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给历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林武德(1889-1943)是20世纪英同著名历史哲学家,其学说构成了当代西方历史哲学承前启后的思想里程碑。柯林武德所著《历史的观念》是一本史学理论名著,我国学者多从历史哲学角度对其“思想史”、“重演论”等进行研究、批评。实际上,《历史的观念》一书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一直为我国学者所忽视。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
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在教育思想方面颇有启示 ,尤其他所提出的“思想”和“思想的重演”的观念值得注意。“思想的历程”跟感觉、感情和想法等非理性的、非媒介的现象不同 ,本质上是以人的理性的、逻辑的侧面作为媒介的一种“论证”过程。因此 ,如果具有“脉络合适性”,“思想”就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够完全重演。柯林武德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提高了“知识”的永恒价值 ,从教育思想方面来讲 ,这与现代主知主义教育理论有不少相契点。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所反映的“理性”主义明晰地代表以知识为首要、以其他因素为次要的智育论的一般倾向  相似文献   

3.
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在教育思想方面颇有启示,尤其他所提出的“思想”和“思想的重演”的观念值得注意。“思想的历程”跟感觉、感情和想法等非理性的、非媒介的现象不同,本质上是以人的理性的、逻辑的侧面作为媒介的一种“论证”过程。因此,如果具有“脉络合适性”,“思想”就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够完全重演。柯林武德的这种观战实际上提高了“知识”的永恒价值,从教育思想方面来讲,这与现代主知主义教育理论有不少相契点。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所反映的“理性”主义明晰地代表以知识为首要,以其他因素为将要的智育伦的一般倾向。  相似文献   

4.
三、“科学的”历史观念 史家只有放眼更为广阔的历史世界,并以“更同情的态度”去研究过去,历史的观念才能获得其进展的历史前提;同时,历史学家只有扬弃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性实质观念,历史的观念才能获得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无疑地,洛克学派和启蒙运动为历史的观念实现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历史前提,而真正标志历史观念第三次飞跃则是从卢梭和赫德尔的历史观念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历史课堂重知识的灌输,机械的训练、填鸭式教学依然盛行,漠视了生命的需求,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教育与生活的隔离,生命灵性的泯灭,不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构建中学历史生命化课堂势在必行。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表达了他的基本历史哲学观点,"重演"论是其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构建历史生命化课堂有重  相似文献   

6.
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是一部专题研讨史识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念。柯林武德把历史学的主体与客观两方面归结为思想,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是过去的思想与现在重演的思想之别而已。柯林武德这种历史观念是一种史识,尽管新颖,有某些合理性,但不确切,有诸多弊窦。许多历史事件单纯就是史事,本身不是思想,历史学家无从重构其思想。时代变了,时过境迁,感受与感情不一样,历史学家无法重演过去的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学家去重演过去同一个历史事件之思想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样历史就失去客观性、真实性。碰到复杂的国际关系,涉及多国多人且时间跨度长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无法去重演它们的思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后代历史学家去研究它的时候有个时间差,时间距离是很关键因素。时间因素打破了历史学家用自己的心灵去重演过去思想的美梦。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在史学实践中是不可行的。以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想指导重构历史是当代最高的史识。  相似文献   

7.
知识的可靠性并非西方认识论探索的最终旨趣,而在于对世界与历史的建立。本文力图通过几个重要的比较和区分,呈现出理性从近代唯理论到德意志观念论中发展的动机和成就。意在表明作为由"自然意识"成长而来,并实现于德意志观念论中的"世界理性"乃是完成了曾在信仰世界中被寄托于基督教神学的创造世界的理想。也正是因此而成就了思想的顶峰。  相似文献   

