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的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传统而言,哲学和科学没有区别;17世纪科学理性革命开启了现代哲学的道路,这一革命反对传统哲学。由苏格拉底所创立的哲学是古典政治哲学,现代政治哲学产生前,古典政治哲学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而现代政治哲学是对苏格拉底所奠定的原则实行决裂的结果。为了理解现代哲学所带来的问题,需要重启古今之争。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理论从根本上涉及到人类的认识问题和存在问题,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观念意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内在关系.意识形态所要表达的问题在一些古老的哲学命题中早有阐释,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也在实质上经历过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因此考察从古典时期到现代的思想家们如何思考人的观念意识与现实关系,进而厘清意识形态概念是如何产生并获得其现代意义的,成为研究意识形态理论必须做的第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柏拉图政治哲学在现实生活的中的应用,研究了柏拉图对于政治做价值意义,以及道德,人性等问题。希望本文的观点能够纠正人们对于柏拉图哲学的误解,从中得出一定的心得。  相似文献   

4.
罗连祥 《文教资料》2011,(11):109-110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化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康德和黑格尔等一批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他们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顶峰。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分析,指出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消亡",它以德国工人运动为继承者,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新形态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性品质和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哲学起初是以彻底否定现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的,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后现代哲学与现代哲学是一种完全的断裂关系。事实上,现代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理论来源,但后现代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关系却是一种在外部解码基础上形成的否定性继承关系———其结果是在不同方向、不同基础上产生出一种全新的理论形态,而这与传统理论间发生的肯定性的批判继承关系是不同的———这种批判继承的结果是在同一方向、相同基础上更加强化和发展了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理解和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文献不难发现,恩格斯在对资产阶级理论思潮的反驳和批判中,不仅捍卫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原理要义,而且确立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将之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并以其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根源、内容实质和运行规律做了深刻揭示,指出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那些集中体现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要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来决定其内容,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会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表明,恩格斯在晚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主义认识论转向与教育生活的知识化转型,引发教育对哲学的游离,并导致现代教育哲学的深层危机。社会生产对知识和知识人的单向度依赖下,知识取代人成为教育的核心主题,进而形成对教育中道德理性和人性的显性压抑。教育游离哲学的本质是教育与人的分离。知识本身没有改变社会运行的道德基础,人性完善仍是教育活动的首要目的,也是构建知识社会生活秩序的基石。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发展变化,教育与人的关系始终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教育哲学的终极命题是思考教育何以为善,教育的善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人的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卢梭的关系具有二重性:继承渊源关系和创新超越关系.从前者可以看出,卢梭的哲学,尤其是政治哲学,是马克思现代世界新型政治哲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从后者可以看出,马克思根本性地改造和超越了卢梭的政治哲学:一方面,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新唯物论、唯物史观;另一方面,马克思对政治哲学的两大核心理念--国家观和民主观,都赋予了新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后发生了一些转变,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变化最大。因为社会的变动,使得传统的儒家文化不再适合当今的政治理念,国民政治儒学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已经成功转型。国民政治儒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是突破了传统儒学政治理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以古希腊罗马政治为代表的古典政治是一种道德信仰,人们在公共领域的活动被视为人的价值所在,人必须过政治生活。而现代政治是从私人利益中走向公共领域,它是为了维护人的利益而存在,洛克的自然权利观奠定了现代政治的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11.
学术自由的实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学术自由的实现既包括“外在自由”的实现又包括“内心自由”的实现 ,故学术自由的实现有内外两种尺度 :外在的尺度主要体现为保障学术自由的政策法规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完善 ,内在的尺度则表现为学术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认同。学术自由的实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密切相关。我国建构现代大学制度 ,既要完善旨在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 ,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今天的情势下谈论建构当代中国的哲学形态和体系 ,以便廓清背景、清点问题、梳理线索、探索思路。这些基础性的工作至少应包括 :在 2 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审视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 ;从对最近 2 0年中国社会转折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的理性分析中廓清当代哲学研究的现实境遇 ;从哲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和“三个面向”的视野中估价中国目前哲学研究的实绩与困境 ;在“三足鼎立”的格局和态势中把握当代哲学问题演进的轨迹、逻辑以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3.
占侃 《高教论坛》2021,(9):105-107
19世纪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高等教育,以认识论为基础,坚持纯粹学术旨趣的高深学问研究,使德国成为世界学术研究中心,并由此使科学研究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20世纪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美国赠地学院的崛起,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产生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并使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新的职能。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应对认识论和政治论进行有效融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哲学理念,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本质上是哲学主宰下的革命实践,因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施特劳斯所言的意义上的现代政治哲学.哲学的政治化导致了马克思对于政治实践本身的遗忘,因而将政治从哲学的主宰下解放出来,使之回归到真正的政治实践本身,使实践成为政治之本,是马克思的本真的实践概念的根本要求.去哲学化的政治实践的真实含义当为程序主义的民主政治,我国应当在这种政治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满怀梦想与愿望,试图摆脱有限、寻求无限,从而实现超越。也正因此,促使人类不停地寻找各种不同的超越之路,也因之而表达出不同的至善愿景。人、道路与至善是中西哲学对话的三大基石。  相似文献   

16.
哲学人类学是以“探讨使人同其他所有存在物形成对照的基本本体论结构”为内容的理论,其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完成自身的理论建构。考察哲学人类学理论形成的历史,可以发现哲学人类学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发现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发展中隐含着近代哲学人类学由构筑到延异的内在逻辑,而马克思哲学是对“人是目的”进行建构的现代人类学理论代表。以哲学人类学为背景分析马克思哲学,为深入领会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实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政治,到底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是应该按照西方的逻辑走,还是按照中国的逻辑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从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入手,结合中国千年帝国的现代转型,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探究了中国现代政治从何而来,为何产生,从何建构以及走向何方这样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要真正理解和把握现代中国政治,应该回归到中国的大历史、大社会,从中国自身把握中国现代政治。在这其中,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这就是中国现代政治一直是在力图解决古老大国实现整体转型以及全体人民实现整体掌握国家权力这两个根本性的历史课题中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追求真理是哲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对真理问题不断反思是哲学家们绕不开的路。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学说的发展历程隐含着德国古典哲学家(特别是从康德到黑格尔)对真理和形而上学问题的回答。这一阶段自我学说的发展呈现为自我的逻辑化和自我的本体化逐渐融合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以自我为明证性基础寻求真理的过程。揭示自我的形上建构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必然性不仅能够加深对真理问题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探询现代之后自我解构的深层次缘由。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祛魅与现代国家的形成导致了正当与善分离以及政治与道德的双重分离,从而使正当性陷入危机之中。现代性所开创的自由民主具有正当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正当性危机在哲学中充分体现为近代政治思想在支配框架里对道德与政治、正当与善的关系的深切关注。近代的哲学家们不是通过简单取消道德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来化解正当性的危机,而是致力于澄清道德与政治各自的条件和界限,并提醒我们注意到了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区别,即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边界。  相似文献   

20.
实践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复归统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以及对之改革乏力的现象,往往是从理论哲学角度切入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的这种二元分离的存在,一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为无根的文字游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者成为缺乏理论支撑的经验活动者。在实践哲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重新重视实践哲学,以期为理论与实践脱节关系的消除及达成统一提供思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