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的健康模式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和支柱。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特别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品质发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而且对他们进入成年以后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笔者简述了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并就与青少年心理保健有关的因素加以分析,以期对社会转型期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遏制与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从心理学层面分析其犯罪根源,提出了积极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众多,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近来年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不断引起社会多方关注。作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特殊主体,难免会带上其特有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特殊成因,探索其犯罪成因及规律,才能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期以来,学者对我国社会转型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给予了极大关注,对其表现与特征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其成因作了相应的现实透析和学理分析。并就其建设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对策。回顾和总结这些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当今青少年价值观现状、进一步引导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常见心理问题特别是青少年性别角色模糊,适应障碍,考试焦虑,强迫症给予综合分析和对心理咨询师的辅导建议。文章写作采用的方法有观察,访谈,心理实验,国内外相关文章的研究等。目的是提高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国内心理咨询师分享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在转型,教育教学在改革,学习心理是学生学习经验的浓缩,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但经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学习出现了问题。学习心理有一些困惑和障碍。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实践,我们认为掌握大学生学习心理,对学习心理障碍提出矫正对策,对高校大学生和教学改革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暴力行为泛滥的心理解析及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的急剧演变,社会原有的平衡机制被打乱,社会形态日益复杂,诸多问题由此产生。青少年中出现的以强暴手段或其他危险方式对人或物施暴为特征的暴力行为剧增便是其表现之一。据司法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986年青少年抢劫犯罪比1985年上升272%,1987年又比1986年上升437%,1994年上半年比1993年同期上升了49%;广东省1992年青少年暴力型犯罪较1985年大幅度增长,其中抢劫案上升了1235%,杀人案上升了752%,伤害案上升了739%[1]。近期在全国各地校园连续发生的暴力事件更是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之一。青少年暴力行为泛滥…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艺术发展.应视为是个体身心素质继续发展的过程。随着青少年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艺术阅历逐渐提升,他们的艺术创作也会自然向前发展。青少年美术教育其目的仍应以素质教育为准则.全面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即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发展多元美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转型期道德主体出现偏移,价值观取向出现偏差,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等环境因素,致使部分教师价值观念趋向于功利和实惠,出现师德失范。对此,文章提出可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政策导向,优化师德建设环境等措施,促进高校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藏族青少年和汉族青少年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抽取13至18岁之间72名藏族和90名汉族青少年进行防御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及汉族青少年应用最多的防御机制均为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应用最少。藏族青少年升华和压抑两项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汉族青少年;汉族青少年回避和理想化两项防御机制显著高于藏族青少年。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处于由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转折期,是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关键期。儿童和青少年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艺术发展过程。青少年"转型期"的美术活动,仍是把审美和创造型思维发展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他们的创造活动直觉和理智两方面作用达成。因此,美术活动对"转型期"青少年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青少年犯罪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有国际性的普遍现象,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为“三大公害”,并且居三者之首。它不仅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在英美发达国家,每20秒即发生一起青少年刑事案,我国近来犯罪呈低龄化趋势,尤其是团伙犯罪数量增加,并且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互联网的不完善及青少年网民心理尚不成熟等原因,使得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了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性别角色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不仅影响到个体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人格特征和素质的发展。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发生了严重偏移,与性别一致的传统类型男性化和女性化大量减少,而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都弱的未分化类型则急剧增加。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都高的双性化是我国性别角色的理想类型,男性化特质则在双性化特质中起主导作用。在针对偏移现状及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引领对策:(1)在性别角色的认识和宣传上需大力纠偏;(2)大力进行未分化的预防教育和干预教育;(3)全面开展理想化类别的双性化特质塑造教育;(4)加强体育活动,增强男性特质。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 《教育探索》2005,(12):71-73
社会转型客观上将导致道德转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与道德转型将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其作为社会道德主体参与社会新道德的建构。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发展具有创造性、独特性、叛逆性、前瞻性和享用性的特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教育需要考虑道德教育的生活化、道德教育的情境化和道德教育的互动化: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作为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知识、智慧、技能、娱乐的同时.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诸多负面信息也带给了人们,尤其是给青少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刺激、腐蚀、伤害,甚至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具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其心理、行为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矫治对策,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虽然表现得形式多种多样,但学习类问题还是占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大部分,其中厌学、弃学在青少年学习类问题中占突出地位,农村许多初中生厌学、弃学现象日益严重。这是一个初中学生厌学的典型的案例,我经过对该生的耐心教育,寻找到了对此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厌学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上网成瘾,网络道德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焦虑的难题。本文将谈谈笔者对青少年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引发诸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