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是一个已为学界关注且解释力极强的概念,其与法律复杂交融的关系不仅为法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视角,而且为传统法制史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其与社会学的结合更为学界深入探究传统法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在本文中此将制度设计引入资源与法律的解释框架中,使之成为"隐"的资源与"显"的法律之间的考察定量。通过制度设计、资源分析与法律变迁间的相互关联形构底层为资源、媒介为制度、表层为法律的分析脉络,以求对传统法律中部分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法律适用统一事关公正司法长效机制建设的成败,数字时代的新型案件给法律适用带来了挑战,需要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及时发布权威案例以促进法律适用的统一。在司法实践中,指导性案例等制度定位不清晰、类案检索等实体应用不健全等法律适用不统一问题,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因此,构建立足于解决新型疑难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中国式判例制度将成为一种抉择。建设中国式判例制度将有助于促进权责配置改革与激励体制建设,发挥司法发展与人民司法需求间的矛盾调节器作用,建设实现路径包括:明确判例制度的法源效力、加强判例制度与制定法适用的程序性衔接。  相似文献   

3.
试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考试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不仅为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行的“以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有效的体制保障,而且也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这一背景入手,探讨了统一司法考试与我国尤其是青海法学教育的现状,通过分析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利弊,力图进一步在完善我国法学教育体制的基础上以适应统一司法考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现代法律文化及司法成本充分性与司法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相互对立,是刑事诉讼价值必然冲突的法理成因。“线形结构”的刑诉模式、人民检察院公诉与监督职能一体化、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弱势保障及刑诉证据规则等制度缺陷,也决定刑事诉讼价值必然会产生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人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转变也对刑事诉讼价值的冲突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土壤。  相似文献   

5.
日本传统的司法考试制度长期奉行“宽口径”与“低通过率”政策,它不仅影响到日本法曹的数量,而且对正常的大学法律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最终影响到法曹的质量.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日本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其思路是以“过程式”职业教育体系来取代传统的“单点”式的考试,加强法律职业教育,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以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法曹的数量与质量.日本司法考试改革中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为中国的法律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司法文书送达制度贯穿整个司法程序,关系着当事人能否顺利参与诉讼,相关裁判的落实执行,公平正义理念的体现。当前,由于粤港澳大湾区遵循的法系不同,缺乏统一的送达指导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文书协助送达现状存在较多问题,“送达难”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送达程序过于繁琐、受送达主体信息获取难、送达效率低等。建议尝试通过下放送达权限、完善现行送达方式和探索新的送达方式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文书送达协助制度,这不仅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法律制度的建设,而且更能助力于将其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制度的、关系的和认知的三个层面论述了社会资本与学校变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学校变革的一种新的视野在于重建、创造或提升社会资本。本论文的意义就在于,以社会资本为分析工具,揭示出“教育学”意义上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社会资本不仅为我们分析社会分层或教育不平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学科的、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社会资本首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境,这种语境就是制度分析话语。在这种语境之下,制度被认为是一种内生变量。良好的制度设计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对建立一个高效能的学校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的垄断与控制,导致正式制度的不断强化,最终使学校演变成政府的“附属机构“,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组织,一个不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的危机就在于制度社会资本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制度分析通过产权、国家理论、意识形态以及三者关系的透视 ,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 ,不仅有助于说明了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我国选择自身工业化道路、意识形态与制度模式的历史原因 ,也揭示了 70年代末期 ,我们选择了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承接工业化这一历史主题的客观必然。任何社会的工业化过程 ,必然有其“原始积累”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变迁 ,标志着“原始积累”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一、中央政府的机构改组 在1996年桥本内阁提出的六大改革政策中,行政改革就被列为重要的改革项目之一。1998年主要以“行政改革会议最终报告”为基础的“中央省厅(等)改革法”在国会审议通过,这一法律不仅为全方位的行政制度改革的展开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明确规定了行政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改革措施,是一部指导行政改革的重要文件。在这一法律的指导下,日本政府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稳步扎实地推进了以中央政府的机构改组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制度改革。2001年1月,日本中央政府的机构改组得以最终完成,新的政府体制正式启动。原来的1府22个省厅被综合改编成1府1委12省厅。  相似文献   

10.
法自然是一种法律文化现象,其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先秦时期,许多思想家对其进行了阐述。西汉时期,董仲舒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法自然加以综合论证,最终使其由学术理论走向了法律实践。在汉代法自然主要表现为司法上的“秋冬行刑”司法时令说、则“天”理狱及“灾异赦宥”制度等。法自然自汉代形成之后,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法律圭臬而加以继承,一直延用到清末法律现代化之前。  相似文献   

11.
“车无辕不行 ,人无信不立” ,“言必行 ,行必果” ,中国自古是一个讲究诚信的民族。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用已经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 ,它与制度问题和法制建设紧密相关 ,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社会转型期间的各种信用缺失问题 ,不仅损害人民利益 ,而且损害国家利益。什么是信用社会 ?如何建立信用社会 ?岭南学术论坛之八“信用广东———铸建信用平台 ,促进经济发展”深入地探讨了这些问题 ,并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层级过多、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造成了各级政府职责不明、权力分割等问题,不仅使行政缺乏应有的高效,而且导致地方政府权威流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注重整合部门间资源,促使权力的法律化运作,还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新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司法公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加入WTO后,使我国司法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法治的核心和灵魂--司法公正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而要实现司法公正,不仅需要人们进一步更新观念,而且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法院判决执行难不仅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司法的公正和权威,限制了法院发挥解决社会民事经济纠纷的作用,而且导致人们对法律的信心下降,阻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造成执行难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信用基础的薄弱和某些体制、法律制度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是一场重大而深远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下一步,我国应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全面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体制、乡镇政府体制、农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同时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宏观领域的深层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不但论证了确立“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必要性,而且还以实证分析和法经济学分析等方法来说明.只有充分重视司法者和执法者在其实现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重视各项法律制度的可行性,才能使“揭开公司面纱”真正由纸上的法律变成现实中可以实现的法律,才能使“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真正收到确保公司诚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的居民储蓄规模过大、储蓄增长与收入、消费投资及效益增长呈不协调状态,不仅浪费了含蓄作为经济资源自有的效率与价值,而且引致了一系列阻碍经济有序运行的消检作用,这是由制度和体制变迁、收入增长及分配格局变化、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居民对体制变迁的预期等铆中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流积淀的剩余储蓄,不仅有利于原合理需 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当前,应把储蓄分流作为“扩大内需、激活消费,启动增长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第10条中的“习惯”不宜解读为“事实上习惯”或“习惯法”,而应解读为特定区域一定群体达成的社会契约。习惯的司法适用需要明晰法律的“真正漏洞”、权衡习惯适用与任意性规范适用、理顺习惯适用与法律原则适用的关系。习惯的司法适用面临着习惯识别标准不清、习惯的司法适用条件模糊、适用习惯的法律后果明不明等困境,可通过习惯调查报告制度、案例指导和司法解释制度、审慎的立法制度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9.
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不仅损害了司法的核心价值,而且降低了司法的公信力。从社会文化来看,中国"法"呈现为"政治化"和"道德化";从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看,中国"法"呈现为"博弈性",这种"博弈性"的制度本身就为司法不公提供了可乘之机。当代中国司法不公是这种"法"的博弈性机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与各种力量的交涉而导致的法律扭曲。因此,应不断推进法治进程,努力消除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20.
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在法律领域集中体现为司法体制的独立性。本文分别从司法体制独立性的根源、物质载体等六方面论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体制独立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