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称赞一堂语文好课,常常说这课真铲语文味”。“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什么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有“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化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慢慢读,欣赏啊!语文味:始于咬文嚼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阅读教学中就应该由...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所谓“品词析句”,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让学生“品词析句”,进而感悟、体验、理解文本思想的“高处”,文笔的“妙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当前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思考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平时的课堂实践,在课堂“品词析句”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一、重现表象,品析词句品词析句的首要功能是使曾经留在学生脑海中的映像重新浮现在脑海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文字符号在学生的脑  相似文献   

3.
张玲初 《中国教师》2008,(20):24-26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在笔者看来,语文味具体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如何让这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飘溢,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真正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呢?笔者根据个人及同事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彰显“语文味”四个方面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筑“本色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紧扣文本,品词析句,感悟想象,挖掘文本内涵;突出朗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内化,增强语感;迁移训练,加强言语积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际和教育经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反思,寻找促进学生发展,再现语文本色的教学行为,从而创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产生一种积极的力量."在阅读教学中,专家们常常提到"三品"教学,即品词、品句、品读.其中的"品词"就放在首位,可见阅读教学中品词教学的重要性. 但凡语文教师都知道,细致到位的词语教学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强化语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情感.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某一教学特色,忽略了品词教学,这是得不偿失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我们不愿意听到变了"味"的语文课.有效的品词教学应成为滋养学生心智的一泓清泉,润泽学生的阅读历程.请看下面的品词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6.
曹恩尧 《河北教育》2005,(15):12-14
何谓“语文味”呢?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师生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具体来说,“语文味”就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记感”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敞开心扉,交流体验”的“说味”。现列举阅读教学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要上出语文味就要重视品词析句.品词析句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作者的共鸣,与文本的对话。如《爱如茉莉》最后那句话“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8.
记得,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2008年《福建教育》第9期中提到: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就是“语文味”。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王崧舟老师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引起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刻剖析,让我开始对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梅娇 《新教师》2022,(3):79-80
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品词析句,就是品味好词,赏析、咀嚼有韵味的句子,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深入交流.笔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关键词句的品评,做到"读思达"一味贯通的重要性.这让语文教学不仅有语文味,还能有效建构与运用语言,让语文教学有了思维训练,有了深度....  相似文献   

10.
张春杰 《考试周刊》2013,(16):36+56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阅读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的教学中,需要还原语文阅读课的本真味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多一些"读味",激情引读激发情感,保证充足的时间默读促进思考。多一些"品味",换换词比较品析体会文本用词精妙,换换位体验品析悟出文字感情色彩。恰到好处的读和品,让语文课散发出醇香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李红 《山东教育》2011,(29):18-19
我们称赞一堂语文好课,常常说这课真有"语文味"。"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什么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有"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化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慢慢读,欣赏啊!"语文味:始于咬文嚼字,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阅读教学中就应该由此入手。一、从文本的关键词语入手涵泳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应立足工具,弘扬人文,上出语文味浓郁的语文课,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语文味具体表现在个性朗读、潜心默读的“读味”,品词析句、推敲体悟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练笔的“写味”,激发情感、注重体验的“情味”。在“有滋有味”的语文课中,学生享受着语文的快乐,从而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使语文教学达到真、纯、实、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培养以及提高小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感悟和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阅读教学则围绕品词析句来展开,目的在于通过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旨在分析品词析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品词、品句、品读"中品尝美味,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彰显意味,在"温馨、生动、激励"中享受甜味,这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味"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有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目标的要求,必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语文味"值得咀嚼.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筑"本色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紧扣文本,品词析句,感悟想象,挖掘文本内涵;突出朗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内化,增强语感;迁移训练,加强言语积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际和教育经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反思,寻找促进学生发展,再现语文本色的教学行为,从而创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才是目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回归本然,品词析句;揣摩品味,言意兼得;返璞归真,落实语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味"体现在动情朗读与精心默读的"读"味上,圈点批注与摘抄书作的"写"味上,以及品词品句与咬文嚼字的"品"味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品味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并与朗读、写话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做好品词析句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我们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去体会文章的内涵和作者遣词用句的绝妙之处,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从而真正"品"出语文课的味道。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裁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  相似文献   

19.
语感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感不是学生天生就有的,需要经过他们长期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才能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品词析句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活动中,"活动性"越强,"语文味"越浓,课堂越高效。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我们怎样加强课堂教学的"活动性",让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多年小学毕业班活动单设计实践,让笔者提炼出阅读设计的几点深切感悟:让枯燥的字词教学也焕发出浓浓语文味、品词析句中飘逸出浓浓语文味、让文本空白处散发浓浓语文味、在文章情感浓厚处诱发浓浓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