8.
近代哲学的历史观念是人类对自身历史创造性的理论自觉,是以探索历史本体为己任的理论.但近代的历史哲学是思辨的,它先验地构思出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抽象的历史观念.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观念由历史本体论向历史认识论的转变,只是历史观念表现形式的改变,历史的本体问题是回避不了的,现代西方哲学依然是以唯心主义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念则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哲学基础之上,并为社会哲学提供理论指导,它实现了历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罗马史家李维以其文辞晓畅、叙事宏富名动当时奥古斯都时代的文化圈,也因其《建城以来史》对古罗马历史无可比拟的史料价值而名垂后世。但是,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中却称李维笔下的罗马一成不变——罗马独特的军政制度和典型的民族精神从罗马建立时起始终不变。经考察,《建城以来史》早期诸卷的历史叙事,为柯氏所诟病的元老院、军团制、占卜仪式其实都依随时代的变迁而多有变化。罗马人在不断吸纳各阶层、各民族的过程中形成,共和国与王政时代体现出一脉相承的联系,共和制度中各级官职、会议、法律随等级斗争的推进而不断完善等,都体现出李维视历史为生生不息的变化发展过程。实事求是地说,李维记述罗马崛起时的历史性与阐扬民族精神时的永恒性是并存的,罗马人的传统美德在李维心中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时间观念辩证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古代的具体时间知觉、近代的抽象时间概念以及现代的多样化时间观念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时间观念经历了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与运动结合到分离再重新结合的辩证发展过程.本文运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从科学和哲学两个层面论述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1.
康德 (I.Kant)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的三个问题 :“我能知道什么 ?”“我应当做什么 ?”“我可以希望什么 ?”《在逻辑学讲义》中又加了第四个问题 :“人是什么 ?”在这四个问题中 ,历史哲学似乎是找不到位置的。历史并不是康德的强项 ;他自己也承认 ,他并不能胜任撰写一部普遍的世界历史的重任。但是 ,正如柯林武德 (R .G .Collingwood)所说 ,虽然“历史研究并不是康德的一个主要兴趣 ,但是他有挑拣出哲学探讨的线索的超人本领。即使在他所知甚少的一个题目上 ,也能使他发挥出来像在伏尔泰、卢梭和赫德尔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从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的政治哲学视角,分析《纯粹理性批判》中"历史观念"的思想倾向,进而阐述康德对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对哲学现代性的推进,加深了现代性的危机。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阐明康德提出的"物自体"概念,对于其"历史观念"所起的作用,正是与《纯粹理性批判》中"时间"概念的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解释,才保证了康德"历史观念"的自身融贯。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证伪标准论,这一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成为其历史方法论的哲学基石。由此延伸开来,波普尔以猜想一反驳法为历史研究方法,其具体表现是问题境况分析法,并与柯林武德的主观重演法进行了对比。波普尔还把“试错法”的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产生了“零碎工程学”理论。关于历史因果关系问题,波普尔主张它由普遍规律和初始条件共同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严格说来,发展观念的确立是近代以来的事,是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进步而逐渐形成的。但关于发展的思想却是古已有之,古代的自然发展观念;中世纪神学发展观念;直至到近代伊始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宇宙普遍发展观念,而黑格尔的囊括一切的“绝对”哲学,特别是其历史哲学将发展观念的普遍性推向极致,同时也为发展观念的人类学转向提供了前提,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将关注的中心锁定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问题,成为关于人类发展最为深刻的学说。  相似文献   

15.
“观念”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认识论中有着其特殊的逻辑地位,而形成这种特珠的逻辑地位又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本文旨在从哲学史的角度来描述观念的认识论特质及其认识论意义。西方古代哲学的观念范畴观念作为一种思想的最早起源,要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时期,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次使用观念这个术语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和德谟克利特。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观念的大致意思是原型,是一切存在物的真正的、真实的对象。德谟克利特就曾  相似文献   

16.
一、先验现象学的设想 《逻辑研究》发表后的六年时间里,胡塞尔经历了严重的危机。绝望的困境,使之认为对哲学须持有坚定的自觉性, 自我意识须达到内在的坚定性。胡塞尔当时在笔记里这样写到:“如果我能够称自己为哲学家,那么我首先提到的是我必须为自己解决这个一般的任务。我指的是理性批判,是逻辑理性和实践理性、普通价值理性的批判。” 通过康德思想的研究,胡塞尔逐渐开始形成关于现象学还原的设想。这一设想在《现象学的观念》一书中被作为主题,作为认识批判的出发点,论述了内在和超越的概念以及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一书中,胡塞尔明确地叙述了现象学  相似文献   

17.
一叶 《历史学习》2006,(4):46-48
历史图画是个缩略词,展开说是与历史有关的图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指过去的作者所绘的关于当时的图画,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时局图》等;二是指过去的作者所绘的关于他以前的图画,如诸多近代画家画的拿破仑及其战争场面;三是指现在的作者所绘的关于过去的图画,如《井冈山会师》《台儿庄大捷》等。与历史照片一样,历史图画包含了许多信息,向后人述说着过去的事情,是命制试题的绝佳材料。观察下图。它反映了美国哪一时期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在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 ,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毫无疑问 ,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巨大的冲击 ,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则是新课程实施的强大阻力。新课程呼唤着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一、关于历史课程理念的创新世纪之交的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 ,比起以往任何一次教学改革 ,不但规模更大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理念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1.课程目…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我国人们观念现代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人们的观念现代化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不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悲剧概念从柏拉图最先涉及,亚里斯多德系统阐述到近代,一直是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的演变发展也是源远流长的.而在中国则不同,除了近代王国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中提到悲剧概念以外,中国一直没有出现“悲剧”的概念,而中国诗学关于悲剧观念的历史演变,正如中国古代其它文论一样,是散见在各种伦理、文学、史学的著作中的.孔子最先提出“怨”的审美范畴,继之有“愤”、“不平则鸣”、“想而必怒”等说法,虽没有明确的“悲剧”概念,但其内涵的发展则是一脉相承的.通过考察中西方悲剧观念的历史流变,我们是否会对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