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场景曲”,指的是描写一个场面,且具有一定叙事性的元散曲。元散曲“场景曲”中人物形象生动,富有意境,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李旦初对当代散曲创作的探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提出的“新散曲”概念认为,凡当代作者创作的反映现代生活的散曲,包括按传统曲律和不严格按传统曲律写的自由曲、自度曲、仿古曲,均应统一称之为“新散曲”;二是其对“新散曲”创作审美诸维度包括审美宏观、审美微观、审美导向、审美辩证作了可贵的系统探索。李旦初“新散曲”创作曾获中华诗词学会首届“华夏诗词奖”二等奖和第二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其“新散曲”创作理论与实践成就被写入中华诗词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当代诗词史》,实现了其“入史”的宏愿。  相似文献   

3.
“场景曲”,指的是描写一个场面,且具有一定叙事性的元散曲。元散曲“场景曲”中人物形象生动,富有意境,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依照现代学术话语,元曲是散曲与杂剧的总称,从“曲”的层面看,作为合乐而唱的“韵”文学,杂剧与散曲均可归属于诗歌的范畴。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元代的文学语境,从当时文人的视角观察,散曲与杂剧仍有明显的区分,散曲可归为“乐府”的范畴,杂剧则归属为“传奇”、“院本”一类,它们不仅各有其独立的艺术生命形式,甚至称谓也不尽相同。明代以来,散曲与杂剧的观念发生了微妙的衍变,散曲逐渐与杂剧并称为“元曲”,与元代文人固有的“曲”的观念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元曲”的称谓及观念作细致的梳理.以彰显杂剧与散曲的渊源流变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说曲与律     
曲,与诗词鼎立,成为我国歌咏文学的一种,是在宋金对峙时代。因地域和音调有异,遂形成南北曲。南曲起自南宋的后期,偏行于浙东一隅,直至明朝才展向全国,并盛及清一代。北曲兴于金,入元发扬光大,蔚为一代文学。南北曲皆以戏曲盛,散曲次之。戏曲,是由曲与戏相结合。并不是因戏而始有曲,而是曲已继诗词递兴,并进入戏剧中,发展为戏曲。我国古典戏剧,因曲的结合,更趋完整。曲,还有不进入戏剧的,是为散曲。散曲如诗词一样发挥吟咏作用。但诗和词基本上是单章吟咏,曲则不然。散曲分“小令”、  相似文献   

6.
论词场才子之曲与明中叶散曲之复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中叶散曲的复兴,并非如诸论家所言是康海、王九思等北派曲家在前,而是陈铎、王磐、唐寅等南派曲家在前,正是这些词场才子在成化、弘治年间的散曲创作最先促进了明中叶散曲的复兴。他们的散曲作品多属词场应歌之曲,内容以闺情与艳情为主,市井气息较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青楼文学。词场才子之曲之所以在成、弘时期的江南一带兴起,与时代思潮的变化和竞逐繁华奢靡的社会风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元代散曲是我国古代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多“采燕赵天然丽语”,具有醇浓的乡土气息,以灵活自由、泼辣奔放见长。比起诗和词,散曲从语言到形式都显得更为自然。有些曲子,形式颇为独特奇巧而不失质朴流畅。下面简要地介绍几种曲中的“巧体”。  相似文献   

8.
小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小曲是相对戏曲散曲的名称,一般是指明清时代南北曲以外的各种民间歌曲。小曲的“小”,与结构规模上的大小无关,是指它的曲调形式较为简单而已。小曲在民间的俗称很多,如俗曲、俚曲、市井小令、时调、清曲等。  相似文献   

