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化自然”命题曾以其特有的新鲜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理论热情,问题在于究竟怎样理解这个例题的真正涵义。考察“人化自然”命题要从理解和把握异化劳动逻辑的二重性入手。从马克思《手稿》的逻辑思路来看,“人化自然”是作为异化劳动逻辑的自然前提给予的。这个命题内涵着合理性与虚幻性的二重特征。从审美关系和人生价值的抽象意义来说,应该承认这个命题具有最高的合理性,然后这种合理性所展现的美好图景仅仅存在于哲人的头脑之中。在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中,则从来未曾出现过人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完全和谐与统一的状态。“人化自然”命题之所以存在二重性特征,归根到底由于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走出人本主义历史观的思想基地。  相似文献   

2.
“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或者说“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是欧洲十八世纪后期以来一直引人注目和争论不休的美学命题。严格地说,这个命题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史上至少有二千五百年的演变过程。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拍拉图的学说里就已成为“感觉论”和理念论”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也已明显地蕴含着这个命题。这是因为人的审美意识只能萌发并建立在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和客体,即人和对象的关系,是任何美学思想不能回避的第一个命题。尽管古代美学家没有提出“人化的自然”、“人的对象化”这些概念,但却不可避免地必须接触这个  相似文献   

3.
我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工作岗位上一呆就是18年。上大学时,我上德育课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以后,是将思想品德课当知识来操作,受着一种“知识逻辑”的宰制。知识是统治者,学生是盛装知识的“容器”,我的任务是把知识作为其工作对象,意欲穷尽己之所知而予学生。古人云,“君子不器”。学生本就不是物,而是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以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作为人、要“成人”的学生呢?我们又该怎样教育学生呢?人化、化人教育是使学生成人的,而不是成物,即“育人”而非“育物”,“人化”而非“物化”,“人育”而非“物育”。应是一种“人育德——育人…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未晚斋语文漫谈》中有《“物”作“人”讲》一文,连引了38例,用来证明“魏晋南北朝时代(主要是南方)的文献里,常把“物”字作“人”讲,[1]这看法是完全正确的,但该文最后一段说:“这个‘物’字或者泛指众人,或者总指一切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汉书》卷62载司马迁搬任安书》,有‘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之语,这个‘物’只能是指人而不是指物,但是颜师古等人对这个‘物’字没有注,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也没有注。上面所引例句,时代最早的是记录西晋人的话,离开了司马迁的时代,至少有三个多世纪。这一…  相似文献   

5.
“美”和“美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是“属人的自然”和“向人生成”的世界给人的一种动情的心理反映。“美”不在“心”,不在“物”,而是作为人与物相互联系的一种“中介”形态而存在。人化自然是美生成的最先途径。幻想性的人化自然即用审美来掌握世界。不直接以人化自然为出发点的艺术创造,使人在内外欲求心理上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6.
丹麦著名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曾经说过:“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当我们从心理描写这一角度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时,我们便可沿着文学发展的脉胳,捕捉到一条相互关联并贯穿始终的心理线索。它包容着极其丰厚的思想艺术内涵,记录着中国人民深刻而悲壮的心灵发展历程。伟大的“五四”运动,涤荡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促进了“五四”新文学的诞生。“人的发现和个性的解放,这是‘五四’运动震撼人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活力的原因。”与之相适应,艺术上也由对现实生活的描写,逐渐深入到人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7.
“白马非马”这个著名命题是战国时代的公孙龙子提出来的①。它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诡辩论的命题而遭到反驳和否定。例如韩非等人就曾提出“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②这一相反的命题来加以反驳。在后来的一些逻辑学著作中也都把它作为诡辩论来看待。我觉得把“白马非马”这一命题完全看做是诡辩论而加以全盘否定是不妥当的。现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白马非马”这一命题,在认识同类事物本质属性方面是深刻的。我们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对个别的、具体的对象的认识总是比较容易的、肤浅的(就认识的阶段性而言),因此,人类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就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而必须进一步认识到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8.
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而“人化自然”的“化”却不能作如是观。“人化自然”是指由人的本质力量所创造并为社会的人所占有的对象世界,是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其“人化”程度和范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地加深和扩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从马克思对人是“对象性存在”的本质规定出发来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对象性存在包括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和人与人的对象性关系,两者都以实际劳动为中介,因而考察人的存在方式必然要考察人的对象性实现的状况。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寓于对象性存在这一规定中。因而从对象性存在出发考察异化劳动更能廓清异化劳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雷红霞 《文教资料》2011,(15):98-99
老子哲学饱含睿智,他特别崇尚水的品德,提出了“上善若水”的命题。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智慧.它对现代人做人处世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德好 《现代语文》2006,(12):29-30
一“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说.系辞下》)《张子正蒙》鲜明而深刻地表现了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之同时的儒学大师二程亦认为“人与天地一物也”。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很多学者都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源于思孟学派。的确,“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根主线,贯穿始终。由《中庸》可见子思“天人合一”思想之端倪:“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  相似文献   

