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浏览报章杂志.收看广播电视,发现传媒在报道某些新闻中,常常插上一句:发生这些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怕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不接受教训,不采取相关措施.竟至招致更多的问题.造成更大的损失等等。“并不可怕”.常常用在一些“问题性”或事故性报道中。比如,公款吃喝已成为一种“流行病”.群众颇有微词。但有的文章以为.这类事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三令五申禁不住.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再如.一些地方虚报浮夸风严重.  相似文献   

2.
可怕的沉默     
四川省南充市5月以来发生了一系列凶案。消息在所有主流媒体的“平静”中以“小道”的方式传播着。在“小道”上,在消息的真实程度无法确认的时候,相信任何人都无法克制对事件的关心,焦急,还有猜测。问题是,对于外界来说,无论怎样的焦急也只是焦急而已,可对南充市民就要严重得多:他们并不因为主流媒体没报道就若无其事。媒体上没有消息也不能说有关方面没有重视,事实上,案件甚至惊动了公安部,侦破工作在紧张地进行。5月29日,南充市召开了公捕凶案疑犯的大会。“现在好了,晚上又可逛街了,剩凉了”。作为一个市民,现在的想法可能是为受了“少数对社会和政府不满的人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谣言蛊惑而羞愧,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处垃圾较多的地方,人们边清扫、边捡拾,把那些陈积在街旁花丛下的废塑料饭盆和挂在树枝上的塑料膜及塑料袋等归拢起来,装进口袋,运往消纳厂去。这是1997年岁末的一天,北京市出动大批人员治理“白色污染”的一个镜头。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市向白色污染开战,到岁末这天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但是,管理措施的相对滞后和人们文明水准的提高没有跟上,造成大量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饮料瓶等在使用后被随便抛弃在环境  相似文献   

4.
可怕的误会     
我家乡的林场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  相似文献   

5.
可怕的糊涂     
有一阵子了,“难得糊涂”这句话在悄悄流行。 板桥先生的这一书法拓片,不但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也 高悬于某些领导干部的客厅间,出现于他们办公桌的台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上看到一台中秋诗歌朗诵晚会,诵诗者都是一些头顶“著名艺术家”头衔的人物,朗诵涉及到的也是古今以“月”为主题的名篇,我便把频道锁定了。 唉!这些“著名艺术家”呀!你让我说他们什么好呢?当我看到北京人艺的老演员苏民在朗诵一首吟月的古诗时,我瞬间想到的还是一个人都不愿再提的老问题:关于演员的文化素质——而这个问题是过去“老一辈艺术家”们经常数落年轻演员时爱谈的话题。北京人艺是类似于“国家话剧院”的地方吧?苏民也算北京人艺中的著名演员吧?但我所看到的那个他不具备把一首完整的诗前后读顺的能  相似文献   

7.
8.
可怕的口音     
《出版参考》2007,(9):39-39
  相似文献   

9.
可怕的奢侈     
李牧之 《新闻传播》2007,(2):I0001-I0001
贪污与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贪污与浪费二者等列,可见它们的危害同样巨大。现实情况是,对贪污犯罪人人喊打,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对浪费这一愈演愈烈的犯罪行为,却少有人放在心上,也没有那么大的切齿之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巴黎的报刊上大量地报道了巴黎地下的许多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那时,我就预感到巴黎的地下世界一定是非常奇异的.在那些报道中,有"地下社交晚会",也有"神秘的节日和古怪的仪式",此外还刊登了一些图片,上面的年轻人在地下洞穴的昏暗光线下,手里挥动着香槟酒瓶子.这在当时的巴黎成为一种时尚,毫无疑问,那也是追求享乐的巴黎人故意制造出的轰动性新闻.  相似文献   

11.
蓝芝同同志这篇文章是参加新闻出版署统一部署的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培训班所写的结业心得。文章切中时弊,思路清晰,表述准确,既反映了学习成果,证明岗位培训是提高出版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大家所关注的图书质量滑坡问题的深入思考。先撇开宏观的社会的因素不谈,如果所有出版社主事人和编辑同人都像蓝芝同同志这样去认识责编失责的严重性及其根源,相信问题的解决也就大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巴黎的报刊上大量地报道了巴黎地下的许多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那时,我就预感到巴黎的地下世界一定是非常奇异的,在那些报道中,有“地下社交晚会”,也有“神秘的节日和古怪的仪式”,此外还刊登了一些图片,上面的年轻人在地下洞穴的昏暗光线下,手里挥动着香槟酒瓶子。这在当时的巴黎成为一种时尚,毫无疑问,那也是追求享乐的巴黎人故意制造出的轰动性新闻。  相似文献   

13.
冷漠最可怕     
如今中国的媒介办得越来越好,报纸发行量飙升,电视收视率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时时显露,采编的新闻也更具有新闻价值。然而面对媒体我们仔细琢磨一下,有些东西似乎还需要一说。  相似文献   

14.
我以为,记者就其工作的技术性质来说,在多数情况下是一项复述的工作.即通过采访听来的或看来的事情转而复述给受众.这样理解记者的工作,有很多新闻理论上的难题都可以豁然得解.比如新闻是不是事实本身?新闻报道的真实相对于事实原生状态的真实有没有误差?我还以为,复述一件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要做到完全准确,其实是很不易的.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人禽流感事务协调员、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戴维·纳巴罗博士(DavidNabarro)在2005年9月29日警告,下一次新型流感将会导致多达1.5亿人丧生,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死亡人数可能会更多,将高达3.6亿人。流感到底有多怕?为什么小小的流感病毒会有如此大的毁灭力量,并造成巨大灾难呢?  相似文献   

16.
大腐败作报告,小腐败吓一跳。这话于一些干部来讲,是不大愿意听的,便是听了也断不会首肯的。他们必会上纲上线一番,才恨恨地走开,因为在他们听来,这话说的就是他。可在某些地方,对某些人来讲,这话却是十分中肯的。譬如过去的广西、沈阳和厦门。成克杰、慕绥新作廉政报告的时候,台下的小腐败们能不吓一跳?  相似文献   

17.
其实没有一个人没有不肯告人的内心奥秘和念头,这些奥秘多是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小小嫌隙,为了和睦相处需要隐瞒。热恋的人们往往期待一种境界:希望相互在对方眼中完全透明,合成一人。若这样的事情能够实现,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重庆市奉节县25名部门“一把手”,因缺席或找“替身”参加该县的重要会议,被责令在县电视台上公开作检讨,每人30秒,检计内容是“无组织纪律观念”。该报道一经刊出,全国各地报刊竞相转载,时评写手的评论更是妙语连珠,各种新奇的观点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重庆市奉节县25名部门“一把手“,因缺席或找“替身“参加该县的重要会议,被责令在县电视台上公开作检讨,每人30秒,检讨内容是“无组织纪律观念“。该报道一经刊出,全国各地报刊竞相转载,时评写手的评论更是妙语连珠,各种新奇的观点交相辉映。然而,  相似文献   

20.
闲来读书,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1955年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时,有次全国文联召开大会,郭沫 若主持,不少作家、艺术家上台发言,认定胡风是“反革命”。只有作家 吕荧上台后,声称胡风不是反革命,说胡风的文艺思想与别人不同,学 术思想不同不等于是政治问题,更不能就此认定是反革命。未等他说 完,就被台下众人大声发言打断,立即有人上台驳斥他。此时郭沫若趋 前,说他居然为反革命张目,讲坛上不能允许为反革命辩护者猖狂。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