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遗址实物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举世罕见的7、8级地震.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工农业生产全部中断.人们正常的生存条件荡然无存:24万余人丧生.16万余人重伤:地震使唐山城市受到全方位、毁灭性的破坏.城市建筑及其功能几乎破坏殆尽。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唐山共有七处地震遗址被永久保存.成为地震历史物和世人瞩目的地震灾害档案。  相似文献   

2.
李强 《四川档案》2008,(3):38-40
汶川8.0级地震,使距离震中较远的汉源县也遭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据震后汉源县人民政府调查显示:汉源距汶川直线距离200公里。但灾情严重,地震烈度8-9度,接近都江堰的强度。专家将这种特殊情况解释为“远地烈度异常”。地震使全县40个乡镇、251个村、22万人口受灾,23人死亡,528人受伤,3.5万户、13.7万间房屋倒塌,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8,(6):54
内容提要: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波及北京、天津等地,共造成24.2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在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迅速成立了北京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财贸组、市建委等系统成立分指挥部,领导全市的抗震救灾工作。史料内容涉及地震发生后,  相似文献   

4.
地震与档案设防之关键对策吴志明1994年12月31日,1995年1月10日和1995年3月23日分别在北部湾琼州海峡西北海域发生里氏6.1级,6.2级和5.1级地震,震中距海口市约140公里,距临高县80公里。海南岛特别是海口市震感较强,有些单位、学...  相似文献   

5.
川档宣 《四川档案》2010,(3):F0002-F0002,1
2010年5月12日.正值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我国第二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之际,国家档案局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我国档案安全工作。特别是汶川地震中档案部门积累的抗震救灾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2003年7月21日23时16分25秒,楚雄州大姚县昙华乡一带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在相继不到3个月的时间,即2003年10月16日20时28分3.9秒,在几乎同一纬度、同一经度的大姚县六苴镇又发生了里氏“6.1”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我州大姚、姚安、永仁、元谋、牟定等5县、46个乡镇、421个村委会、5l23个村小组,受灾112951户,成灾46230户共198789入,震损五件中型水库,十余件小(二)型水库……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福建省是我国东南地区地震较多的省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地震预测预报、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三项主体工作,要做好这三项工作.除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观测研究外,还要掌握历史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地点、震级的规律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地震档案是科技档案的一种,通常是指在地壳活动的强度、频度、力学性质、相互关系的地震观测和预报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地震档案的内容包括测震活动中的地震地质、形变测量、地磁、重力、水化等的观测记录、图件及地震趋势分析材料等.本文所指的地震档案资源主要是指与某次地震相关的全部档案资源,不仅包括地震科技档案,还包括在预防、抢险以及救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其他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9.
是举世震惊、举国哀痛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促使我在震惊和哀痛中.开始查阅有关四川地震档案史料的我试图通过这些档案史料,了解素有“天府之国”之誉的四川,和地震有着怎样的牵连;历史上遭遇地震又是怎样的情况;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通过查阅《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关于清代四川地震的内容.结果发现那里大小地震(多数为轻微地震)时有发生,如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  相似文献   

10.
重大地震是破坏力极强、危害极大的突发事件。重大地震档案可为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积累经验,为救援方案的制定和灾后评估恢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为地震科学研究留存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查考利用与研究价值。重大地震档案的收集工作有其特点、困难和复杂性,目前还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分析、明确了重大地震档案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收集范围,并对如何做好重大地震档案的收集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地震对档案带来的危害,论述了档案的防震保护问题,在次生灾害方面主要从水灾、火灾和霉菌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最后建议社会特别是档案部门应利用历史上有关地震的档案资料来防震、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前.档案数据库面临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不可抗因素(地震、火灾等)和人为因素(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软件错误、系统崩溃、硬件过时等)。有的档案馆由于备份措施做的好.出现问题可顺利恢复数据库的内容,而有些却在问题面前无计可施.眼看着多年来辛辛苦苦录的档案数据瞬间丢失,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档案数据库管理中.要积极实施档案数据库的备份管理。  相似文献   

13.
孙晓春  杜杰 《档案与建设》2007,(1):27-27,37
地震档案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地震部门长久以来形成的各类档案,记录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了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防震减灾事业历史进程的真实记录。做好地震档案工作,不仅对积累地震科学技术财富、弘扬地震工作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震工作者承前启后,探索地震预测预报方法,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攻坚战随即全面展开。历史要铭记这一切,作为档案工作者,要尽快收集整理这次大地震前后的文件材料,并加以归梢整理,为今后分析、研究和总结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规律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震对档案造成的损害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便是地震造成的原生灾害,即地震本身对档案的直接损害。发生地震特别是强度和烈度比较大的地震会导致档案库房倒塌,档案装具被砸毁,纸质材料严重破损,造成重大的损失。其次,就是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它对档案带来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一般情况下,地震往往伴随着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3·03"地震和"4·17"地震发生后,洱源县高度重视抗震救灾期间的档案工作,坚持抢资源、保资源的原则,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切实加强抗震救灾期间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确保抗震救灾档案的齐全、完整。同时,为真实完整记录"3·03"地震和"4·17"地震全县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过程,县领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区受灾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至9月1日,共发生余震2.7万多次,其中6.4级以上余震8次,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共12000多处。截至9月4日,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17923人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经济损失尚可通过辛勤的劳动挽回,但珍贵档案资料的损毁,却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其中北川县85000余件档案全部被埋,后经过全力抢救,从废墟中挖掘出6.7万余件送往绵阳。  相似文献   

18.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中国就发生了两次破坏性极强的地震。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仅1949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近干次,其中造成破坏和伤亡的130多次。^[1]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是沉重的,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痛定思痛,作为基层单位的档案室该如何来应对并减少地震给档案带来的破坏呢?  相似文献   

19.
在地震极重灾区采访,记者最深刻的感受是崛起。随着地震灾后重建的完成,一批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具备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档案馆拔地而起。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灾区档案人坚守岗位,积极作为,围绕中心,服  相似文献   

20.
地震科技档案是指从事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与救援的科学研究、仪器研制和基本建设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磁盘(带)、光盘、录像带、影片、照片等。我们在从事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与利用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地震档案信息资源,使地震科技档案在为防震减灾事业服务的同时,做到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更好地服务西部大开发。从2001年起,就开始在优化管理上狠下工夫。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建立了甘肃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