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太报告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两者是互为前提、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人应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基础作用.并且教育通过保持系统内部的和谐以及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两者是互为前提、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上而下的社会共识,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念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反映了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美好愿望,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中,教育和谐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令人十分鼓舞。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自然环境.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1):I0001-I0001
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迈出重要步伐。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南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  相似文献   

10.
教育均衡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新型教育发展观,其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在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质量大体差不多的教育,能有效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将更加健全完善,社会运行机制将更加稳定有序,社会利益关系将更加协调有效,社会创造活动将更加充满活力.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也必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彭克让 《湖南教育》2006,(11):16-17
教育均衡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新型教育发展观,其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在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质量大体差不多的教育,能有效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原则,它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出发点和目的,以及衡量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向。要在这个价值目标指引下,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增进民生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要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又要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其中,在社会管理中推行人本管理是基础,实现利益和谐是重中之重,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东宁 《华章》2007,(9):51-51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现象中揭示了人的本质,提出了每个人应该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诸方面得到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并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目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又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内在统一的,在实践上也是双向互动的。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