12.
“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成人”,教育学乃是“成人之学”。但价值“关系说”由于从“物”的层面来把握价值 ,因而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考察教育的视角。为此 ,需要从根本上树立“人是价值的存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确立赋予教育学一种新的内涵 :它内在地要求把人性化、个性化和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这对于扭转教育的“无人”局面 ,确立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人”是什么 ?“人”是什么 ?这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命题 ,斯芬克斯最为得意的一个谜语是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 ,当中午用两只脚走路 ,晚间用三只脚走路 ,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间 ,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俄狄浦斯一字中底 ,谜底是“人”。因为人在生命的早晨还是孩子 ,用手脚爬行 ,到了迟暮老年 ,他柱着拐杖 ,作为三只脚。所谓得意 ,仅就谜语所包含的人的形体而言罢了 ,与我们探讨的命题究竟无大深意。但是 ,斯芬克斯之谜和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倒是补足某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关于"人化的自然"命题,在学界通常被视为是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或美的根源的论断,其实这一命题是马克思在论述物质生产实践与人的美感生成的关系问题时提出来的,因此,这个命题也成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美感思想的钥匙。马克思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美感思想的重要观点。李泽厚将"人化的自然"命题引入到纯美学研究领域,坚持用实践观点来说明和论证美感问题,是对马克思美感思想的继承、运用与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讨论关于人道主义问题时,有的同志提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命题,引为时髦,影响了一些同志,所以不能不对这个命题作些考察。这个命题就其实质来说,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道等概念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解释历史,评价各种学说和社会制度;它试图把这种抽象的“人”的理论去补充和改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这只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倒退而不是前进。  相似文献   

16.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统一而又不可分割的哲学命题贯穿于公孙龙《指物论》全篇中心,它既是公孙龙哲学发展的终点,也是公孙龙哲学的总纲。体现在这一命题中的公孙龙哲学思想是前期名家思想的合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说:“刻苦精神更多地是存在于愉快的学习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苦学’之中”,“我不认为‘愉快教育’就是老师设计课堂教案时讲几个笑话,或者唱两个职,逗逗乐子。不认为是这么一种肤浅,表面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是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们]柳斌同志将“愉快教育”提到“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这个高度,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思的。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如何对待这场变革,如何真正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如何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这是回避不了的一…  相似文献   

18.
将已有的"人化自然"概念加以细化分类,从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人在能动的改造自然的问题全面诠释并运用辩证思想与人类能动改造自然的目的性相结合的方法将"人化自然"分为"主动人化自然"与"被动人化自然"两种。这不仅是形式上的细化,而且是在具体内容和对"人化自然"这一人类改造自然的过渡类型所产生的影响的细化,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董武同志在《<曹刿论战>申的“论”》一文(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一年六期)中,指出“有很多人被题目中的一个‘论’字所迷惑”。把全文归结为文章意在一个‘论’字,处处紧扣一个‘论’字来写等等,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一篇议论文”。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按照记叙文的特点去处理,而不能只扣一个‘论’字”。  相似文献   

20.
曹兴戈 《新高考》2007,(2):16-17
2006年江苏高考卷作文题为“人与路”,这是一道关系型文题,但没有限定文体。材料用语的前两句话提示了作文立意的主要指向,最后一句“还有人说……”又为其他立意选择预留了空间。这种命题形式应该属于材料型命题作文。这种形式的命题在上海卷已多次出现过。如此命题,既有文题的制约性,又有内容选择与立意提炼的灵活性。这种“约”与“活”相结合的特点,显示出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富含深意的导向性。一、立意的提示蕴含鲜明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人”与“路”关系之密切毋庸置疑,人们甚至还会因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这便对构思立意的深入开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