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通过万物有灵论、自然价值论、自然本体论三种自然观类型,分析川端文学代表作《雪国》的自然观表现.  相似文献   

2.
死亡是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母题,不同阶段人们对死亡有不同的理解,传统文学中死亡一般表现为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结,而20世纪现代派文学超越了这一意义走向多层面,表现为西方现代文明和文化的衰颓,信仰和精神的危机,人格的分裂,自我的丧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普遍幻灭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死亡作为一种意象广泛存在于白先勇的小说创作.母亲的逝世使他获得了对死亡的明确体认,在创作中他分别从情感、文化、历史--命运以及政治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死亡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死亡形态上寄寓了他的死亡观.表现死亡,体现了白先勇的悲悯情怀,同时给人留下对生之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4.
朱湘有许多诗歌是表现死亡的。他诗歌中的死亡可以分为他人之死、英雄之死、朋友之死、诗人之死四大类。对于死亡的表现也大体经历了一种由外到内、由空泛到具体、由虚到实的过程,其态度既有常人的一面,又有非常人的一面。朱湘最后的自杀是其非常人一面的具体表现,其诗性的方式可称得上对于诗歌的一种"殉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死亡的哲学意义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人的死亡意识及死亡恐惧,揭示了其深层的民族心理根源,进而阐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由死亡恐惧引发的对死亡的回避心态,论述了这种心态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发生、发展、内容和结局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死亡一直是千百年来文学艺术家追逐与书写的一个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的戏剧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雷雨》、《日出》、还是《原野》、《北京人》,都存在着大量诸如自杀抑或其他死亡形式的书写,并在其死亡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思考,浸润了他独特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对沈从文创作文本中死亡人事的分析,探寻沈从文对生与死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并由此深入探讨在其独特的人身经历中所形成的人生观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蕴及对其文学观的影响。笔者认为,“死亡”在沈从文的创作文本中并非可有无可无的次级意象,而是经过苦心经营的主体意象。对死亡的审视方式,表现出沈从文作为一个东方作家的审美情愫,同时也流露出了他特定的创作心态。对死亡的认识,又直接影响着他的人生态度和文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1899—1972)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也是第一个摘取这一世界文学桂冠的日本作家。他以自己丰富的创作实践,开辟了将日本的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结合的道路,创造出具有日本美和民族个性的作品,从而使川端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瑞典文学院称他“不仅属于日本文坛,同时也属于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国先秦哲学,对死亡问题予以直面且从理论高度进行论述的,道家的庄子是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个。庄子以"道"、"气"为理论手段建构了他独特的死亡观——人的生、死是气聚散的表现,死是对"道"的回归。这种"气化论"死亡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起到淡化死亡恐惧的作用,而且对生死的形式上探讨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庄子的死亡观看似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实则其产生却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0.
早期的鲁迅文论一方面把文学功用从"文学"角度划分成一切文学的共同功用:审美益神、兴感怡悦、"不用之用",和特殊文学的特殊功用:彻悟人生、认识真理、勇猛精进;另一方面把文学功用从"功用"角度划分成文学的直接功用(即"不用之用"),和文学的间接功用:见利致用、经纬世事、救亡图存.两个方面以文学的"不用之用 "为纽带形成一种有机的、自成整体的文学功用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对169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现状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对其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成科学的死亡态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向死而生"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学产业化在今天与其说是一种提法,不如说是一种现实。文学产业化的出现是我们从生产实践的角度考察文学艺术,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一种生产形态,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是文学在社会"场域"中的生存选择,是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有效融合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产业化是文学在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生存实现,是文学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电影艺术普遍是一种叙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电影中,死亡的出现是烘托气氛、引导剧情、埋下伏笔的主要手段,电影中死亡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出电影拍摄的质量,还体现了导演的死亡哲学意识。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影中对死亡的表现也越来越体现出思辨的倾向,在审美表现与哲学意识方面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究。本文从死亡即是回归自然、死亡是对生命的救赎、死亡是壮阔的归结、死亡是瑰美的重生四个角度,分析电影中死亡哲学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川 端康成虽然不是美学家 ,但他却是一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热情地追求美、执着地展示美的作家。当我们走入川端的文学世界 ,就会感到美的韵味、美的情调、美的画面、美的形象仿佛春风一般扑面而来。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不灭的美》、《日本文学之美》、《日本美之展示》等一组富有美学意蕴的文章中 ,通过剖析日本古典物语名著和歌俳句 ,深入探索日本民族的艺术观和日本文学之特征 ,行文中透视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美学观。川端康成十分欣赏泰戈尔访问日本时关于“民族的义务”发表的见解 ,他在《美的存在与发现》一文中引用了泰戈…  相似文献   

15.
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很多作品展现了日本的传统艺术美——"物哀"之美。然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所钟情的将死亡与美结合的表现手法——死亡即等于美。最终,川端康成以自杀的方式将这种美的观念表现到极致。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学、文学史、符号美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可以见出"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文学中的形形色色的物化形态,即自然语码.中国文学的自然语码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是一种有意味的"语言形式".其中(1)沉淀着中华民族亲和自然、回归自然的集体无意识;(2)印证并物化着人与自然的"同胞物与"的关系;(3)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理想和终极取向.  相似文献   

17.
"死亡"委婉语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委婉表达之一。目前关于"死亡"委婉语的研究和探讨多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探讨,较少有人从委婉语的语义建构和语义解读这一角度对汉语"死亡"委婉语进行英译策略的研究。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利用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理论对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建构和理解进行认知阐释并分析其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19.
死亡观教育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国内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而纵观我们以往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会发现它们过度偏重于"顺向"教育,即所谓"生"的教育,也就是教导大学生如何"生存"方面的教育。但实质上这种"顺向"教育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方面收效甚微。本文试从死亡观教育的含义、内容及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死亡观教育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华牡丹王"死亡原因,为今后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