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军 《辅导员》2009,(21):7-7
先说“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呈现的教材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说,我们教师是“大厨”,为“食客”(也就是同学们)端上来业已加工好的“美食”——知识。今天吃什么?菜肴是如何制作?“食客”不必知道。谁吃得多,谁吃得少?谁爱吃甜,谁爱吃辣?“丰盛的美食”是否合乎“食客”的胃口?“大厨”也不去过问。唯一目的就是,“饭来张口,我做你吃”!  相似文献   

2.
从学习对于学习者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考察,“知”与“智”就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传统“知”性学习方式指引下,学习者只注重对知识的机械占有,却忽视了知识对自身的建构意义,成为“只有知识”却“不懂知识”的单向度的人。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对人的关注成为现时代的主题,而知识作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认识和经验的总称,它可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因此,学习的本质特性与时代对于人的发展要求为个体学习方式由“知”转向“智”提供了可能与必然的条件。当前,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从“占有知识”转向“获取方法”、从“独自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盲目接受学习”转向“自主选择学习”、从“学知识”转向“学做人”。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能力,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借鉴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失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陶行知先生将其精辟、形象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如何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接枝”,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之树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4.
“知”、“行”、“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既有着同于其他学科的共性,又有其自身学科性质的特点.具言之:“知”即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构建;“行”是指在实验教学中理解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检验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结合;“情”既指一般意义上的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又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任务学习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务学习法”(也称“任务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它的倡导者们认为,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能将其分割开来教授,而必须由学习者自己通过学习和分析来认识、掌握并进而使用之。基于这种认识,任务学习法提倡采用可理解的输入,主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意思而非注重学习形式,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在做中学”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外语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是否切实可行,其理论依据是否科学、合理.这些问题还有待广大英语工作者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性”表达能力是近两年高考中语言表达板块比较常见的考查点,可以归属到《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语言得体”一项。应对这类题的关键就是注意措辞是否得当,具体说来主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积累:一,明事理。语言运用,不要忘记“人之常情,事之常理”。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注意观察体验总结认识。如对人有求,应当语气和软;劝人改错,应对其动情晓理;萍水相逢,也应有礼有节。二,知谦敬。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汉语里有一些词语是有明显的“谦敬”意味的,如称自己的文章为“拙作”,读别人的文章叫“拜读”,请人改文用“斧…  相似文献   

7.
一、“任务型”教学的设计理念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 ,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然后在明确的任务目标驱动下 ,主动地通过做事情习得英语 ,强调做中学“Learningbydoing” ,完成学习任务 ,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无意识地、自然地学习英语并将所学的英语运用到各种语境中 ,通过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模式(一…  相似文献   

8.
孔子有一句“名言”,叫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听他这话,你一定以为他是个治学严谨的学者,有求实精神的教育家.其实不然.我们只要看看他所“知”的是什么,所“不知”的又是什么,就可揭穿他的骗局.“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孔子宣称在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它了.宇宙间真的有所谓“天命”么?根本没有.看,天地间本来没有的,他却宣称自己知道了,这岂不是骗人的鬼话!他捏造这个“天命”做什么?用来愚弄奴隶,恐吓民众,妄图使受剥削者永远听天由命任人宰割.我们再来看看他所“不知”的又是什么?《论语·先进》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鬼神”和“死”,都是孔子所不知道的.但他当着学生的面并没有“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懂”;而是  相似文献   

9.
教授古典诗词 ,自然会涉及到格律“平仄谱”的一些知识。有学生提出 :平仄谱是怎么来的 ?我细想 ,觉得这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问题。现在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汉字四声与“平仄谱”  要知道“平仄谱”是怎么来的 ,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平”、“仄”。我们知道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形、音、义 ,但汉语除了这些之外 ,还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其中之一就是语音。汉语的语音 ,除了一字一音之外 ,更独特的是这“一音”还有四个声调 :平、上、去、入 (现代汉语则分为 :阴、阳、上、去 )。平声称为“平” ,“上、去、入”…  相似文献   

