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过去时     
不同于中文里,我们用“……过”,“……了”,“已经……了”,“已经……过”,“曾经……了”,“曾经……过”来表示过去的事或者状态,英语中有一个专门的时态来表示“过去”,那就是“一般过去时”。  相似文献   

2.
罗永久 《语文知识》2003,(11):41-41
①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艾青《黎明的通知》,第4页)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要”表示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二者在时态上是矛盾的。应将“已经要来”改为“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3.
央视在NBA和CBA转播中已经进行了修正,4月4日的CBA季后赛半决赛中,央视的解说中已经规避了“CBA”.直接称比赛为“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据悉央视已经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在以后的转播中必须屏蔽一些外文缩略词,例如“NBA”、“CBA”和“F1”……  相似文献   

4.
在“欺骗’’这一义位上“诈”、“欺”、“骗”三个词有历时更替的关系:“诈”、“欺”两词在先秦已经出现,东汉以前文献中“诈”占据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口语中“欺”已经取代“诈”占了主导地位;“骗”产生于宋,明代以后逐渐取代“诈”、“欺”成为此义位的核心词。  相似文献   

5.
栗明方 《中国教工》2010,(11):36-36
促进中小学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已经实施多年,但就笔者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这项“工程”在有些地方已经成了“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6.
考察《论语》与《论语注疏》中的人称代词,发现从上古到中古,人称代词的演进状况大致是:①第一人称中“而”、“予”、“朕”已经消失,“吾”、“我”仍在使用,且“我”占主导地位;②第二人称“而”已经消失,“女”、“尔”一直使用;③第三人称“彼”、“夫”已经消失,“其”、“之”一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④两部书中的“他”均作旁指代词。  相似文献   

7.
贡颖 《学前教育》2009,(10):36-37
转眼间孩子们和“比比”已经相处了好几个月了,他们与“比比”有了相当深厚的感情,“比比”也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渴望信任     
不知从何时起,“差生”这个词语几乎已经与“信任”绝缘了,而“批评”、“惩罚”已经粘上了“差生”,挥之不去,“抛而又复回”。更可恨的是,为啥我就偏偏加入了“差生帮”呢?下面有我最近做过的几道习题,你认为我是“差生”吗?  相似文献   

9.
一次到二年级听课,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已经”造句。学生有的说:“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有的说:“小红已经上学了。”课后翻开学生语文作业本,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之类虚拟的人名。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没有发生过“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连人名都要捏造呢?  相似文献   

10.
一次到二年级听课,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已经”造句。学生有的说:“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有的说:小红已经上学了。”课后翻开学生语文作业本,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之类虚拟的人名。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没有发生过“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何明延 《学语文》2008,(6):44-44
单单词朝着双音节词发展,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然而现在尚有少量从占汉语沿袭下来的单音同.其生命力仍然很强,它们与双音节的同义词并存着.如“已”和“已经”、“经”和“经过”.“现”和“现在”、“可”和“可以”、“将”和“将来”等。这种语言现象,为写作的人提供了选择词语的余地。当一组这样的同义词供你选择时。你是选用单音词还是挑用双音词呢?如果没有根据语言的环境,也就是文章语句前后的具体情况,只是追求语言精炼而选用单音词,比如用“已”而不用“已经”.用“经”而不用“经过”,将给语言造成障碍。让我们先看用“已经”的几个例句。  相似文献   

12.
一、表示很有把握的肯定推测 即对于已发生情况或已存在状态进行很有把握的肯定推测,相当于汉语的“一定已经”“肯定已经”等,英语要用“must+完成式”。如:  相似文献   

13.
默多克的“窃听门”事件已经开始让英国人感到了恐惧,原来并不只是政客和明星,每个民众似乎都已经暴露在媒体那能透视一切的“眼睛”之下。只要“眼睛”认为何价值,人们随时都会“赤裸”地被呈现住公众视野之下,不管你自己是否愿意。  相似文献   

14.
【提升导语】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接触的文字够多的了,可是我们储备的语言质量并未达到理想的高度,相反,更多的时候,觉得我们的话语已经深陷一种共性泥淖而难以自拔。当我们握笔沉思时,奔涌在脑海的尽是“我们”或“他我”的言语,属于“我”的语言已经少得可怜。“我”的词语已经被纳入一个同一的轨辙中,“我”的“自个儿”话语正在被一点点消解。“我”长期被“我们”奴役,变得快不会说话了。而且可怕的是,“我”的思想也被同化了,“我”的思考功能正因“我们”这些强势话语的霸占已经不大会思考出“自个儿”的东西了。我们只会复述、复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钳制,窒息了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随着信息技术2.0的到来,以往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向智慧教学转变,“精准教学”已经逐渐深入中小学课堂,2016年底我校引入“畅言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及“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了我校教师教学教研的新课题.本文展示了智慧课堂背景下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的“三阶段三测评一补偿”(简称“331”)教学模式,并通过课例研究展示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吃货总动员     
读完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各种美食,同学们早就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瞧,一篇篇“美食作文”已经新鲜出炉,排队上桌啦!快来品尝吧。那么,这一桌“美食作文”都有哪些“菜肴”呢?我们先来翻翻“菜单”,一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如何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诚”文化是我校基于陶行知“真人”思想指导下提出的文化样态,“诚”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将呈现“守正”“求真”“务实”的特点,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9.
王德明 《班主任》2010,(4):19-20
“偷菜”是“开心农场”游戏中的一项。随着开心网等网站的风靡,“偷菜”游戏很快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偷菜”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今天你偷了吗”已经日渐成为流行语。“开心农场”游戏能够满足人们希望在精神层面逃避现实、逃避现代文明的束缚、在虚幻世界寻求慰藉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考察敦煌变文中“却”的用法,结合历时语料,对“却”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进行了系统论述。我们认为:唐五代是“却”语法化的活跃期,连动式是其语法化的决定性动因;“却”由“却+V”语法化为副词,由“V+却”语法化为助词;“却”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每一时期都有或隐或显的变化;“却”的助词用法至晚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副词用法至晚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在唐五代时,“却”的助词用法和副词用法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