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特卡乔娃跨国寻母连续报道结束不久,一位同行朋友见到我们,先是对这个报道夸奖了一番,又感叹说:“这么难得的好新闻,偏偏落到你们今晚报的头上,特卡乔娃的母亲和妹妹,又很快传奇般找到了,你们真是幸运啊!”“幸运之神”为什么降临到今晚报呢? 总编辑的自信特卡乔娃寻亲事件,是以她5月25日从苏联伏尔加格勒寄给今晚报总编辑李夫的寻亲信为开端的。 6月14日下午4时,李夫接到了这封来信。特卡  相似文献   

2.
6月24日晚上,在看央视5频道《豪门盛宴》时,见到了这样一种情景:当一向以稳重大方著称的节目主持人张斌问候在座的现场观众时,观众席上却“刷”地举起了两块字迹歪歪扭扭的牌子,一块写着“张斌,辛苦了”,一块写着“张斌,我们爱你”。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家人讨论开了。妻子说:“这可不是明星演唱会呀,是不是搞错了?”儿子说:“节目办得好,当然有人喜欢呀!”节目好在哪?大家说了很多。我是一个激情不足、理性有余的准球迷,我也欣赏《豪门盛宴》,欣赏张斌。张斌主  相似文献   

3.
特卡乔娃跨国寻母连续报道结束不久,一位同行朋友见到我们,先是对这个报道夸奖了一番,又感叹说:“这么难得的好新闻,偏偏落到你们今晚报的头上,特卡乔娃的母亲和妹妹,又很快传奇般找到了,你们真是幸运啊!”“幸运之神”为什么降临到今晚报呢?  相似文献   

4.
首先是人,其次是记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峰 《新闻记者》2005,(6):39-39
在人命关天这样的大事上.记者.是先履行一个公民应有的义务,赶紧报警救人呢。还是在第一现场采访第一手材料予以报道。尽“记者”之职呢?两家报社记者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观察什么?     
记者到现场采访,究竟应当观察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明确一点,观察要有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报道思想,二是指稿件主题。有时采访,尽管对准备写的一篇稿件主题不那么明确,或者是暂时虽无题,但总得有个报道思想,才能明确观察什么。倘若采访时连个报道思想都没有,那种无目的的观察很难取得什么收获。因此,有的年轻记者,虽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到了现场采访,东也看,西也瞧,却观察不到有用的材料,问题在于缺乏一个报道思想作指导.训练有素的记者,到了现场采访,往往是不慌不忙,一眼就抓住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关键在于他“心中有数”,报道思想明确,站得高,看得准。那么,在报道思想指导下,究竟应当观察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小角度大主题我建议大家好好看一看1999年9月20日到27日的常州电视台的“社会写真”节目。要报道常州50年来的成就,城市面貌变了,人民生活好了,生产规模大了……是的,这些都是成就。但是这样的报道如何人手呢?这一周的“社会写真”采用了一个好方法:从小处人手,反映大的主题。先看《丁仲元话说老照片》。丁仲元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他利  相似文献   

7.
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与父母闲聊中自然少不了问二老喜欢看什么节目等话题.母亲已近90高龄,近些年由于腿脚不好,下楼很少,就靠看电视打发时光,靠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一提起电视节目,母亲经常是满脸不满:“没什么好节目,不是广告就是搞对象的”.有时手里拿着遥控器摁半天,才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看的节目.有一天,调到一个打扑克的电视节目,母亲便问我:“这是干什么呢?”我说是打扑克比赛直播,母亲问到:“电视搞这个,有啥用吗?” 这话倒是把我问住了.  相似文献   

8.
陈明 《视听界》2006,(6):34-37
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在晚间黄金时段19点30分播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变形计》。第一季《网变》讲述了一个繁华都市的网瘾少年和一个贫困乡村的农家少年互换7天的故事。节目一播出就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收视率在同时段卫视位居前列。随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推出了3期节目《高三师生母女互换》、《老孔变形计》、《走,走,走》。节目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有关此节目的报道和评论铺天盖地。《变形计》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 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9.
正当媒体广泛报道“好军嫂”韩素云的时候,笔者在北京图书馆邂逅一位德国专家。他不解地问:“‘好军嫂’真是了不起!可是这么好的人,你们为什么让她吃那么多苦?”他这个问题足以使我们语塞。你总不能回答说: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她不吃那么多苦,你怎么见出她的了不起呢? 《光明日报》曾载文《孩子,你要接过我的教鞭》,报道一民办教师三十多年如一日,献身偏僻乡村的教育事业。引岁临终前他嘱托女儿:“你要接过我的教鞭,不要让孩子们退学,不然,我们村只有穷。”在这篇小通讯里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自生自灭的个人在一个自生…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当我向翁少峰同志的遗体鞠躬告别时,我在心中默念:“一位看着我长大的老首长走了……”翁少峰同志是原《河南大众》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从1951年到1956年,我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记者娃”和“编辑娃”,曾受到这位老首长的亲切关怀和培育.  相似文献   

