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0月27日,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建设实验基地在西安翻译学院落成。为学院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社会转型背景下创建全国一流民办大学的最佳路径即为转型,首先是政府支持的转型。其次是生源质量的转型。再次就是教师队伍的转型,第四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五是学院决策者思想的转型,最后就是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旨归,理性的文化选择是"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中国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世界的关键。但由于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文化依附的窘境、跨文化交流中文化霸权的困扰以及我国本土大学文化底蕴不深厚等阻抗因素的存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在保守与创新的文化选择中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在求同存异的文化选择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在借鉴与超越的文化选择中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3.
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精神指导下,分析欧洲大陆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教体系之特点,结合G-local理论,归纳加州理工、约翰-霍普金斯两所大学成功经验,以X大学民族学区域一流学科建设为例,对地方高校民族学区域一流学科建设与教学中所存在的学科建设特色不明显,缺乏领军人才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民族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宜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区域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宜重视海外民族志及海外民族问题研究之转向。  相似文献   

4.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的颁布,为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地方行业高校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机遇,又因自身的学科链与相关行业的产业链不匹配、学科高峰尚未形成、尚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结构而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势下,地方行业高校唯有以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建设目标为根本,以强化学科优势、构建更有竞争力的学科群为关键,以强化办学特色、解决行业转型升级困境和提供原创性科研成果为重点,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才能积极应对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出适合自身一流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地方大学必须科学定位,突出地方特色,并围绕地方特色,调整专业结构,确立培养目标,开展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唯其如此,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实现争创一流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全国重点高校到"211""985"工程建设,再从"211""985"工程建设等转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道路,不能沿袭西方的建设标准,而要依据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又要立足国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双一流"背景下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诸多挑战。华北电力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准确把握学科建设定位,从科技创新、师资团队、校企合作、国际化改革等方面对推动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内涵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2015年启动的"双一流"建设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水平。大学英语虽非独立学科,但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办学和学科建设中均应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首先简要分析英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然后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有"责任",也有"理由"服务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最后,文章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是"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数据分析,湖南省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师资队伍规模差距、高层次师资队伍数量少、教师科研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打造中国特色高质量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制高点,应从做好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多途径培养一流师资队伍的水平、构建"项目+平台"模式加强培养、分类设岗管理、多方位绩效考核、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打造特色教师团队等途径来实现高职院校一流师资队伍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办学特色可以从空间、时间、历史、哲学和实践等层面切入,涉及多维性、历史性与现实陛、共时与历时、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等维度。在实践层面,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受其基本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驱动的个性化选择。本文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个案,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在微观层面探讨地方大学的个性化选择与办学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从各地“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本来看,“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体现出跟踪国内一流方向、面向区域需求、基于学科实力的特征,也暴露了过度追求层次化以及数量上的平均化、学科建设上重理工轻人文、学科特色重复建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方政府应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学科评估标准和办法、落实“扶优扶特扶需扶新”的建设原则,并弱化“双一流”建设的竞争效应,实现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竞争合作与动态调整,促进“双一流”建设政策落实。  相似文献   

13.
特色办学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高校转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学生充分就业的战略举措。转型高校面临办学思想普遍僵化、办学定位普遍模糊、专业设置普遍趋同、教学方法普遍单一、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缺乏个性等现实困境,必须根据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办学历史和地方行业企业确定办学定位。深化改革始终是推动高校转型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的根本动力,高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是推动高校转型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的直接动力。转型高校特色办学的有效路径包括:孕育教育思想特色,培育学科专业特色,打造树德育人特色,锻造服务功能特色,涵养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这样的大学"始终是大学战略发展的根本问题。通过对广东六所大学的调研,发现现代大学特色建设与定位发展的逻辑选择离不开充分发挥大学自身的个性,离不开遵循办大学的共性和规律性。通过综合分析和思考,提出现代大学特色建设与定位发展的逻辑选择就是"办一所有味道的大学"。"办一所有味道的大学"就要善待学生,尊重学者,注重学术,优化学科,培养良好学风;就要对大学有一个正确的看法,确定好自己的想法,找准一个说法,实行一系列正确的做法,保证每个过程都得法;就要遵循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设定发展的基本规格,作出实现发展规格的具体规划,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制度规范,并保证按照规矩去落实。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以来,各省市地方政府相继确定出台了本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政策和任务,激发了地方高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双一流建设中的自身劣势、问题与困境,在战略选择上要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实现转型发展、重点突破特色发展、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择机选择共享发展;地方高校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更要瞄准地方政府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任务,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作为自身发展的难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6.
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地方政府贯彻执行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方针,破解高等教育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作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在办学层次、目标定位等方面区别于其他高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势必与其他高校存在差异。如何充分调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活力,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对于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作用。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要善于挖掘人力资源的创新潜力,进一步强化教师认同感;进行教师职业发展管理,提高核心创新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依托行业、面向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特色,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传承。随着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作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需要在实践层面重点处理好传承优势与创新发展、学科"长板"与学科"短板"及聚焦特色与扩大开放这三对关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有利于避免大学的同质化发展,形成多样化的大学格局,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提升高校实力,促进教育公平.基于教育生态理论,探讨区域高水平大学之关键特征,结合社会需求,从关联性、适应性、共生性与平衡性对地方性高水平大学与区域发展之关系进行生态分析,是探讨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生态发展路径之现实依据.文章构建了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路径的分析框架,认为地方性大学需要在不否定学术自治、学术自由与学术理想之前提下,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实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以实现与区域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我国约在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而产生的"第一次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因此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了必然选择。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在于高校的共同努力。高校应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培养模式、健全管理体制,秉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的教育理念,推动地方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支撑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大学核心竞争力。安徽农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尤其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较大,但人力资本和基础环境竞争力不够。应在人才、资源、学科、科研、国际化等方面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