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与弃置--论李安电影影像构成的二律背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电影文本的“跨文化”传播性、平等对话性以及自身文化体验的复杂性 ,决定了其电影影像构成表意深层的“狂欢”属性 ,然而 ,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层体察和熟稔 ,又使李安能够自觉放弃狂欢表达的形式 ,使其电影文本的影像构成呈现留守与弃置的二律背反特质  相似文献   

2.
李安导演对于电影美学的理解程度十分深厚,其电影的美学风格深深地根植于东方美学之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成为了他电影创作的基础和个人特色的来源。李安的电影包含着温柔敦厚、内敛含蓄的东方美学特色,也包含着西方美学对真理的再现及多元文化的展现。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人物特点以及留白与幽默性三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李安电影中一大主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伦理、爱情观念以及人性特征,并呈现自己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李安的"世界人"身份让他能够通过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解构、改造东方文化,让传统文化接近西方文明,并最终达到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电影《色戒》在世界各地的上演,李安导演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纷纷关注的热点。李安是名受中原文化、台湾文化、美国文化三重影响的台湾第二代外省人、留美华人。经历的丰富性,对于李安的电影创作深有影响。他生于传统中国,后义留学黎民到美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巾原文化、台湾文化、美国文化的冲突与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李安的东方家庭电影在众多东方导演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是李安在用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和手法来描绘家庭。同样的,李安也以十分独特的执导和驾驭,使得他的英语片《冰风暴》倍受赞誉。《喜宴》和《冰风暴》原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个时代和两个文化的产物,但由于拥有一个共同的导演李安而使它们具有了一些相同的共性,这就是浸注其中的东方主义的哲学、伦理、文化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电影《色戒》在世界各地的上演,李安导演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纷纷关注的热点。李安是名受中原文化、台湾文化、美国文化三重影响的台湾第二代外省人、留美华人。经历的丰富性,对于李安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西文化视阈,从李安电影的精神观念、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三个方面探讨李安电影的内在世界。  相似文献   

8.
余意梦婷 《广西教育》2014,(47):132-133
基于中西文化视阈,从李安电影的精神观念、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三个方面探讨李安电影的内在世界。  相似文献   

9.
对于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李安电影最具研究价值。向宇副教授的《跨界的艺术:论李安电影》一书,对李安电影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研究,为当下李安电影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0.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是李安电影的理性内核,也是他把家庭伦理置换为更为普遍意义的文化命题的关键。论文以李安的具体作品解读为依据,分析其人物内心世界的文化表达,以期对李安电影的研究做一次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黄氏电影以女性寻找自我为起点,经历了“花木兰”与“还我女儿妆”的两难困境,最终由对父权社会的背叛走向了重写历史重塑自我的女性 躯体书写。其突出成就即在于,以“回到自己的屋子”的女性身体的写作方式,使女性寻找自己话语的叙事策略得以完形,并通过独特的经验内容对男性语语提出挑战。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在银幕上写具有独立人格理想和化精神的主体形象,这是中国电影化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2.
华裔导演李安的电影影像具有纪实性风格,环境造型相对狭小而真实,表现造型倾向于多采用接近于人们正常视角的摄影角度,避免过多使用突出作者主观意念或造成强烈“效果”的造型处理;人物造型注重生活美和常态美,尽力在生活中典型性较集中的原型基础上进行局部的虚构与加工。  相似文献   

13.
台湾电影导演李安的电影在商业娱乐包装下延伸出较浓厚的文化蕴味,特别是其导演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期待.  相似文献   

14.
受自身文化气质的影响,老舍创作中常常出现情感与理智的二律背反。老舍一方面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观照乡土中国的种种社会、文化弊端,寻求民族新生之路;同时又难以割舍"老中国儿女"的文化情怀,对当时以"西化"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文明"难以真正认同。这突出表现在他对"洋派青年"的讽刺、揶揄以及"男性本位"主义的女性观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影在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意境的审美影响到了电影的意境审美。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冲淡、虚静、幽寒都是典型的审美范畴,中国电影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技巧构成了电影的画面,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电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6.
艺术电影的影像表达体现出创作者的创作个性和主旨,符合艺术电影的创作逻辑。观众既要充分认知创作主体对影像表达的个性见解和独特感悟以及由此产生的个性化的艺术呈现方法和表现手段,又要充分调动理性思维和审美经验才能厘清电影的叙事逻辑和影像意义,实现"二次创作"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17.
香港武侠电影是最富观赏性的类型电影之一。在迎合观众的观赏习性的同时,十分注意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在奇观性与民族性的契合点上,促成了香港电影业的繁荣。本文拟从香港武侠电影主题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其呈现的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电影《赤壁》中置入投壶、蹴鞠、剑舞、书法、绘画、茶艺、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使人们在观赏电影的同时也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对于传承与弘扬悠久的华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在对人的书写与表达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对人的重新发现;八十年代中后期对个体生命的张扬;九十年代后对现代人精神迷失与寻找的表现。本从电影主题对人的现照的不断深入作为切入口,探求电影在新的语境下的艺术提升。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是以视觉造型艺术为基础的,视觉是电影艺术的第一感觉和基本元素。电影视觉是在艺术与现实关系中建构的,是视觉生理心理原发性生成及视觉文化的建构过程。电影具有现代大众媒介的视觉造型艺术革命的特质,使视觉利用工具技术而得以扩大延长,也使电影的复原性与虚幻性的对立统一张力为影像创造和接受提供了视觉想象的空间,电影因之成为人类艺术化和审美化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