9.
元代,是国内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民族文化之间的大撞击、大交融,在文学上必然出现新的文学样式。散曲,这一新兴的诗歌和乐曲,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汲取“里巷之曲”和“胡夷之曲”的养分,破土而出,在元代发展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学的殿堂。它与稍后兴起的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元曲,在文学史上异彩夺目。就散曲创作而言,兄弟民族作家也不乏其人。据隋树森先生《金元散曲》辑录,有姓名可考的作家共212人,其中少数民族作家22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另外,《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还载有十余位少数民族散曲家姓名(惜其作品今已无存)。可见,元散曲的形成、发展,兄弟民族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0.
鼎足对是元散曲的一种独特对仗形式,是元人小令中在“量”与“质”两方面都居绝对首位的对仗。它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体式:篇首鼎足对、篇尾鼎足对、首尾鼎足对、叠字鼎足对、一字豆鼎足对、特殊鼎足对等。鼎足对在元散曲中的繁荣,显示了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诗互动整合的现象,是对二元对仗思维的一种突破,也是元散曲“曲不厌巧”艺术特色的显现,但运用不当,则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元散曲的体裁特色散曲是在宋、金、元对峙时期我国北方新兴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它是在宋词片面追求典雅,刻意求工,渐趋僵化的情况下,在民间传唱的“俗谣俚曲”中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称之为“街市小令”(朱权:《太和正音谱》)或“市井小曲”(王骥德:《曲律》)。其后,由于有乐师正谱,文人填词,并吸收部分词调演化成曲调,加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量“胡乐番曲”输入,使曲调日趋丰富,从而使散曲这一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曲【折桂令】《金山寺》“长江浩浩西来”,奠定了张养浩在元代曲坛上的地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评云;“此词称赏者众。”并取之为定格。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亦称其中“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上下,天地安排”为“景中壮语”。一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更以议论之精辟及其对老百姓疾苦的同情,大大地提高了张养浩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散曲史以及文学作品选中,都必然要讲到他的这只曲子。此曲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了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好教材。张养浩在散曲创作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有必要对其散曲创作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周礼静 《文教资料》2012,(26):33-35
贯云石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也是散曲评论第一人,其曲论和曲作都显示了推崇"阳春白雪"的雅化倾向,明显受到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本文从贯云石曲论的美学意味出发,结合其曲作的题材特点和语言的蕴藉之美,阐发其大俗大雅的"诗人之曲"的美学追求,以及合理评价贯云石在散曲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重要的代表作家,综观近年来对其散曲方面的研究,论者多局限于“诗情”、“画意”、“意境”等艺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就近取物的设境”、“方位切换的视角”、“重趣的场景追求”这三个被人忽略的细微艺术特征切入,再次探讨马致远的散曲艺术,感受其散曲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史上给散曲以一席之地,只不过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事情。被历代正统文人斥为没能“有裨风教”的散曲,民国以后,由于吴梅、任讷、卢前、郑振铎、赵景深、陆侃如、冯沅君等前辈学者的倡导和努力,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给予散曲不少的篇幅,而且在讲堂上对敢于直露地表达人的正当需要的散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风气为之一变。1931年任讷的《散曲丛刊》十二种(内收明代散曲家五人的作品)由中华书局刊行;尔后商务印书馆则出版任、卢合辑的《散曲集丛》七种(其中明人散曲三种)。而大量刊印明代散曲作品的是卢冀野自费雕板刊行的《饮虹簃所刻曲》正续集(收明代曲家三十七人的作品。但其中陈铎的《秋碧乐府》和《梨云寄傲》二种,只是陈大声乐府全集中几种散曲别集的选刊,并不是足本。薛论道原有散曲集《林石逸兴》十卷,计小令一千首,而饮虹簃所刊仅有残缺的二卷)以上这三大部份,加上单刻的散曲别集《杨升庵夫妇散曲》和梁辰鱼的《江东白苧》等,有明一代散曲集也不过五十家。1933年卢前在《河南图书馆刊》第一册(期)上发表了《散曲  相似文献   

16.
试谈曲     
曲,世称元曲,是元代学主要样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有小令、 带过曲和套数之分。元曲一般指北曲。曲牌之前有宫调,用以表达不同的声情。元曲讲究格律,主要指仄分上去,平别阴阳和字有正衬,以求音节之美。  相似文献   

17.
论元代散曲的"滑雅"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雅”,是元代散曲风格的独特“标识”;任情率直、用语无忌、幽默机趣,是“滑雅”风格的内涵;自我解嘲、青楼生活、闺阁怨妇、市井人物,是“滑雅”风格散曲最擅长表现的题材;“滑雅”风格体现在作品的构思、情节、人物、语言等因素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曲唱的视域出发,分析元代杂剧与散曲的用韵规律,认为杂剧多用宽韵,散曲多用窄韵;无论杂剧或散曲,均不避讳用赘韵与重韵;仄声韵用法较为特殊,须与前字严格搭配使用。造成元曲用韵特点的原因,当与实际演出场景、作家创作心理、时代好尚风气等诸多因素密契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任中敏是我国20世纪较早涉足曲籍整理和编校的著名曲学家。自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幸遇曲学大师吴梅垂青开始,他就着手整理和编校曲籍了。他编纂的《散曲丛刊》是我国散曲史上第一部运用新式的印刷方法排印的大型散曲总集,完成的《新曲苑》也是我国较早出版的超越前贤的大型曲学文献丛刊。他的第三项大工程是继《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后编纂的具有集成性质的《敦煌歌辞总编》。他属于曲籍编订方面的著作还有《元人散曲三种》、《元曲三百首》、《优语集》等。任中敏尽可能地把隐匿、散落在各处的曲籍史料搜集、摘录出来给予汇集、编辑,恢复了曲学文献的全貌,为后世曲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些著作无疑也奠定了任中敏在我国曲学史上的永久地位。  相似文献   

20.
嘲讽曲以其机智滑稽、朗朗上口、贴近社会、直面人生而深受市民的喜爱,在明代以善于嘲讽而著名的散曲作家中,陈铎的影响最大。在他的嘲讽曲中,他以平民的立场、市民的眼光、世俗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娱世玩世”的哲学精神对当时城市生活中种种可怜、可悲、可笑、可鄙的人与事进行嘲讽与揭露,幽默俳谐,滑稽可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