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中国语言规划研究——侧重于区域学的视角》属于跨学科的一个综合研究,凝结了作者十几年的学识积累。语言规划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主要涉及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等等众多学科。语言规划研究需要借助于语言本体研究,同时,也应该承认,语言规划研究也可以指导语言本体研究,至少可以帮助人们明确语言本体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2.
李阳 《英语广场》2020,(27):33-35
洪堡特是19世纪最富创见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和成就横跨古典文化、美学、人类学、政治学、教育改革、语言学等诸多领域。洪堡特的语言学理论在20世纪的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语言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综述了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并阐释了其语言世界观对二语习得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报考辞典 文理兼收 所谓"文理兼收",是指普通高校的一些专业既招收文科生,又招收理科生,文理科同学均可报考。在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教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生产与发表了许多建制性概念,其中田野政治学是极为重要的一支,徐勇发表了“祖赋人权”、“家户制”、“关系叠加”等概念。田野政治学的活力与价值在于,重新发现了田野经验中的中国话语,将土生土长、本土性的中国话语提炼和改造为中国政治学的学术概念。本文旨在从现象学的“语言-分析”角度对田野政治学的概念建构进行社会科学认识论的探讨,认为“祖赋人权”、“家户制”、“关系叠加”概念来自于日常生活语言的拣选,将这些话语/概念纳入不同处境空间将形成更丰富的概念含义,同时理念型及因果适当性与意义适当性的辩证运用将增强其解释能力。破除既有理论的束缚,回到经验实在本身,质疑常识并改变提问方式,将促进中国政治学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甚至去学科研究,生产出更丰富的中国本土化政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表达思想与情感、传递事实与信息的工具。不同行业、不同职业有其独有的语言特色。笔者在近几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学生运用政治学语言的能力相当差,突出地表现在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测试的过程中,大量使用自创语言,而忽视了政治学科语言的运用。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师口头语言的不规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倡导"言传身教","言"是其中一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它能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学生运用政治学语言的能力差,突出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和测试的过程中,大量使用自创语言而忽视了政治学科语言的运用。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语言的三个维度,即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艺术性和语言的教育性,给学生以示范。  相似文献   

7.
何珊珊 《考试周刊》2012,(54):123-123
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工具.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十分重要。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运用政治学语言不准确、不科学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语言的准确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深人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语言。这种情况必然会使语言研究和其他学科发生密切关系。在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就和各种古文献的研究密不可分,它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语言研究不仪与社会科学而且与很多自然科学也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比如语言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等着重探讨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是哲学、心理学、病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课题。然而语言是否是一种心理现象呢?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代表着这个国家对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表现本国语言所持的观点态度,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对国内社会来说,关系到国内社会是否安定、统一;对国际社会来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和形象地位,可以说,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联系。本文从政治学角度,针对我国当代语言政策进行了分析,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本文的描述,使社会各界提高对当代中国语言政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文教资料》2007,(5):92-93
“正名”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历来对它的解释可分为语言学解释与政治学解释两种,两种观点相互对立。本文认为语言与政治在孔子那里并不矛盾,孔子试图通过“正名”达成“真”与“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