10.
“未知”就是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已知”就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和方法.“化未知为已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经常用到.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一、在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中的运用在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时,先学习了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而后的学习中,我们面临的是这样的问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吗?”、“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吗?”这两个问题是这样解决的: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吗?”已知:如图1,直线AB,CD被直线EF所载,且∠AGF=∠DHE.那么,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吗?为什…  相似文献   

11.
一些人提出:理解外国语篇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对这个国家的背景知识知之不多.尽量讲授较多的语言学习背景知识,使语言学习者能以讲本族语的人构筑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的同样方式来构成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1.讲授背景知识人们长期探索,想要确定到底是什么使得外文语篇如此难以说解.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交际的背景上,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和在同一言语共同体内共同拥有能使语言交际更容易的文化价值,你就会在理解外语语篇方面发生许  相似文献   

12.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假如必须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部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总之,原有的适用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适当相关的、清晰的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引导性材料,因此这些组织者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通常比要学习的新材料更一般、更概括,并且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推行民众教育时,陶行知先生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主义就是把知识扩散给大众.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荡涤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都得呼吸.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小先生制”.他还说:“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可见,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普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推行“小先生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互助、“即知即传人”的思想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不正需要“小先生”吗?可是又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相似文献   

14.
“未知”就是不知道的知识和方法,“已知”就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和方法.“化未知为已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经常用到.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5.
经常看到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做一些“定格的事”:看到孩子成绩太差,就干脆不让孩子上学;看到孩子不服管教,就任其发展……也经常听到一些气急败坏的教师对着屡教不改的学生说一些“定格的话”:你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再费力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就是出苦力的“料”,再学习也不会改变;你没有什么希望啦,扫大街都不够格……可是,许多事实证明类似的育人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育人的键盘上没有设置“定格键”。  相似文献   

16.
从怪老师的“戏”说起怪老师这些天也不知是怎么啦,张口闭口就是“有戏没戏”的,有时还来一句:“你还没有把戏做足啊!”评点作文时,怪老师也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比如上一次,他让大家写一件自己原本不愿意做,后来不得不去做了,而且在做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事,就指着诸葛大生的鼻子痛心疾首地《说:“你呀你,本来好好的一篇作文,可惜在有戏的地方你没有把戏做足。”诸葛大生当然知道这是比喻的说法,可是他真的不知道,倒个垃圾还能做出什么戏来?虽说他也知道,情节不够可以来一点艺术加工,可他总不能把垃圾写成遍地开放的花朵吧?后来就有消息传来,…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奥苏伯尔强调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实质上是说学习者先前的知识与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先前的知识一定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先前学习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这就是学习的迁移问题.迁移现象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下面以"有理数"这一章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学习者进行新的学习,常可受到以前认知的类似事物和知识的启示,从而找到获取新知或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这种储备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类似事物就是“原型”,它对学习者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所起的作用,心理学上叫做原型启发。地理知识包含有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等不同的类型,在学习地理时根据知识的特征,恰当地采用“原型”,能有效消除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知止,即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亲民”就是使天卞的人革旧更新,“亲”即“新”;“止于至善”就是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学亦有其当止之境,这当止之境就是语文教学的“本”。  相似文献   

20.
“禁果”考     
“偷尝禁果”,经常在报刊上出现,多指男女间不检点的行为。把“禁果”理解为不能做的事,自然已约定俗成。但如果弄清禁果的出处,就知道是望文生义。世人把吃禁果视为不端行为,其实是对禁果的曲解。伊甸园里有棵“知善恶树”,吃了树上的果子便有智慧,能分别善恶,能知道羞耻,上帝禁止亚当、夏娃吃它的果子,这果子便称禁果,又叫知羞果。吃了禁果能长智慧、分善恶、知羞耻,没什么不好,怎么和不端行为纠缠在一起呢?令人费解。上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认定的禁果,该是普罗米修斯去偷的神火!“禁果”考@刘曰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