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应针对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现状,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式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衔接。  相似文献   

2.
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办学中,课程衔接是最为重要部分,中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都面临课程衔接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素质养成课程等多个方面。而针对中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而言,构建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就需要对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81):168-169
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职业岗位能力,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建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依据中高职阶段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探索了中高职教育课程的衔接实施策略,为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应当科学合理、优质高效。要在这一目标下调整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既要规避重复,又要有所过渡,同时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上体现中、高职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和侧重面。实现途径是:先通过组建旅游职教集团并实行中高职"3+2"衔接式教育体制,再建立旅游专业"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课程模式。本文以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例,展示了基于这一途径的旅游专业中职与高职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从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基于岗位工作能力的机电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及衔接的方式,通过实施“3+2”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顺利跨越。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职教育衔接要想顺利实现,其关键和核心是课程的有效衔接。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发现,我国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必须区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基于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递进式层次课程标准,开发出贯通中高职教育两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教材,才能建构出合理有效的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也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3+2"中高职分段培养试点的模具专业为例,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设置中主要存在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重复训练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基本思路、目标对接先行、系统对接"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构建了模块化分层递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基础,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方面衔接良好,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对新时期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力推行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标本兼治,标,即制度的衔接;本。即课程的衔接。(1)治标:以制度创新实现中高职的政策衔接。制度是规范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支撑.因此.要及时出台和完善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法规。(2)治本:以课程革新实现中高职的内容衔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接口”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确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科目和内容范围.课程的衔接可以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多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大力推行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标本兼治,标,即制度的衔接;本。即课程的衔接。(1)治标:以制度创新实现中高职的政策衔接。制度是规范和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支撑.因此.要及时出台和完善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政策法规。(2)治本:以课程革新实现中高职的内容衔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接口”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确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科目和内容范围.课程的衔接可以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多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关键环节.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当、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生源素质和师资力量等存在问题.为此,研究提出,重在改善师资队伍等建议,以顺利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原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存在重复、断层等现象的高职培养方案,本课题通过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提出"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衔接中课程衔接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体现在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及课程开发模式、职业资格等多个方面.在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方面都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职业能力要素及其要求的高低,构建不同的课程模块,电子商务中高职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合理选择课程模块,构建各自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以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体系与工作体系脱节、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评价方式与能力目标脱节等问题.高职旅游专业应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包括:以工作任务为起点,开发专业项目课程;以服务专业建设为核心,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3+2”中高职衔接等多种方式.针对衔接过程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重叠等问题,探讨“3+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综合课程等五个模块探讨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特别是课程内容衔接的细节,以期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课程体系脱节、职业技能倒挂、自我话语特色缺失等问题。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从制订主要专业标准目录、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衔接组织机构、模块化设置与系统化开发课程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与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上等方面存在不协调、不衔接的问题,采用调研、专家座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础、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得到如下结论:中高职衔接教育需要合作院校共同研究,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课程、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考核等的课程衔接体系,从而才能达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99):158-159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和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构建基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和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中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关键问题是课程衔接。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