11.
有两家全国性报纸,相继出现了这样的报道:一则是关于送货下乡的,说是“大篷车”下乡来了;一则是送戏下乡的,说是“大篷车”剧团就是好。送货下乡就是送货下乡,送戏下乡就是送戏下乡,这不是很简明扼要、名副其实的话吗!谁看了都会一目了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绕个大弯,去与外国电影中的“大篷车”挂钩呢?什么“大篷车”商店,“大篷车”剧团,多费猜!况且,这样的称呼能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拥有14岁心理的19岁的少年,也许他有一些被惯坏了。他需要长大”  相似文献   

13.
一、电视记者的创造力开发 据央视索福瑞收视调查统计表明,观众选择频道、节目间隔时间从1999年的8秒加快到现在的2秒钟。观众手拿遥控器不断地搜索频道节目,一个晚上也难看上一个完整的节目。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千台一面”,观众难以找到他们非看不可的节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一些电视节目“可看可不看”呢?归纳起来有如  相似文献   

14.
象我们这样地处偏僻小工厂的通讯员,了解面窄,采写面小,如何提高自己的报道效益呢?我的体会是:“寻找角度”,至关重要。一些东西,看来很寻常,似乎没有报道价值,还有些东西,看来很突出,很典型,以为一定能报道出去。然而,结果却是:前者报道出来了,后者则“泥牛入海”。这里面就有一个“选择角度”的问题了。关于这两方面的情况,我都遇到过。去年上半年,我们厂的党委书记在全厂政工干部会议上总结工作成绩时,一口气说出了我们厂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节目播出形式的多样化,记者、主持人通过现场提问作现场采访,在各类节目中普遍出现。“采访在电视中无处不在”,这句国际电视界用于概括的话,充分说明现场采访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天,它已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采访报道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电视节目中,大多数主持人在节目结尾时都会说一句话:“感谢收看”。电视台辛辛苦苦办节目,为什么还要对观众说“谢谢”呢?这声“谢谢”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一、主持人是电视媒介的信号识别系统中最具感情色彩的部分。适当放大和强化媒体的信号识别系统是媒体间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清晨,我用中波收听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纸摘要节目,改收短波,“美国之音”熟悉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这时,我楼下的一位制造电冰箱的技术员也在收听。我走到院里,四周居民楼这家那家的窗户里,也传出同一个熟悉的声音。远隔海洋的“美国之音”电台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它都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办法来吸引中国听众?它又为什么开办华语节目?  相似文献   

18.
卓乐 《声屏世界》2004,(5):40-41
抱歉!在正式论述之前,我必须提及妈妈常教育我的一句话——“卖什么吆喝什么”。因为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犯嘀咕了。“试谈广播流行音乐节目的‘回归‘”。我在干什么呢——谈广播?谈音乐?还有回归?明白了,我是不是正以一个热爱音乐的广播从业者的身份在谈论一种叫“回归”的精神呢?我想我在“卖什么吆喝什么”的基础上要更上一层楼了,所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广州军区421医院先后在《解放军报》、《战士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200多篇,连续多次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一个团级单位为什么能出这么多新闻呢?这主要是因为该院党委“一班人”既看报道结果又看报道过程,始终树立新闻工作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做文章,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引导功能。“我给你们写本‘辞典’”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军区兵种医院,工作专业性比较强。一次,政治处一名报道员写了一篇反映科室医护人…  相似文献   

20.
谈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觉得奇怪,新闻报道要求不断出“新”,与周期有什么相干?其实,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有些记者采写报道总是放“马后炮”,跟不上形势?为什么有些记者采写报道总是习惯于唱“四季歌”,内容老一套?为什么有些记者编辑花气力搞出的“得意之作”,过不多久又变成错的东西?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与我们的记者编辑在采写新闻报道过程中没有注意研究和把握“周期”的客观规律是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