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力资源对外包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至关重要,而高端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损失最大。从分析中国与印度竞争最大外包供应商、软件测试人才缺失、知识流程外包人才高端化服务、金融服务国际竞争优势与劣势、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外包发展潜力,提出人力资源需要在服务外包产业中升级,与高校、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培训合作机制,不断提升服务外包人才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全球化和Intemet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外包显得特别重要。在阐述人力资源外包的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分析,提出提高外包服务商服务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积极沟通协调、转变观念,仔细权衡甄选外包商五点策略,从而指导企业正确地实施人力资源外包。  相似文献   

3.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战略流程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正发生着战略转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提出从战略高度规范人力资源外包,构建人力资源外包战略流程模型,尽可能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活动风险,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外包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但是也会为企业带来外包风险.本文从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以及如何应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作出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它将成为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外保的利弊进行分析,其次分析适于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并简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后人力资源部门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石油企业在不断探索着适合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实现形式。分析了石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形式、特点、优势、弊端,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除弊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务型向战略型角色转变、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在新的外部经济环境及企业内部日益紧张的劳资关系压力下,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文章以某公司为案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模型,给出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的操作步骤,并得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可外包项目的优先顺序,为企业外包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被称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将人力资源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从而使企业得以集中精力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职能建设,将是大势所趋。文章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兴起及内涵着手,分析了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以及所面对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外包的形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它通过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外包的形式来减轻运营、管理负荷,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集中度和敏感度,聚集核心战略的发展规划和部署~([1]).近几年,人力资源外包被人们广泛了解,并将其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然而,人力资源外包虽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外包风险.本文详细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希望能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发和帮助,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4)
人力资源外包在给企业带来高质量的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本文从外包过程的风险控制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动漫专业校企合作中,引入服务外包的概念,把动漫企业的动画研发部引入高职校园,校企共建基于服务外包的合作模式,在互不干扰双方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为校企合作双方提供真正实现共赢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短、规模较小,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校企合作形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实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教师与企业的多方合作。  相似文献   

13.
美、英、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英、澳都已建立起制度化的校企合作机制:设置校企之间关系的中介力量;建立涉及法制、制度、财政等各项保障措施。此外,美、英、澳三国校企合作中的普遍经验包括: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离不开企业较强的自觉意识、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这些措施和经验具有硬性、有形的特点,对我国探索校企合作的本国模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有助于构建“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应体现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就业渠道、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实现这种“无缝对接”,需要政府参与调整供应链结构,高职院校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并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做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的开发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质量与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从未来发展分析,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功能,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强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训机制,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统筹调配、使用师资,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合理解决职业学校教师的各种问题,鼓励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作为推进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发展方向,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需要发挥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等多方的作用,积极参与,大力配合;首先分析校企合作的现状,接着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有赖于政策支持和长效机制.德国企业积极、高效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得益于五大动力机制,即多元驱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社会自治,校企利益均衡的协调沟通机制;双轨结构,自成体系的企业师傅培养机制;职业导向,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实现机制;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