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这门课程,目前出版界还缺乏这方面的参考书。张舜徽同志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湖北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2.
论张舜徽的清代朴学起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舜徽认为清代朴学源于宋代学术,不仅宋代朴学是清学的先声,而且,清学也有继承、有扬弃、有修正地吸收了宋代理学的有益成份。本,论述了张舜徽对朴学源流的考辨以及比较梁启超、钱穆、张舜徽等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分析了近代以来学术精神与学术意趣的不同走向。  相似文献   

3.
近15年来对张舜徽学术思想的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主要涉及对张舜徽清代学术、文献学、经学、汉学等方面的研究。当然,为了弘扬一代国学大师的学术成就,对他学术思想的研究还有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刘咸炘一生活动范围很小,但却有自己的学术交往圈子。由于学术交游和学术著作的传播,刘咸炘的学术思想很早就受到了蒙文通、钱穆、梁漱溟、张尔田、柳诒徵、杨树达、张舜徽及日本内藤湖南等一流学者的关注或推重。史料表明,早在民国时期,刘咸炘已在学人大家之列。  相似文献   

5.
以扬州炒饭作为研究对象,从起源、标准、制作工艺、营养价值及其影响等方面,介绍扬州炒饭。扬州炒饭是代表扬州文化的一道美食。与其他美食不同的是,扬州炒饭有自己的标准。从制定标准这一方面肯定了扬州炒饭在美食界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说明张舜徽教授对诠释地方文言历史文献重要性的看法及其对作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娟 《文教资料》2012,(29):64-66
学术界对鉴真研究可谓成果丰硕。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有关研究鉴真与扬州的学术著作、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鉴真与扬州文化、鉴真与扬州佛教、鉴真与扬州医学、鉴真与扬州社会经济等四个方面。通过对鉴真与扬州研究成果及现状的介绍和述评,进一步总结和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推动鉴真与扬州相关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家看到我了吗?看我穿着黑色的衬衫,绿色的短裙,紫色的鞋子,头发上还有两个漂亮的小发卡哟。 知道我在哪儿吗?嘿嘿,这就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扬州拍的照片,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相似文献   

9.
张舜徽先生于经典名言极为重视,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以涵咏心性,一是用以探讨学术。  相似文献   

10.
况周颐为“晚清四大家”词人之一。早年在京师。与词学大家王鹏运交往密切,离开京师之后,为了生计,多在武汉、扬州等地奔波。这首《角招》词,便是况周颐离开京师流寓扬州之时,回忆王鹏运及京师生活而作。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艺术学说,是其整个心灵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克罗齐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诸于人之心灵“表现”的结果,其“表现说”自然也难逃片面性。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则是以人生为基点,重在内心的舒展与自由的艺术主张,与其整个近情哲学紧密相关。由于其近情哲学看重现世人生,要求通情达理,其“表现性灵说”自然也就不会画地为牢,陷入克罗齐那样的片面境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蒙太奇”的基本原理、方法。并依据人的认识规律、生理特征、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及体育教学的要求,从体育教学中新授课、复习课的两门主要类型课种进行了剖析,以体育动作技术结构为先决条件,在借签“蒙太奇”技法的基础上,构想了几种适应于体育教学的方法。在近几年体操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的运用。旨在全面地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丰富体育课的教学手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城堡”与“迷宫”-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论集》共收仵从巨十余年在国家级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的13篇论文,《论集。作者以勇敢、严谨的态度,涉足别人不敢涉足的学术领域,满怀对人间关怀的激情,用坚持真理的精神,走进萨特、昆德拉、冯尼格、海勒等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们的“迷宫”式的“城堡”,对其强烈的关注“人的存在”的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创新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在众声喧哗的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界显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冰山”之下《老人与海》中的哲学伦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谦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3-105,155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老人圣地亚哥与鱼的搏斗,塑造了一个依靠意志与信念,最终赢得了人性尊严的"硬汉"形象。在"冰山"之下,蕴含着的是海明威丰富的人生哲学,其中包括孤独的感伤主义哲学,永不言败的生存哲学以及超前的生态伦理哲学。解析这些哲学伦理将帮助我们理解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其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既是以儒家思想为其理论体系构架的,那么刘勰的神怪观也是在中国古代巫卜文化的流风余韵——儒家客观唯心主义天命观影响下形成的。他承认终极意义的神的存在,但同时又反对在现实中过多训说、在文章写作中过多描写神以及人神之间的动作、行为。反映在其比兴观中,他表面上赞扬《离骚》中的比兴之义,但事实上这是不合于他的以现实生活中常见、实有的物象来运用比兴手法的比兴观的。  相似文献   

16.
许嘉璐先生在解释“陈灵公通于夏征舒之家”的“家”时说:“指夏征舒之妻”。这样解释是不正确的,和陈灵公、公孙宁仪行父私通的应是夏征舒的母亲夏姬,而不是他的妻子。这可从“家”字的字义、众多的译和原证之。  相似文献   

17.
“九天”说是扬雄以玄为本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扬雄哲学思想乃至文学思想的形成在整体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文必艰深”论则是扬雄重要的文学思想之一,自宋人苏轼对之作了严厉的批评之后,历代批评家大都对它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但很少有人从扬雄思想的整体特征出发对之作认真的分析,更没有人把“九天”说与“文必艰深”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笔者认为扬雄“文必艰深”论本是建立在“九天”说的基础上,并与尚文的时代审美追求相一致,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并非一无是处,以往学者们对它的全面否定是不尽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余华十年一剑出版长篇小说《兄弟》,与以往小说相比有着诸多变化。他所谓“强度叙事”,其实还是“重复”和“循环”两种叙事手段充分运用。结合新作和1990年代的长篇进行分析,解读余华长篇小说的一些变化以及新作中两种叙事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废名将《诗经》定性为“古代的人民文艺”,他以文学为立足点,特别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一方面把诗看成是对生活的写实,另一方面又证之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讲解诗歌,既参考前代注家成果,又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通过辨析,取精用弘,多有自己的独得之见。  相似文献   

20.
"仁"与"众善"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以"一以贯之"评价自己的学说,何晏在<论语集解>中也作了进一步阐释,客观上指出了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与其繁富学问的联系:以"仁"为核心建构起伦理学、天命观、人才观等众多内容,它们依"仁"而立,为"仁"而成,在"仁"的统摄下形成了一个包含多元因素、多种内容层次的思想体系,共同为平定乱世、重建社会秩序而服务.孔子和何晏的阐释有助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仁"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