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双减”背景下,课程从重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初中地理“彩色”实践作业作为“桥梁”,能将学科知识和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文章从初中地理“彩色”实践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原则、过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马玉春 《考试周刊》2023,(10):145-149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做”即实践,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笔者根据地理新课程理念,借助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对作业进行了设计,旨在鼓励学生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并借此开展探究式学习,以科学方法和思维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双减”下的有效作业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宁肯 《辽宁教育》2022,(19):81-83
新形势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其“课程思政”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地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需要提高,主要是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能力欠缺“、双减”背景下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引发疑虑等。只有厚植教育理念、提升思政意识、挖掘地理“课程思政”内容,才能提高地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从而更好服务改革大局,发挥学科育德、学科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可见,《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学习应该“生活化”,无疑,地理学习的“生活化”应立足于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破除狭隘书本的观念,建立开放式的地理学习方式,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与地理学科紧密相关的一些地理现象、知识、事件,和谐地融人课堂之中,引领学生去发现、思索、探究、总结,从而提升学生地理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5.
探究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对比研究等方法,在“互联网+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背景下,搭建适应“SPOC+无人机”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路径。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实践课程思政是“理论化思政教育+事件化思政实践”的综合平台,可通过建设标准化的课程思政大纲、搭建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成果与事件实践展示平台、丰富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内容等方式,提升野外实习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6.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的必学内容,是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选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化难释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查旺玉  黄荣 《地理教育》2010,(12):25-26
一、整体把握教学要素,精心预设教学“空白” 1.研读课标,发现目标实现途径的空白 地理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的视角编制而成的,是对学生课程学习后应当达到目标的预设和描述,它关注学生学习后的结果,淡化了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控制。地理课程标准仅勾勒出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框架及其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桂秀 《成才之路》2009,(19):98-98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它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9.
李屏 《地理教育》2024,(3):58-62
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出发,本文明确了地理教育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可期可为。以“中国的河流”为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视角探索融入绿色发展观的主题单元学习五大应“变”,并提炼出教学评一体化导向、时事设疑导学、问题探究导因与地理实践导航四大实施要领,从而实现由“教学”到“育人”的转变,以期为新一轮课程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郝晓群 《江西教育》2023,(15):34-35
教育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路径。“双减”政策提倡“提质增效”,重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实用性,倡导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以适应其发展规律的方式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立足“双减”政策,积极构建“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首先说明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特点,然后阐述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思路,最后论述了“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初二学生的地理图纸往往涉及对地理位置和环境的解释,通过对初二学生设计和开发地理课程可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地理学习过程,而地理读图能力在提高学生广泛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强调了学生了解地理“读图能力”的需求,并详细讨论了开展“读图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梅军 《学周刊C版》2024,(2):128-130
“五步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五步法”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可接受性原则,也能构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地理课程的核心知识技能。本文基于新课标背景和“五步法”的特点,探讨中学地理“五步法”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论述“五步法”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探究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孟祥菊 《成才之路》2011,(36):64-64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结合地理课程中的“活动课”特点,在高中地理单元活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地理知识的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活动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设置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活动”应以辩论、讨论、收集资料、合作学习等多样化方式去进行,努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注重“四个结合” 顺应课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新时期的地理教学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针对这一要求。必须把推进教学开放化.知识生活化.评价多元化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注重“四个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学习的地理知识没用、学习地理没兴趣、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地理教学尚未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这些问题阻碍着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教育界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课堂教学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本为本”?而地理学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教学改革。现在,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地理学习必须改变过分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过分重学习结论而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理内容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根据教材编写中体现出“区域自然环境为基础、区域人文特色是核心、区域中的人地关系是落脚点、区域学习方法是重点”的特点,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五种:基于典型案例的学习、基于核心要素的学习、基于地图图像的学习、基于比较分析的学习、基于整体联系的学习,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学习阶段、课型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和整合,使课标、教材、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统一到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活化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南烛特色农业发展”为地理课程跨学科学习主题,围绕前期调研、目标制定、主题和内容选取、学习形式选择、学习场所选定、组织实施、展示交流和学习评价等环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意“学科跨度”“学习主题”“学习主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