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清代孙承泽所撰的清抄本《庚子消夏记》上有桂馥等人手写题跋,这些题跋记录了《庚子消夏记》有关版本的校勘情况,间及书林掌故、文本背景等內容,具有重要的画学研究价值。这些题跋不但揭示了《庚子消夏记》所承载的大量的文化信息,还凸显了《庚子消夏记》钞本后所附《元破临安所得书画目》的意义,而之前书画研究领域很少有人关注此书,作为《宣和画谱》及《宣和书谱》所载内容的佐证,《元破临安所得故宋书画目》来源可靠,其研究价值应该得到重新估量。  相似文献   

2.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画合称的术语。可以看出中国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的所谓"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这是最早的"书画同源"说。  相似文献   

3.
《书画题跋记》和《珊瑚网》于明崇祯年间先后编撰于浙江嘉兴。二书皆为题跋集录体书画目录。《珊瑚网》及其编者汪砢玉声名更著,屡为历代治书画鉴赏者所引用。但比对二书内容,可以发现它们收录的书画题跋多所重复,《珊瑚网》实从《书画题跋记》中袭录了大量文字,并试图通过改变语序、修改相关署款等方式来掩盖这个事实。《书画题跋记》写钞流传的局限性为《珊瑚网》的抄袭提供了空间,汪砢玉在家藏渊源、艺术交游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则进一步造成了二书在后世品鉴中的高下不同。郁逢庆的遭遇在当时从事书画公共编目的士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这一撰述主体阶层的下移,他们的生存和著述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求诚实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在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中,《江亭消夏记》一文无疑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然该文中有几处错误,一直以来却无人关注:一是将道光十四年"江亭消夏"雅集的时间错讹为"甲午五月望";二是编年有误;三是将此次雅集所创作的《江亭消夏图》的作者讹作黄树斋。此三处错误存在于梅氏文集的诸多版本之中,且讹误已久,未得矫正。  相似文献   

5.
正现当代书画拍卖市场长期存在的"逢拍必有高价出"的状态,使书画收藏家们产生了一种"厚今薄古"的心态,盲目地追求现当代名家的作品。那么,书画投资到底该藏"古"还是藏"今"呢?从文化价值上来看,古代书画作品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其文物价值,现当代书画作品则更多地体现在其审美价值上。由此,当代藏家们具有"厚今薄古"选择倾向的原因便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6.
正《箧中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流传后世的一件尺牍。清吴其贞《书画记》称其作《天机妙帖》,《宋米芾墨迹故宫法书第十一辑》则称为《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牍》。根据曹宝麟的考证,这件作品是北宋元六年(1091年)米芾写给隰州太守刘季孙(字景文)的一通尺牍。全文10行8 5字。米芾晚岁喜好收藏书画,经常收购或用自己所藏珍品与他人交换。《箧中帖》的书写内容,便是米芾意欲以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7.
天府《周礼·春官》:“天府掌祖庙之守藏。”明末清初的孙承泽写过一部带有北京地方志性质的专著,名字就叫《天府广记》。  相似文献   

8.
《琵琶记》是南戏经典剧作,历代对它的评价颇高,被冠之以"曲祖"之称。在用韵、格律、宫调等音律方面,明清文人学士对《琵琶记》褒贬不一,曲家之间的这种争议影响并推动了明清戏曲理论的发展,《琵琶记》对戏曲音律理论的最终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遗民大儒孙奇逢和"贰臣"孙承泽几乎在同时各自撰写了关于畿辅地区的人物传记,即《畿辅人物考》与《畿辅人物志》。两书在内容取舍和文字笔法上的异同,既反映了两人的出处背景,同时也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字禁忌。孙承泽与孙奇逢在明亡前就已结识,入清后两人却没有什么来往。在撰写畿辅人物传记的过程中,彼此虽然互相知晓,但没有直接往来,而是通过祁州学者刁包居间传递信息。他们在修改各自著述的过程中,都参阅利用了对方的成果。直到晚年,孙奇逢与孙承泽才重新恢复了交往。  相似文献   

10.
韩愈的<画记>是篇很少涉及品评鉴赏的书画杂记文,其不论技法不探画意,而是径以铺排直说的方式描摹画面,旨在通过文字想见画作之貌.这篇以"叙事识物"为主的记画文,既有被后代追奉为记之正体的肯定与模拟,亦有被斥为"甲乙帐(账)"的质疑与论争.文中最值得探寻的并不是通常书画记文中常见的论艺观点,而是其着意记画的铺叙方式及叙述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