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八运会体操比赛看我国男子吊环项目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第八届运动会体操比赛吊环情况统计,结合规则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男子体操吊环项目在世界大赛中不能夺牌的主要原因是:力量性动作规格差,成套动作结构单调,下法难度低,落地不稳定,并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为今后我国吊环水平的提高和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这次中国体操队与美国、加拿大体操队比赛中一组难度动作的平均数来看(见表一、二),我国男子队都比对方占有一定优势,但从成绩来看,得分并不太高,其原因,主要是质量不高,扣分较多。一九七三年中美体操比赛一组难度动作平均数(按四人计算)一九七三年中加体操比赛一组难度动作平均数(按六人计算)在美、加比赛和表演中常被扣分的有下列几种:1.自由体操:①空翻高度不过头。②转体的跟斗分腿或屈腿、剪腿。③跟斗落地不稳。④倒立没停够一秒,或慢起倒立太快。⑤平衡动作脚动,或没停够一秒。⑥结束之前的串跟斗之前站立时间较长。⑦手脚出线。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的吊环现状吊环上的静止用力动作是难度较大的一组平衡姿势。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苏联体操运动健将、功勋运动员阿扎良在世界奥运会和欧洲体操比赛中,曾多次蝉联吊环冠军而称霸世界。他所完成的各种静止用力动作的平衡,不仅停留时间足、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于十月六日在河南郑州体育场点火开幕,七日下午134名在予赛中筛选出来的男女体操优秀选手在新落成的焦作体育馆拉开了角逐的战幕。这次比赛只进行自选动作比赛,两轮比赛后计算团体和全能成绩,各单项前八名参加单项决赛,经过五天十场紧张激烈的争夺拼搏于11日晚比赛全部结束。广东、湖南分获男女团体冠军,男女全能金牌被湖南周晶和天津王惠萤夺走,男子六个单项冠军分别是:自由体操[湖南周晶],鞍马、吊环[河南崔成玉],跳马[广东林智勇],双杠[四川李舸],单杠[湖南李敬]。  相似文献   

5.
1977年长沙体操比赛共有25个男子队,170名男子运动员参加正式比赛(参加测验或没有报名而参加比赛的除外)。平均年龄为18.02岁,最小年龄为12岁,最大为30岁(年龄计算到77年9月为止)。从这次比赛可以看到打倒“四人帮”后的大好形势,一大批青少年运动员茁壮成长。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世界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体操运动水平也突飞猛进,新动作、新技术不断出现,其中男子单杠显得比较突出。 1978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比赛,是继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体操个人赛后又一次体操大检阅。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的单杠水平,无论从难度或编排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并有一批运动员在难度和质量上,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第16届亚运会体操比赛于2010年11月13-17日在我国广州举行,共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名体操运动员(女37名、男83名)参加了比赛。经过5天10场比赛,中国男、女体操队以绝对的实力和稳定的发挥,获得13枚金牌、7枚银牌和1枚铜牌,再次称霸亚洲。现结合本次亚运会比赛情况,对我国男运动员的实力进行分析,为2012年奥运会备战提供参考。一、比赛概况(一)中国男队技压群雄本届亚运会,中国男队的参赛队员是刚刚获得鹿特丹世界  相似文献   

8.
从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电影和录像来看,吊环也和其它项目一样,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发展,除表现在“直臂前、后大回环”的技术已被绝大多数运动员较好地掌握和下法的创新以外,更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尤其是摆动动作与静止用力动作连接——的创新上。我国赴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考察团介绍了在吊环比赛中所出现的八个“难新动作”,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八个“难新动作”是:  相似文献   

9.
第五属全运会体操比赛于1983年6月和9月分别在上海举行。由于群英荟萃、高手云集,所以也是近年来国内体操竞赛中水平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大赛。男子自由体操项目历来是我国的强项,连年来,我国优秀选手李月久、童非、李宁等,曾在世界体坛一流水平的角逐中以高、飘、难、稳的中国式跟斗,力挫群雄,数度登上自由体操世界冠军的宝座,多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这次比赛中,我曾对男子自由体操的整套自选动作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考察内容是根据国际体操评分规则的有关规定和国家体委下达的特定要求,以及自由体操技术发展的趋势而选定的。例如,跟斗前的助跑步数;空翻动作空中分腿情况;主要跟斗串  相似文献   

