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主义对茅盾小说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创作前的准备过程——对现实生活观照与把握的视角和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上,也表现在创作过程中的创作心态与创作思路上。更具体表现在作品“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上。正是这种影响,使茅盾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风姿别具。  相似文献   

2.
1.茅盾在早期文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视野吸收与倡导过自然主义文学主张。2.对于自然主义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的不平衡性,茅盾是明辩的,他对后者更为倚重。3.自然主义促成了茅盾理性化的创作方法;尽管后来他宣言式地抛弃了自然主义,但自然主义的阴影仍潜行于他的创作中若干时间。  相似文献   

3.
茅盾与自然主义有一个较复杂的关系。一方面茅盾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受着自然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茅盾本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和创作上的比较,说明茅盾接受自然主义并对之进行了新的改造。同时也阐释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两概念在新文学早期于接受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茅盾早期现实主义与左拉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早期现实主义与左拉自然主义张德美左拉自然主义,在我国“五四”时期曾和欧洲现实主义理论一道被广泛介绍。当时人们以为自然主义即现实主义,所以在提倡现实主义时也让自然主义搭车同行。正如茅盾晚年在一封信中所说:“在写《子夜》之前的十年,我曾阅读左拉之作品...  相似文献   

5.
研究自然主义在中国的流变及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茅盾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对自然主义的态度和困惑直接折射出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及变迁。本文试图勾勒出茅盾关于自然主义的"矛盾"论述,以期反映自然主义在中国的境况与遭遇,从而揭示出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个微观的侧面。  相似文献   

6.
论茅盾早期的自然主义抉择刘承记当作为文艺批评家的茅盾同作为作家的茅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时,他早期的自然主义创作主张和策应着自然主义精神的文本便自然而然的再度成为惹人注目的问题。如果只知道茅盾是曾经写出过《子夜》、《林家铺子》因而成为毫不含...  相似文献   

7.
自然主义对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具有重要影响。从大量材料看,茅盾在长达6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然主义的论述及其认识可分为介绍与探索阶段、大力提倡阶段、客观分析阶段和全面否定阶段。从这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梁明 《语文知识》2010,(1):60-62
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的茅盾以及以他为代表的"为人生"派,在创作与理论等诸多方面都与来自西方的自然主义有着颇深的渊源。从茅盾早期的文章可以看出自然主义对他创作理念的影响。但是,茅盾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自然主义理念有意识地做了吸收和扬弃,对自然主义怀有复杂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茅盾早期作为一个“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者,曾着重向新文坛介绍了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包括以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理想主义和一次大战前后出现的文学“新”流派在内的“新浪漫主义”,以提供新文学创作的借鉴。但他并不认为写实主义、自然主义是新文学的归宿,他对“新浪漫主义”的“提倡”,其真实意义也不在于追随“新”派文艺的步履,以  相似文献   

10.
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使郁达夫的小说备受瞩目,饱受争议,这和他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他既接受了左拉式自然主义的真实观,又继承了日本私小说的感伤忧郁情调,突出表现在其小说对细节真实的刻意追求,细腻的性心理描写等方面。如何看待郁达夫小说中的自然主义色彩,“知人论世”方不失客观。  相似文献   

11.
乌镇是茅盾的家乡,茅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乌镇度过的.一九○四年到一九○九年,茅盾八岁到十三岁先后在乌镇的两所小学——立志小学和植材小学求学.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写道:“又过了半年,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我就成为这个小学的第一班学生”.“一九○九年夏季,我从植树学校毕业了,时年十三周岁.”后来茅盾升上中学,离开家乡,只是寒暑假才返回家乡.当他二十岁“叩文学的门”之后,更只是间或返回过几次,一九四○年他母亲逝世后,因种种原因,再没有回来过.但是茅盾对他的家乡,始终深深地怀念着,一九七七年为家乡写的一首《西江月》词中,有“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两句,表达他怀念家乡和对家乡的教育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茅盾创造了中国式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新观念,即:创作方法上,它把反映现实和展现理想结合起来,达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合;艺术手段上,它把客观描写和主观见解统一起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本质上,它是比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更高一层的新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13.
左拉与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拉的自然主义强调符合“必然律”的真实、作者叙述描写的“客观性”原则以及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它与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是基本一致的,而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两本”相结合的方法确有一些区别。因此,左拉的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一脉相承,而不是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纵观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他所接受的外来影响是多元的,既有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主要是法国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影响;又有俄国现实主义,还有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这多元影响在茅盾身上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以我为主”的重新组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15.
茅盾光辉的一生,对于我国革命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自己在<<我走过的道路>>的序文中说:“我是有多方面嗜好的.”叶子铭同志曾号召大家研究茅盾要“采取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放在更广阔的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才能展现茅盾思想多姿多采的全部历史风貌,使茅盾的伟大形象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6.
茅盾晚年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提倡过自然主义,但当我写第一部小说时,用的却是现实主义。我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我相信,只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就能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认清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其实,他在《从牯岑到东京》等文章中,就表达过大体相近的意见。对真实的追求不仅是他一贯的理论思想,而且也是他一贯的创作原则。我们将会看到,他的上述说明不仅对于理解《幻灭》,而且对于理解他的整个小  相似文献   

17.
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自然主义对中国部分现代作家的文学观念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茅盾、李劼人等曾汲取自然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完善自己的文艺观;张资平、郁达夫等则完全以自然主义的理论来建构自己的文艺观;鲁迅、沈从文等的真实观上亦不同程度地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浸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作家大都和外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茅盾是和外国文学关系特别密切的大作家之一。茅盾是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评介外国文艺思潮和传播世界文坛信息开始文学活动的,在稍后进行的文学创作中,又深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从特定意义上说,没有外国文学的影响就没有茅盾。在考察茅盾和外国文学的关系时,人们常常注目于他和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作家的联系,却往往忽视这位中国现实主义大师和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泰斗梅特林克之间的不解之缘。本文试就茅盾早期对梅特林克的翻译评介以及梅特林克对茅盾文学思想与创作的影响等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求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茅盾是我国五四以来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他为建立和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促进新文学的健康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绩.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茅盾,在他350余万字的文论中,作家作品的评论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评论时间之长,论及作家作品之多,是自有新文学以来独一无二的.据统计,茅盾一生评论过的作家多达313人.有的是在综合评述或其他文艺评论中结合着评论的,有的则是专论.系统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和研究茅盾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报告文学批评,积极培养报告文学作者,发展与壮大作者队伍,是茅盾报告文学批评的又一特色.茅盾对文学青年的成长一贯是非常关心的.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当报告文学这一新型的战斗文体长足发展的时候,他的作者队伍还不够壮大,力量还比较单薄,茅盾更是把积极培养文艺新兵,当作了重要的工作.他曾骄傲地宣称“铁一般的事实”,“文坛上加入了大批的生力军”;他高度赞扬这些“生力军”是“最坚实的战士”,“最可贵的新生力量.”他热情地欢呼中国文艺的后备军正在“大量地产生了,培养了”.他认为这将是“中国抗战文艺运动中最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