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设计理念]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汁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浯文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撰写镜泊湖奇观解说词”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2.
《镜泊湖奇观》是九年义务教材(五年制)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它细致地介绍了镜泊湖美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镜泊湖中找奇。  相似文献   

3.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3,(11):22-2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繁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5.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初读———精读———通读”的阅读方法。2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文章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3 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 ,获得美的享受。学习重点 :掌握“初读———精读———通读”的阅读方法。学习过程 :一、前提测评1 复习旧知。小黑板出示例文《小镇的早晨》一段 ,说说你是怎样学习的。(抓住中心句)2 过渡。我们还学过不少课文 ,除了抓中心句以外还有其它学习方法吗?(引导得出“初读———精读———通读”的阅读方法)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用这些学过的方法阅读《镜泊湖奇观》 ,好吗?(板书…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凭借网络支撑,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积极的探索意识。教学重点:阅读课文,了解镜泊湖的怡人景致,感受吊水楼瀑布及地下森林的神奇壮观。电教软件:Frontpage电教设计:1.地图搜索。(借助互联网查找镜泊湖的位置)2.图片欣赏。(浏览设置好的相关图片与资料)3.选择游览。(选择性学习,开阔认知的视野)4.网上查阅。(自主性查阅,培养探索的意识)注:(1)通过Internet下载镜泊湖的相关图片并制作网页。(2)教学过程中的“方框”图标表示…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内容方面不作繁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语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能力在语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训练项目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镜泊湖奇观》是本单元的阅读课 ,它通过描写镜泊湖的奇丽景色 ,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奇妙。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运用从讲读课中学到的方法 ,进一步落实单元重点训练项目 ,使学生在阅读时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在写作时能抓住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增加感染力。在教学方法上要以自学为主。一、故事引入 ,初步理解课文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动力。而故事引入 ,则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时 ,教师可先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9.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诗人泰戈尔告谕我们,鹅卵石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水的载歌载舞不断地抚摩,而不是锤子的几下打击。阅读能力的形成,尤其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对自身母语的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慧心操作,具体落实到教学上即展开本细读。  相似文献   

10.
11.
胡兰 《福建教育》2008,(6):20-22
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解读教材的能力。但是,面对文本解读,许多语文教师迷信教材、迷信课本、窄化课本,文本解读成了一项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工程。怎样进行教材的解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这里结合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课文《晏子使楚》,借助中国传统文学解读理论,将文本解读过程划分为三个心理阶段:观、味、悟,谈谈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刊物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老师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提问:“寒冷与饥饿夺走了小女孩的生命,可以想象,她的死是极度痛苦的,但为什么她死的时候嘴角还带着微笑?”在教师的指点和鼓励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回答:“濒临冻僵的人,神经麻痹之后会出现神秘的幻觉——平日的理想都虚无缥缈地浮现出来了。严寒使人的肌肉强烈痉挛,被冻死的人,表情都好似在微笑的。”  相似文献   

13.
14.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短篇小说,其意蕴丰厚,笔法老到,脍炙人口,读后令人流连忘返。在解读中,如果先让我们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时代背景",也没有"作家简介"等等之类的信息,只有这一篇独立的小文章,那么我们如何来解读呢?本文试着做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关注文本解读,然而文本的历史久远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语用学中的语境涉及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它的介入可以弥补文本异时异地的缺陷,促进文本的解读,沟通读者与作者的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读文本联系语境将极大的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家庭中,猫和芙蓉鸟互为对照,虽然饱受宠爱,但它们的命运是同样悲惨的、不公正的。同时,作为家里的佣人,李妈、张妈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暗藏其中。宠物的遭遇与人的遭遇一明一暗,多层次地剖析了人性的弱点。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相似文献   

17.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呢?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解读出文本的独特价值。在教学参考书上,此文被认定为笔触优美的散文。而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法国新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劳德·西蒙的成名作《弗兰德公路》为研究对象,从小说的主题、“诗画结合”的形式技巧及叙事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文本细读,对这个号称“天书”的实验文本进行了个人解读。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同事们在交流着读完《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后的感受,赞誉不多。有的平和地说“唉,看完这本书后,当老师的压力更大了”,有的激动地说“教师最需要什么还要质疑的吗?最需要的是——钱”,也有的偏激地说“这本书纯粹是剪刀加糨糊拼凑出来挣老师钱花的”。  相似文献   

20.
《拍手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语言活泼生动,插图可爱有趣。对此,本文对《拍手歌》文本教学与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