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时下,"校本"早已成了我们谋求教育理性发展的关键词。"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是"校本"的实质。其实,它们也是校本教学研究开展的三要义。我校的特色建设历程,走过了"‘九五’尝试中寻找到的‘环保项目’——‘十五’明确中坚持的‘环境教育’——‘十一五’积淀中生发的‘绿色教育’——‘十二五’规划中上位的‘生态教育’"的过程。诚然,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的构想是以"生态教育"理念下优势生  相似文献   

2.
拉尔夫·泰勒以四个"泰勒问题"建立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泰勒原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年的今天,重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鉴,对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反思很有必要。它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生成’与‘预设’"以及课程评价的"‘一元’和‘多元’"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倡导者、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认为,"研究性教学"意味着"教学的本质是研究或知识创造"。在张教授看来,"‘思想’意味着探究、创造与问题解决",而"‘体验’意味着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由此生成兴趣、关心和意义"~[1]。我们注意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实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位学生成功”和“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为基本理念,以“改变‘考试文化’,改变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为根本任务,是一次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和“复兴运动”。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不仅凸现一些新问题,一些老问题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和探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我们抓住中央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使云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谈起“十五”以来的工作,云南省教育厅条件装备处处长赵曰镇抑止不住自己的激动:“今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在‘十五’期间奠定的  相似文献   

6.
引言 关于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直都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大致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量词重叠表示"每"的意思.胡裕树(1962):"量词可以重叠,重叠形式的量词含有‘每一’的意思."马真(1988):"量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例如‘个个’就是‘每一个’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作为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扩大优质教育新的增长点,南京市自2001年秋开始在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无论是在理念的更新、实际的操作、还是人才的培养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更是提出了"面向‘每一个’的教育"的新主张,全力提升小班化教育的品质。那么,未来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将如何发展?笔者仅就"教学层面"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对“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甄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在我国是因为要以新的方式推行课程改革而出现的话题。钟启泉教授提出了“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命题。同时,我们也能发现管理学中一般所指的“管理”并非多余,我国新提出的课程管理体制并非要更名才显得合时宜,标题中出现“管理”字眼的论著并不是不可以探讨领导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9.
陈韬 《上海教育》2013,(3):29-29
该活动引导广大教育界同仁围绕着"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这一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推进课程改革、打造活力课堂创生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鲜活的实践经验,在上海乃至全国已初具影响力。"‘学习环境设计’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然而如果没有它,‘有效教学’不过是一种奢望而已,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义无反顾地开垦这片‘沃野荒原’。"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钟启泉教授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有位教师在教学《石灰吟》这首古诗时,一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里的‘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意思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刹那间,教室里寂静无声,教师略一思忖后,笑着说:"谢谢××同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二年级的熊老师上识字课,她问:"同学们怎样记住‘虹’这个字呢?"一男生举手说:"由一个‘虫’字旁加上一个‘工’字。"另一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虹’字是虫字旁呢?"老师听到学生的疑问,笑着说:"问得好,下课我们再一起找答案好吗?"老师就这样把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处理了。  相似文献   

12.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渡‘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先生的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如何改变现状,优化教学是每一个热心于此的教育工作者冥思苦想的问题,一些新的想法不断提出,  相似文献   

13.
天下无敌     
<正>曾看过一部讲述陈真故事的武侠片,片名和剧情都不太记得了,但有一个镜头,至今记忆犹新——有一位弟子很烦恼,问陈真师父:"为什么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还是会被打败?何时才能获得‘天下无敌’的称号啊?"陈真师父思忖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错解了‘天下无敌’。"弟子追问:"那究竟怎样才是‘天下无敌’?"陈真师父轻轻笑了笑,说:"也许,天下无敌就是天下所有人  相似文献   

14.
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形成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个体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本人就"问题解决过程"和"‘自问自探’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探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刘敏 《现代教学》2013,(9):45-45
在上《买椟还珠》一课时,我先疏通了一下词句,学生们记得很认真,翻译得也不错。于是,我提问:"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语文课代表率先举起了手:"告诉我们做事不可舍本逐末。"语文课代表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也许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结束了,但我觉得不放心,学生们未必理解"舍本逐末"的意思,得让他们说说清楚。于是,我追问:"什么是舍本逐末?在课文中是‘谁’舍本逐末,他‘舍’了什么,‘逐’了什么?"不料一场风波由此而起。小A说:"谁’是指楚国人,他舍弃了成本。"我马上反驳:"可他的匣子卖了珍珠的钱呀!不吃亏!"  相似文献   

16.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但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特别是轻“听知”能力的现象,造成学生不善“听”,“听不出名堂”。而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超过了说、读、写。这一点,引起了语文界的重视,制订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听知能力训练的计划和目标。为了落实这个目标,我们本着“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的思想,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记’而‘听’、为‘说’而‘听’、为‘读,而‘听,、为‘述’而‘听’、为‘问’而‘听’”的课堂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编辑荐书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钱理群著漓江出版社2012年6月版本书是钱理群第五本讨论中小学教育的书,写于2008至2012年之间,集中表现了作者这样的思考与呼唤:"期待‘真正的教师’,以‘韧性精神与智慧’,在教学第一线进行‘静悄悄的教育变革’,从上好每堂课开始,从帮助每一个孩子开始:这是在当下中国教育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之前,每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唯一能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刘峰 《辽宁教育》2012,(18):56-5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基于此,我们确定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以"彰显师生生命活力的自主教育"为办学思想,以"培养和打造‘健康活力、手脑灵活、思维活跃、个性活泼’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四活’少年"为办学目标。不断探求师生多维发展的途径,搭建多元的平台,将彰显师生生命活力的自主教育做  相似文献   

19.
在多次参加的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中,我们常听到一些小语界专家说:"阅读教学它姓‘语’,因此,阅读教学就要充分体现‘语文味’。"那么,何为"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威廉·派纳(William F.Pinar)曾提出课程"概念重建",并以宣言的形式来推进。"概念重建"用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话来说,就是"再定义"。我们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一个"概念重建"抑或"再定义"的过程。需要澄清的是,"概念重建"、"再定义"决不只是"话语"的变化,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实践的变化。佐藤学说:"我把‘课程研究’视为这样一种探究:作为话语实践之构成、反思、审议教育的探究。即使是话语,也是用话语去‘构成实践’,是一种‘话语性实践’"对此,我们深表赞同。的确,十年课程改革,我们的话语变了,理念变了,"概念重建"了,价值观重建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