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还相当落后,实践中的环境信息公开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和以企业为义务主体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现有的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完善。本文指出了我国政府环境主动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后《奥胡斯公约》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胡斯公约>是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的里程碑.但是,公约中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也面临诸多问题.在完善公约的基础上,形成了后<奥胡斯公约>.后<奥胡斯公约>对公约中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产品环境信息公开予以充分的发展,对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信息公开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是环境善治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仍存在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不力、主体狭窄、充满利益博弈、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不够、公民环境参与意识淡薄等问题。基于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强化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扩大环境信息公开主体,建立环境信息公开考核机制,加强对农村地区企业监管,增强公民环境参与意识,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4.
工业企业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所以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对社会公众的需求也渐渐的提高.本文深入考察了国内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运行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1)2000年前环境信息披露法规的出现;(2)2001至2006年间的环境监管部门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制度的重视;(3)2007年以后的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及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探索环境报告书编制标准等我国企业的环境报告制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公开主要侧重对高等教育信息公开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呈现三大研究热点: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研究、高校财务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现代大学制度中的信息公开问题研究。新时代所处的新信息环境促使教育信息化提档升级,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教育信息公开提出了新挑战与新机遇。面对新信息环境对教育信息公开的新要求,本文进行了新信息环境下教育信息公开的思考:一方面,要以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导向开展教育信息公开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系统性研究;另一方面,应思考新信息环境下教育信息公开的创新发展问题——迈向教育数据开放共享。最后,简要论述了新信息环境下教育信息公开与教育数据开放共享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促进环境保护公共参与的需要,现有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了这一制度.政府环境信患公开方式可以分为政府主动公开和依公众申请被动公开两种方式.以环境社会学视角所揭示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理论考察,虽然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应该并重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但在当下中国社会情势下,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还能起到兼负提高社会环境意识、重构公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能力的重任.我们应该在立法和法律实践中注重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偏重于保密;为公众提供环境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程序方面缺乏保障和救济。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应当转变观念,从修改和整合现行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入手,建构系统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建伟 《红领巾》2005,(2):29-32,36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信息公开的架构为: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和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公开.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已基本确立,中国应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的价值凸现,当前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创新,也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政治文明产生了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其根据在于人民只有在充分了解政府活动的基础上才能积极参与民主政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有必要在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上确保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建立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并且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四川省在确立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今后应加强信息公开法规的制定并继续探索具体的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为建设和谐四川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制度是农民工培训的关键性资源.从制度结构的视角看,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应重点抓好“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建设.“核心制度”主要包括农民工培训的管理制度、职业资格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而“配套制度”的重点则是农民工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看,大学制度与治理是相互作用的,制度对于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实践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治理实践和治理体系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大学制度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治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是治理主体与制度实践互动的结果。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规则和习惯等。因此,制度逻辑不是说要去主观建构制度,而是说在制度认知、制度构成、制度运行与制度行为、制度评价的互动中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发展中,人的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要充分注重和发挥人的因素特别是治理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大学治理的制度逻辑的关键在于通过融通“大学之制”与“大学之治”,使得大学制度通过体制机制建设转化为治理体系,并使得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在治理实践中,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从而使制度逐步成熟定型,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体系包括学习与发展能力、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实践情感与观念的培养;内容体系包括“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与三课堂联动的实践内容;条件体系包括实践师资,校内外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运行、制度的管理;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驱动系统、主导系统和支持系统等子系统构成。驱动系统负责理念,主导系统负责执行,支持系统负责保障。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对这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构建。对于驱动系统而言,关键在于转变实践教学观念;对于主导系统而言,关键在于突出实践的导向;对于支持系统而言,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5.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我国有关终身教育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因此,需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注重非正式制度建设在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终身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终身教育法律制度配套体系的建设,推进终身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代王朝统治者在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中,除重视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建设外,也十分重视包括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在内的各有关专门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历代的政治清明、道德体系建设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方性本科高校学分制管理浅析——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年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管理制度,兼具学年制和学分制的特点,与学年制相比,灵活性增强,与学分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改革现行的学年制、学年学分制管理方式,实行完全的学分制,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指出地方性本科高校现行学年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着弹性不足、个性不足及资源浪费等诸多弊端;认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地方性本科高校已经从理念、资源及管理等方面为实行学分制准备了条件;提出实施学分制管理,应该在管理、师资、课程及配套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与教学紧密相关,而且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全方面。高职院校最终要建立的不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而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应该包括目标系统、人力系统、组织系统、管理系统、物质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诊改系统和激励系统八个子系统,这八个子系统应环环相扣,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一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是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教育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办学体制、教育投资体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必将推动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土司制度是土兵制度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土兵制度是土司制度实施的根本与基石。元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源于宋代的土兵制度。元代土兵制度形成的标志在于领导体制、兵役制度、土兵建制、土兵职责等方面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