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网络文化将不断消解大学作为高深学问传播者的基本定位。本文描述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共享性的特点以及对大学教育的世俗化影响方式,阐明了网络文化世俗化对大学生行为与价值观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减少网络负面作用的对策,并对大学的理念以及在未来世界中的挑战与责任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课程思想作为课程实施的先行价值判断,对大学课程的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就我国而言,大学课程思想首先来源于"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并指导着我国近代大学课程实践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课程思想发展演变的综述,简单回顾了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英国都铎时期大学教育的世俗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大学教育在都铎王朝(1485-1603)统治时期发生了显著的世俗化改变:世俗王权取代教会成为大学的管辖者,世俗子弟成为大学学生的主体,世俗文化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人文主义思潮的浸润,宗教改革的推动,国家需求的导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大学教育世俗化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带来了大学制度的变革,顺应并引导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勃兴。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想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现代大学的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石.其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应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突显课程的灵活性、体现课程的国际化和强调课程的建构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徐同文 《教育研究》2012,(11):73-77
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紧迫形势以及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素质需求的转变,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课程必须在理念、体系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高校工作实践表明,课程创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了社会职业需求,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程思想作为课程实施的先行价值判断,对大学课程的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就我国而言,大学课程思想首先来源于"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并指导着我国近代大学课程实践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课程思想发展演变的综述,简单回顾了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世界性宗教都具有自我创新精神,能够自我调整的宗教,而世界性宗教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世俗化”便是宗教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然而,这种世俗化有时候会带来问题,一旦世俗化跃出其范围,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比如,今天的“人学化”倾向便是过分世俗化的表征,其后果便是“神圣的凋零”。所以,我们欢迎宗教处于自我调整产生的世俗化,反对以世俗化为借日的“人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督教教会女子大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无论是在以宗教教育为中心,还是在以去神学化教育为目的的发展阶段中,教会女子大学都始终具有改造中国国民精神、促进男女平等、培养女性高尚人格、促进女性全面发展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自唐以来,佛教世俗化明显,至宋则日益突出。北宋佛教的世俗化在僧人身上有着明显反映,主要表现在四端:强调礼乐,以伦常落实于丛林;强调以释归儒,对世俗权力的依附加强;佛门戒律松弛,僧人物质欲望扩展;诗僧追名逐利,入世情深。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我国现代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科学地实施课程评价已经成为课程研究中重要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目标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目标游离评价模式、外观评价模式、回应性评价模式等几种。当前,大学课程评价还存在着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课程评价不考虑社会的需求、量化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课程评价管理不健全这样一些误区和不足之处。因此,现代大学课程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对象、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多元化,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课程研发既是现代科技发展及社会发展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也是革除传统课程弊端的需要。课程研发的本质是课程的创新和创造,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可以通过"革新法"和"倒推法"两种形式组织实施。课程研发工作是高等学校质量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应坚持全员参与、学生参与、社会参与、专家主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高校广告教育的课程观念转变和课程内容实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和现代广告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存在着脱节缺陷,急需对高校广告课程建设进行观念改革和实践创新。本文在广告课程的观念转变和课程内容实践创新两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以适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环境和趋势下高校广告教育和广告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apartheid rule in South Africa,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tertiary institutions were forcibly segregated to serve particular racial groups. Some critics have stated that the apartheid regime in South Africa supported an exclusively Western model of education, and that university education was based on a mono-cultural approach with bias towards Western values and expectations. With the demise of apartheid in 1994, the Government of National Unity (GNU) merged the fragmented hodgepodge of segregated tertiary institutions into 23 (now 26) public universities (26 since in 2004), Tshwa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T) being one. There has been a paradigm shift to accommodate a new form of education which is not only supposed to address the imbalances of the past but be of relevance to the twenty-first-century knowledge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is supposed to boost the Africanisation (African-oriented content) of the syllabus, foregrounding the cultural practices and values of the African people. In TUT the arts faculty faced challenges of rationalisation, and the faculty management is poised to effect the paradigm shif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frican-oriented content concept has been realised in the arts curriculum of Tshwa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T.  相似文献   

15.
"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都是"预期的"、"未完成的课程"。只有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它才成为"完成的课程"。当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每一个大学生都不仅仅有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更重要的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文化视界、科学与人文精神、个人修养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服务地市和县域经济为目的的地方本科院校数量不断增多,成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力军。这些院校的办学定位尽管在表述方式上不一致,但基本定位是一致的,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仅有这一定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原有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主要问题,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应大规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造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大学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是封闭的"金字塔"形状,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坚持技术知识本位、知识能力本位和做人本位的有机统一;大学课程设置门数每个专业控制在50~60门课程之间、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每个学分控制在15学时左右,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分别控制在占课程总教学时数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18.
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当前大学课程建设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对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其内容包括:以更为明确的“课程目的”指导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积极力量;将社会需要作为课程建设的直接依据;以更加开放的课程视野推进课程建设;以新的概念来定义和建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综合美国研究型大学分类和我国对研究型大学的特定理解而出现的复合概念。由于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所蕴涵的核心价值认识不清,使得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面对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的压力和诱惑,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世俗化”倾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区别于一般层次的大学,固守大学的理想,实现大学本质价值的回归,其核心是培养超脱世俗的自由意识、责任意识、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的生命线,是提高高校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高校国防教育的特点从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核心、标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