10.
射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射箭技术的核心是用力。近年来世界水平迅速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动作用力结构的合理性,已成为在技术上研究的中心问题。就目前技术动作看,似乎用力僵硬、动作松散、节奏不强是影响创造高成绩的障碍。但仔细推敲这只不过是现象,实际是组成射箭动作的各用力环节结构不合理所引起的。那么,哪些部位是构成射箭动作的主要用力环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持弓臂的用力,二、撒放动作的用力结构。剖析和探讨这两个主要技术环节用力结构的合理性,这对于我们选择适宜的训练途径,迅速提高我国射箭运动水平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从新规则看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的评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规则看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的评分杨晓景体操比赛规则每四年修改一次,今年是执行新规则的第一年。新规则规定从1997年取消规定动作比赛,而只进行自选动作比赛。所以要求每个体操运动员应更准确无误地、完美地完成每套自由体操动作,并且要有一定数量的难度动作和空...  相似文献   

12.
从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看男子跳马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第2 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进入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跳马决赛运动员的有关数据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跳马动作的高难度固然是运动员冲击金牌的前提,但落地稳定性却是夺冠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男子标枪优秀运动员15人32次试掷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着右肩,特别是右肘提前加速的现象。没有“延缓”末端环节的用力,提前对标枪进行了加速,破坏了“满弓”动作的形成和环节用力的顺序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体操比赛规则每四年修改一次,但因雅典奥运会比赛中评分出现争议,国际体操联合会决心对评分规则进行改革。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提出体操评分打破10分制,代表完美的满分“10分”将彻底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将是没有上限的世界纪录。此建议一提出在国际体操界产生很大影响,大多数国家对新规则提出了质疑,产生了争议,以至新规则比以往晚推出了两年。去年是执行新规则的第一年,所以要求每个体操教练员及运动员应正确的理解新规则,了解新规则,掌握新规则,笔者通过学习新规则,对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的评分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对健美操基本动作及其技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对参加十运会女子体操决赛的运动员成绩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我国女子体操的发展态势较好,涌现出一批全能兼单项型选手;平衡木和高低杠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传统弱项跳马和自由体操取得一定进步;今后应加强动作的稳定性和心理调控方面的训练,以期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7.
吊环悬垂后摆振浪时腰背肌及下肢后群肌用力的顺序、时程及时差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我们从高速摄影机、拉力传感器及遥测肌电仪同步测试的结果来看,肌群收缩的顺序、时程及时差都各具其规律,即:肌群收缩的顺序都是腰背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及小腿三头肌依次用力,肌群收缩的时程均为腰背肌最长,其它肌群收缩的时程逐次递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国男子跳马项目难度发展的现状,剖析我国男子跳马发展难新动作的有利条件,提出今后几年我国男子跳马难新动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用影像分析等方法对2名男子铅球优秀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躯干转动的动作结构、速度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员右髋合速度总体趋势上升,达到峰值速度后迅速下降,肩、髋轴的转动幅度在此阶段要远远大于过渡阶段,同时.肩、髋轴的转动速度都迅速增加,肩轴转动速度明显大于髋轴的转动速度,但髋轴先于肩轴达到峰值速度;躯干动作是一种在前振同时进行有序转动的复合运动,右肩的合速度在t1~t2阶段呈下降趋势;人体重心速度的变化在过渡阶段受OY方向的速度影响较大,而受OZ方向的速度影响不大;至最后用力阶段,OY方向身体重心速度迅速下降,OZ方向的身体重心速度急剧上升,而OX方向的人体重心速度对人体重心合速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1985年5月在杭州举行全国体操比赛和9月在上海举行全国体操锦标赛上,我们统计了所有女运动员的高低杠自选动作,共161套。其中、包括即将参加11月份在加拿大举行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国家队。现分别按上法技术、下法技术、高杠技术、低杠技术、高杠至低杠以及低杠至高杠的连接技术所统计结果奉献给大家。其目的,一试图作为历史资料库存我国高低杠技术发展史;二便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