绿、蓝色和黄色。会钓鱼的鱼在地中海深处生活着一种会钓鱼的鱼,其头部有一长长的…  相似文献   

20.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话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获得钓鱼的能力。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