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成语运用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者往往针对成语误用频率较高的情形,设置成语实际义辨别不准、误用褒贬、用错对象、词义轻重不分、与语境义重复或矛盾等五大陷阱来干扰考生答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成语成千上万,高中生做成语误用题自然有一定难度。成语误用主要包括九种类型: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色彩颠倒、重复赘余、主客混淆、词性判断失误、与前后文相矛盾、夸大夸张、歧义。掌握了成语误用类型,同时注重平时积累和记忆成语的技巧,攻克高考语文成语误用题就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成语辨析题是高考的一道传统题,几乎每年必考,因而对它的研究也较为全面。就错误类型而言,常见的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用错、同义误用、搭配  相似文献   

4.
综观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考查成语辨析能力仍是高考的重头戏。因此,归纳高考成语试题的错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仍然是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2005年高考成语试题所考查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明辨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出错。  相似文献   

5.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2013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新课标版)规定的考试内容,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而且考查频率高,那么归纳起来成语的考查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用错对象、不合语境、谦敬错位等方面。命题形式以客观题选择题为主,复习中要熟知这几种类型并积累大量的成语,准确辨析它们的意思和用法,以便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6.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2013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新课标版)规定的考试内容,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而且考查频率高,那么归纳起来成语的考查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用错对象、不合语境、谦敬错位等方面。命题形式以客观题选择题为主,复习中要熟知这几种类型并积累大量的成语,准确辨析它们的意思和用法,以便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7.
小语第十册“基础训练6”第二题着重要求学生准确运用褒贬意义不同的成语。成语的褒贬义有两类情况。一是两个成语所表述的意义截然相反,如“舍己为人”和“自私自利”,两种思想境界一正一反,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因此,上一个成语带褒义,下一个成语带贬义(“褒”,表示肯定和赞扬,“贬”,表示否定和批判)。另一类是两个成语所表述的事物,从表面看似乎有些相近,  相似文献   

8.
高考成语题的题型和解题思路福建/罗滔成语是汉语的精华。成语题是高考的常考题,选材多出自课内,是得分率较高的一题。成语题的题型都是单项选择题。从内容上可分为单项型、双项型和混合型三种:一、单项型:一个题目只考成语的一项知识。细分之有四种形式:1.对号式...  相似文献   

9.
焦文林 《语文知识》2001,(11):81-83
近年来,高考语文每年都有考查成语使用能力的试题,一般是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项。选择正确答案的前提是确以干扰项的错误。因此,归纳高考成语题的错误类型,掌握规律,加强训练,成语复习将取得事半功信之效。高考成语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八种: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Z1)
纵观2005年高考试题,考查成语能力的试题仍是高考的重头戏。因此,归纳高考成语试题的错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将使成语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2005年高考成语试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明辨这些词语的褒  相似文献   

11.
从1992年到2001年连续10年考查了成语的运用。成语是历年来高考必考内容。本文将对历年来成语题考查的特点及命题角度做简单的归纳分析,为成语的复习提供借鉴和参考。一、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这一角度命题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如果不明了成语的褒贬。就很容易用错。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相似文献   

12.
高考对成语的考查非常注重感情色彩的正确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积累成语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感情色彩。许多成语或褒或贬或中性,感情色彩是单一的。但有些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却是褒贬共存(这类成语常常是多义成语)。对这类成语,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因此,对这种褒贬共存的成语,尤其应该注意。现列举10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3套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大致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用错、前后矛盾、不合语境五种,怎样才能拨开重重迷雾,见到“庐山”真面目呢?下面浅谈几点方法。1.吃透词义,避免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可谓浩如烟海,这么多的成语,如何掌握呢?很明显,要掌握每一个成语,是绝对不现实的。虽然高考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例如:有一位高三毕业生给同学的留言这样写道: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高中三年,弹指之间。蓦然回首,沧海桑田。望中犹记,征途漫漫,举步维艰,涸辙之鲋,形影相见。幸有挚  相似文献   

15.
丁晓梅 《现代语文》2010,(1):160-160
成语运用是语文高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在模拟练习中,如何设计一道针对性较强的成语运用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宜贴近现实,忌生冷艰深 从历年的高考题目来看,成语运用题重在对常用词的考查,时代性不强、不常用的成语极少涉及,以2005年以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中出现过的成语为例: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语言中的珠玉,也是高考的常规考点.纵观2012年高考试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仍是重点.归纳高考成语试题设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命题规律,有利于提高成语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复习备考.下面就2012年高考成语试题简要归纳. 一、褒贬误用 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褒贬失当,导致误用.如: (1)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山东卷) (2)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江西卷)  相似文献   

17.
综观各地中考试题,大都涉及了对成语的考查,考查的重点是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作用、感情色彩的变化等,考查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一般为2~3分。这里,我们将中考成语误用题锁定为褒贬颠倒、望文生义、用错对象、不合语境四类,现笔者以2008年中考试题为例进行针对性的解析,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做这类成语题时能做到胸有成竹,避免失误。  相似文献   

18.
成语自1992年以来一直是高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遍观2005年高考卷的成语使用题,其设误类型基本上涵盖了历年全国高考。本文拟结合2005年高考题例,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纵观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的试题仍是重头戏。因此,识别高考成语试题故意误用的类型,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将使成语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2005年高考成语试题故意误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明辨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出错。如: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江苏卷)“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用在“选手们”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的情况很多,主谓、动宾、修饰语与中心语…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考查题中所选成语,有两个基本的来源: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和语文课本及读本中常见的成语,二是日常生活中和报刊杂志等媒体容易出错的成语。研究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成语考查题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