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旭:刘晓军老师,你在“四川省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语文沦坛会上所执教的作义课——“特种兵”引发了观课行的悄绪高潮。用《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赵曦老师的话说,你上了一节反叛传统、破坏常规的“戏耍”严肃课堂的“游戏式”的作文课。尽管有人认为你幽默风格的“表演”有点过火,但义不得不承认你不按常规出牌的课常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索真理的地方。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蹲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鼓励学生思维碰撞,启发学生心灵交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带着一颗童心与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那么你就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3.
<正>主编印象走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很快就能感知首师大附小学生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敏锐、纯粹、热情与勃勃生气,这一份独属于附小人的气度、风范,彰显了附小人鲜活的生命与灿烂的远景,让接触者欣赏、赞叹。附小人的这份气质何来?毫无疑问,源于附小的领航人——宋继东校长极力倡导的童心教育。它孕育着附小人的率真、关爱和求索,以与人的天性契合的姿态,以与生命完美交融的方式,达到了一种大和谐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4.
聂延军  宋继东 《辅导员》2013,(36):20-25
主编印象走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很快就能感知首师大附小学生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敏锐、纯粹、热情与勃勃生气,这一份独属于附小人的气度、风范,彰显了附小人鲜活的生命与灿烂的远景,让接触者欣赏、赞叹。附小人的这份气质何来?毫无疑问,源于附小的领航人——宋继东校长极力倡导的童心教育。它孕育着附小人的率真、关爱和求索,以与人的天性契合的姿态,以与生命完美交融的方式,达到了一种大和谐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5.
郑明进  嘉木 《父母必读》2013,(1):152-153
素有台湾绘本教父之称的郑明进先生,从年轻以来就积极参与儿童美术教育及图画书的创作、翻译、写作和演讲等活动。在近60年里,他用画笔和童心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图画王国——那是一个大小朋友都喜欢和亲近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黄静 《考试周刊》2012,(33):67-68
叶谰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现有通道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生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差异、是教师课前无法预测的一种课堂现象。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7.
8.
正活动式主题班会近年来因准备时间过长、缺乏真情碰撞,为不少班主任所诟病。这时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开始关注主题教育课。主题教育课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主题班会课的新课型,是班主任根据工作布置和班级情况,由班主任主持、主讲、主导的专题教育活动。综观班会课的发展历史,过去有一种课型与主题教育课相似,人们称之为"伦理谈话",主题教育课就是在"伦理谈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伦理"发展为"主题",说明可选择的题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8日,江城武汉多家媒体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闻报道了一所小学历时7年的研究课题的结题会:一段充满童真童趣的动画片拉开了评审序幕,猫是阿庆嫂,狐狸是刁德一,老猪是胡传魁,这部完全出自该校学生之手的动物版《智斗》,逗得现场来宾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10.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友情”)的一篇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张博 《幼儿教育》2001,(1):13-14
这是作者在做博士后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儿童教育本质的深刻感悟。可能其中的某些内容偏于理性了些,但相信读者细细品读之后,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感悟:所谓儿童“对话”的伙伴,其实是对教师、儿童互主体性关系的一种形象解读。基于此,本刊不惜篇幅,分两期刊发此文,以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编辑题记  相似文献   

12.
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教育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波尔诺夫(O.Fr.Bollnow)的思想为线索,从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的角度出发,揭示教育"对话"的本质.考察真正"对话"的意义,阐明"对话与讲授的两极构造"的内涵,倡导"走向对话教育"。作者强调,学校教育的课题是.不仅借助"对话"来展开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一种真正的对话能力的准备。唯有借助这种对话教育,现代的人们才能以真正人类的姿态,摆脱非人性化的重大危机。  相似文献   

13.
教育感悟821:儿童需要有童心的爱。什么是童心?请看九旬老人任溶溶的诗集《我成了个隐身人》,如孙建江所评“绝对童趣,绝对好玩”。如《写字桌》一篇:爷爷在写东西,孙子在画小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德国中小学校长角色的三重释义,并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笔者认识到,校长作为同侪一员或同类之长的制度安排与职业认同,以及对话为教育领导为媒介的践行,无疑为学校成为民主的生活世界和和谐的对话共同体创设必要先决条件。在学校这个民主的生活世界,站在同侪角色这个基点上,以对话来点燃、养成并提升每个成员的领导力,不啻为一条崭新的进路。而校长的真正使命便在于,在激发这个生活世界及对话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学习力之基础上整合其教育领导力。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的今天,对话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对话不仅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是平等者之间一种共生的交往关系。从对话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教育基本上经过了从"对话"教育到非对话教育再到对话教育这样一个历程。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与价值,不能幻想以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教师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过程应当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今天的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教育的悲哀。且让我们以一种民主的、关爱的、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心灵的期待吧!  相似文献   

17.
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话问题的探讨是对话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回应。从作为教育方法的"对话"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对话",教育对话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由于缺乏对对话的本体论诠释,使得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对话是什么"的追问始终没有结束。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8.
师生对话作为一种应然的教育取向是值得提倡和施行的,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教育理念的实现存在着种种制约性因素。具体体现为师生对话主题是“法定性知识”的影响、师生各自“法定角色”的限定以及师生行为“惯习”的制约等。惟有对这些制约性因素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在“应然”的教育理念和“实然”的教育现实之间寻求到恰当的平衡点,最终使对话的教育理念得以最大程度地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生有两种事件,一是成长事件,一是成功事件;成长事件是人生的普遍现象,而成功事件只是人生的特殊现象,因而生命的本色是成长,而非成功。有鉴于此,教育对儿童而言,只能是扶持成长,奠基成功,而不是无视成长,强求成功。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以上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需要教师对这些意外事件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解决,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只要把握住教育契机,处理起班级事情就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