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预设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它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基本类型。从语用的角度看,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这两个与语境密切相关的特征,并且它应该遵守合作原则,不能有歧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缺少共同语境而产生歧义,会导致不同的人的语用推理出现差异。然而,在广告里由于有共知的语境及人们有相同的逻辑思维能力,歧义会自然消失,人们能从中得出正确的语用推论。  相似文献   

2.
预设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其理解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本文旨在分析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和合适性两大特点,并重点讨论语用预设和语境的关系以及如何恰当表达和正确理解话语意义。  相似文献   

3.
预设·语境·歧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探讨预设、歧义与语境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与工作原理。预设是说话人假定为双方共有知识的一种基本意义成分,它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语境,同时又被语境操纵甚至消除。在说话人有意或无意地将预设包含在语句内部的过程中,常常会触发歧义,而潜在预设在特定语境下的可变性也会触发歧义,这些歧义可借助预设和多元化语境来消除。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共知性可以影响一个句子或语段在某一特定语篇语境中的适宜性与连贯性,在语篇的衔接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语用预设为理论基础,分别讨论了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训练中语用预设所起到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言歧义性的跨学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歧义性可从语用、语境和语义等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分析。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语用心理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受人们的语用意识和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和调整。语言歧义的产生是一种特殊的语境语用化现象,它不受语用交际策略使用等因素的制约。本文在语用学、语境论和语义学等理论基础上,探讨语言歧义的跨学科研究,试图用这些理论来分析研究话语的歧义及其消除,也证明了它们和语言歧义性研究之间存在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预设"( presupposition )也称之为前提,是语义学中的重要概念。上个世纪70年代曾有大量文献讨论过这个概念。一般说来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存在于句子结构与句意之中。语用预设是关于说话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其特征是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本文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浅谈"预设"在语义学中和语用学中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7.
预设是自然语言使用时的一种普遍现象,而文化预设指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共识但以潜在假设形式存在的信条和理念,这种潜在形式为生活在同一社会的群体所接受与共享。文化预设的合适性和共知性要求预设要与文化语境紧密结合,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以各自的社会共识或群体意识来解释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同一种交际行为而导致语用失误。教师对文化预设功能的认识和运用,能够促进师生思维对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语用原则和不同的语用规范,培养文化敏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预设·语境·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预设、歧义与语境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与工作原理。预设是说话人假定为双方共有知识的一种基本意义成分,它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发展着语境,同时又被语境操纵甚至消除。在说话人有意或无意地将预设包含在语句内部的过程中,常常会触发歧义,而潜在预设在特定语境下的可变性也会触发歧义,这些歧义可借助预设和多元化语境来消除。  相似文献   

9.
预设主要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类.对话语的理解上,语用预设必须满足合适性和共知性两个条件,而在使用上则表现出单向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对语用预设的以上四个特点灵活应用,可以提升言语交际策略,有助于说话人顺利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孙训龙 《海外英语》2012,(18):243-244
语用学角度的预设研究促进了人们对预设本质的认识,而对其所具有的诸如适切性、共知性、主观性、可取消性、投射性等特征的研究和关注则进一步推动了语言研究者对预设语用本质属性的界定。这里简单探讨下语用预设其中的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歧义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它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歧义在语言交际中使用不当可导致误解。本文着重分析了结构歧义的概念、原因和主要类型,并强调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歧义的消除。  相似文献   

12.
语义的模糊性这一切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及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歧义现象产生的缘由;例举了英语中的各种歧义现象并提出了排除它们的途径;提出了对待歧义现象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3.
论词汇复义     
本文细致分析了词汇复义,并提出了在学习和交际中消除句子歧义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如何界定语法歧义,这是语法学界并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语法学家们对语法歧义的各种解释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语法歧义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15.
含混是《白鲸》永葆魅力的主要原因。所谓含混,即作者有意识地使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迷惑性。从构成上看,梅尔维尔在意义标志和主题设置上均采用了多重选择式手法,从而使文本具有开放性。《白鲸》含混的根源是梅尔维尔伦理思想的复杂性甚至矛盾性。含混也是一种审美效果和写作方式,是梅尔维尔对文学传统有意识地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歧义研究大致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前者在探讨歧义的产生时强调语言因素的影响而忽视非语言因素;后者则把研究重心放在非语言因素上而很少考虑语言因素。其结果是两者均不能合理地解释歧义的产生。因此,这里对歧义的生成进行重新考查,结论是:歧义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由潜在到现实的过程;歧义的生成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语用学的角度,对积极利用歧义的条件进行分析,揭示歧义的语用价值.这将有利于歧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含混是<白鲸>永葆魅力的主要原因.所谓含混,即作者有意识地使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迷惑性.从构成上看,梅尔维尔在意义标志和主题设置上均采用了多重选择式手法,从而使文本具有开放性.<白鲸>含混的根源是梅尔维尔伦理思想的复杂性甚至矛盾性.含混也是一种审美效果和写作方式,是梅尔维尔对文学传统有意识地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双关与歧义     
在英语中,双关与歧义都是具有一种语言形式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义的特点,因而常被混淆。从两者的定义、类别等来揭示“双关”与“歧义”的各自特征和辨别方法,旨在提高我们正确地运用和辨析双关辞格的能力,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