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学研究是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高等教育实践是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统一。高等教育学学科处于其他外部学科的邻居位置,和教育学学科是母子关系,又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内部各学科的母体学科。高等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高等教育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研究需要倡导突破学科壁垒、超越学科方法视角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构建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的合法性基础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诸多理论界定具有共同指向、基本规定和学科关怀等共性特点;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容构建主要表现为三种价值取向:理论研究取向、应用研究取向和理论应用研究兼顾取向。在高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研究对象理论界定的依附性和内容构建的泛化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自主性追寻仍将是学科成熟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指高等教育现象,这一现象具有丰富内涵。首先,高等教育现象的主体是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现象;其次,高等教育现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象的统一;再次,高等教育现象并非该学科所独有,且集"分离与统一、实体与关系"为一体。另外,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已基本成型,然属于"不完整体系",应完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两部分内容,并尝试采用开放式思路来建构。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质疑我国高等教育学是否存在的内、外部原因以及实用主义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整合、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生成的价值取向和方法选择来看,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成路径有两条:基于逻辑推演的理论建构型和基于事实论证的问题研究型。两条知识生成路径之间:外在体现"平行但不对等"关系,内在蕴含"交叉且共生"关系。两条知识生成路径存在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实践中须将之融合运用。  相似文献   

6.
独特对象独特方法——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范式下高等教育学因缺少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陷入了生存的困境。在复杂性科学思维的指导下,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从“现象”对象走向“系统”对象,研究方法从单一独特研究方法走向独特的方法组合,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学的存在依据得以成立,并获得了新的含义。系统对象和组合的方法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不像传统经典学科那样呈直线发展,而是基于一个中心、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形成的圆形体系。  相似文献   

7.
尽管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和概念体系,但存在着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高等教育理论的性质还未得以明晰,以及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还未完全形成等问题.当前需要在明晰高等教育理论性质的基础上,理性对待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理论观、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本土经验和外域理论以及高等教育学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发展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长期的教育发展为发展教育学的形成已产生了良好的条件。发展教育学是在一般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教育发展中所特有的矛质,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对发展教育学研究对象论述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发展教育学学科结构的大致轮廓和为促进发展教育学科学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研究都包括结论、证据、结论与证据之间的逻辑链条以及研究情境这四个要素.一项满足科学性要求的研究必然是一种结论具有可证伪性、证据是可以重复获得的经验事实、证据与结论之间的逻辑链条清晰且无矛盾和研究情境可以再现的研究.教育理论由教育思想、教育学基础学科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构成.教育学理论是教育理论的核心成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主要集中体现在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上.教育学要提供对教育在"目的-手段-结果"框架下的整体理解,就必须将教育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只有如此,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认为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各门学科的全部教育过程,即在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学科教育现象、教育功能、教育本质和规律。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与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乃至特殊教育的学科教育学体系。学科教育学的性质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学科,是教育学、心理学与各专业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民族教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民族教育学的形成过程 ,并对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民族教育学界存有争议的几个学科的原点问题进行了重新厘定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教育学内含的学科内容及应遵循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堪称形而上学,算不上独创的学问,也不是学科理论。如果勉强称教育学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坏理论。造成教育学自我封闭腐朽有一定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第一,教育实践的乱象引发的是改良之心而非探究规律之理论动机,因此所催生的是行动规范以及这些规范背后的哲学原理和心理学规律,而不是科学研究。第二,下意识地将教育看作是从教者的行动而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教育实践的其他成分被边缘化甚至剔除,因此教育学很难摆脱价值立场的束缚而对“教育”进行实然的描述。第三,错误地将实践中的基于情境的“如何做”问题提升为与情境无关的理论问题。这类问题天然与真伪无关。被这些理论所引导,教育学自然与学科理论无缘。第四,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思维成为习惯。这种思维的排他性引导下的话语自然是独断论风格。第五,提出太多理想化假设。假设过于理想化的条件下,论断自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检验。第六,误解了科学,将科学简化为正确论断或孤立的实验方法,这使得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无缘。第七,将无法客观化的、无法重现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无法形成可检验的教育学命题,难以通过自我否定实现理论的进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创新教育学的产生谈起,阐述了创新教育学产生的过程和条件,重点论述了创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而论述了创新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4.
要从两个维度理解当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性质,一是在学科建制上高等教育学已经具备了一个学科的形式,二是从学术探究实践上看高等教育研究还只是一个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这种双重性质使得我们既要进行学科建设,建立相对统一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这是高等教育研究在现代学术体制中安身立命的权宜之计;同时作为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研究又要以开放的姿态保持与各学科之间的交流,这是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生命力的来源.衡量高等教育研究是否健康发展,不是其学科体系的完整或系统,而是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对现实问题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马君 《职教论坛》2012,(7):38-43
文章从元研究的视角、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基本问题诸如职业教育学的生成、职业教育学的独立性、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学科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探究和反思,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中国职业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理论建构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以期能唤起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必要研究,进而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走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出发质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库恩范式理论的产生基础、基本内容、后续补充以及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发现用范式理论的标准来否认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有诸多的不当之处.因而,高等教育学应以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为出发点,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提高学术标准,才能不断巩固学科地位,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要回顾学科教育学研究近年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学科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到目前为止,关于学科教育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的认识模糊不清,分歧明显。学科教育学与相邻学科关系问题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尚不能令人信服。对学科教育学的内容体系的构想,有的过于庞大,且问题明显。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对涉及学科教育学科学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再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教学教育学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我国数学教育学的研究以分化-综合-分化的模式流变,经历了从理论移植到自我理论开发、从理论思辨到理论与实践整合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数学教育学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盲点,诸如:学科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数学学习心理、学科性质与功能定位、学科研究的价值取向、学科研究内容的拓展等,都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构建理论体系还是研究现实问题,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在对当前高等教育学研究中"问题"与"主义"简评的基础之上,提出关注现实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研究之必然.当今高等教育学研究应该走"问题导向"的研究路径,在问题研究中实现"问题"与"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引进的形式、载体、范围,引进理论与中国本土教育理论对话水平,以及引进理论对中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创新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不仅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对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中国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给中国教育学者加强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的对接,实现教育理论的创新带来五个方面的启示:厘清国外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确立中国教育理论的自主性;立足中国教育实践;开展中外教育理论的"对话";实现教育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