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父亲有点像冰箱里的灯,你不知道它一直都在工作,等你打开门的时候,才知道它一直都亮着,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默默疼爱我。父爱延绵,撑着车后座一圈又一圈6岁之前,我一直跟母亲住在农村,而父亲远在北京。一年只有3个月的时间能见到他,父亲每次回家都穿着严肃的军装,也没有太多话,有人说父亲长得凶,而他看我的目光却总是那么温和。童年的我,最期盼的事  相似文献   

2.
比喻修辞是写作和生活中最常用的修辞,本文对比喻修辞格进行归类和阐述,结合莫言小说《丰乳肥臀》,浅要分析比喻修辞,帮助大家了解比喻修辞在语言上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生命意识在莫言的创作中表现得一直都很强烈,从《透明的胡萝卜》、《红高粱》开始,到《白棉花》、《红蝗》、《欢乐》,再到《丰乳肥臀》,无不体现着作者浓郁的生命情结和作品强烈的生命气息。然而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丰乳肥臀》中的生命意识做过比较全面的论述和研究。通过抒写苦难、解构正史英雄神话、构建自由性爱的天空、批判现代“文明”四个方面体现出《丰乳肥臀》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网快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作品中充满了"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他也因此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著作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读“莫言” 著有11部长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集的莫言先生,最终成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此前网上的种种猜疑与争论,再次被加热沸腾。  相似文献   

6.
莫言与语文     
我认为,莫言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集都适合中学生阅读,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也可以读。以僵化、虚伪道德作为借口来拦截学生阅读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这种做法不仅荒谬,而且可笑。即使以教材编写者的道德逻辑,莫言的短篇小说也有众多篇目可以选入。  相似文献   

7.
《当代学生》2013,(Z1):26-32
莫言:站在人的立场写作2012年10月11日,在亚欧大陆另一端的中午,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文学院会议厅,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一步步走上新闻发布台……同一时间,在亚欧大陆这一端的黄昏,胶东半岛深处、山东高密的一处普通民居内,作为一名年轻的新任外公,作家莫言跟小外孙玩耍后,正在舒舒服服享用着晚餐……  相似文献   

8.
乔杰 《成才之路》2012,(32):34-34
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中国作家莫言。莫言获奖,直接的结果是,莫言的书火了,中国文学热了。有趣的是,就在莫言获奖前一天,仍有评论家说中国十年内本土作家将无人问鼎诺奖。但预言毕竟是预言,噱头毕竟是噱头,莫言获奖那是真实的。那么,莫言获奖,带给作文教学最大的思考是什么?我的认识是:"真实是一种力量。"莫言,是山东高密人,农民出身,从贫瘠的黄土地上走出的,骨子里带着"野孩子"气息的杰出作家。《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是他的长篇代表作,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又是"作家的自传"。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丰乳肥臀》以中国近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为背景,描写了“母亲”上官鲁氏生殖、养育九个儿女及其后代艰难的人生,塑造了具有强健体格和充沛生殖力的“地母”形象,表现出作家对生命强力的赞美,对广博母爱的赞颂和感恩,同时也展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和赞颂,堪称一曲沉痛哀婉的母爱颂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重量级作家,莫言的文学原创力得到举世公认。莫言充分运用了他的生命天赋、故乡文化、时代资源以及阅读体验,在创作中发挥其艺术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多时空叙事力,在典型人物创作、开辟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新历史主义书写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原创性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以及思想解放价值。莫言文学在体现作家自身原创力的同时,亦展现出本土性与世界性交融的特征,形成其独特的原创性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莫言的代表作《丰乳肥臀》中儿童视角的情景描写蕴含了大量的陌生化现象,它使该作品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学性,达到了意外的效果.文章以俄国形式主义即陌生化理论为基础,以中英文版《丰乳肥臀》中的儿童视角情景为例,对比研究著名汉学家兼翻译家葛浩文再现文学陌生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中就曾说过,"如果有可能让我来选出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那就是莫言"。 18年的修炼,18年的等待,2012年10月11日下午13时,瑞典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不仅是莫言个人的荣誉,更是中文文学的胜利。在他的文学世界,他将"魔幻现实主义和民间故事、历史记载及当代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用自己灵动的语言,为文学与社会之间构筑一个连接的桥梁。然而莫言的作品为何能引起世界关注,如何通过莫言的文字来透析人与社会的共性,让我们在本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热切期盼中,我们终获惊喜: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喜讯传来,举国为之沸腾。这是我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各大媒体近日热烈与激情地报道这一盛典。应读者之需,本刊意欲从莫言本人、莫言作品、莫言获奖对我们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尽量翔实全面地叙述、分析这一重大事件之于普通国人的意义,希望让今日的"莫言热"成为永恒的一缕阳光,照亮书山学子的未来之路,照亮文坛,照亮我们的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苏朋 《中国研究生》2012,(10):10-17
读莫言乡土小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一份感情,尤其是读《透明的红萝卜》以及之后陆续创作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等经典作品。当你纵观这些乡土作品,就会清晰地发现有一条贯穿莫言文学创作的人文情愫的发展脉络,沿着这条脉络,莫言构筑的人文主义理想王国就会渐次明晰地矗立在你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生》2013,(Z1):22-25
2012年,最振奋中国文坛的大事莫过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从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发,至今已过去了一百多个年头。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对诺贝尔奖的热望逐日剧增,几乎成了一个"心病"。而莫言的获奖,无疑是为整个中华民族打了一剂"强心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荣耀的一刻,回顾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的"恩恩怨怨",也展望诺奖在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育(上)》2011,(23):159-160
邱晓雨撰写的作家访谈录《用文字呐喊》日前在清华大学首发。首发式上,莫言、李洱、陆建德等文学界人士举行了“文字里的中国人”小型论坛。莫言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各行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这样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作品,但至今还没有出现。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莫言与读书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掀起了巨大的“莫言效应”。 莫言的书立时被人们一扫而光,只剩下个别网站高价待沽的几本亲笔签名本,同时几大出版社加班加点的印制使得“洛阳纸贵”在当代中国也得到了一次完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18.
入堂理由: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他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生平简介名字:管谟业笔名:莫言出生年月:1955年2月17日出生地:山东高密  相似文献   

19.
<正>与莫言结缘是源于一位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说正好在莫言家,问我要不要给女儿签个名。虽然当时莫言还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我很喜欢他书的风格,觉得机会难得,就欣然"要求"了。莫言送给我女儿的书是《蛙》。当拿到书时,打开扉页,看到上面一行洒脱的行楷:"送给心原小朋友,等你长大可看这本小说。"女儿拿到这本书时,  相似文献   

20.
高峰 《初中生之友》2013,(13):12-14
2012年,莫言荣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能够让用汉语创作的作家得到挑剔的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青睐,莫言作品的翻译者、73岁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HowardGoldblatt)功不可没。在莫言得奖之前,他就已经把好几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