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科学课》2006,(4)
《科学课》杂志近期主题策划及网上讨论话题公告为了充分体现策划意识,《科学课》杂志拟推出科学教育主题策划,特向全国科学教师约稿。《科学课》杂志第5期策划的主题为:1.如何有效地利用农村科学教学的优势?2.农村科学教学要立足现有条件搞好科学教学,有哪些具体应对的措施和办法?第5期策划的主题截稿时间为4月15日,欢迎老师在该时间内投稿。《科学课》杂志2006年第6期是杂志第200期纪念刊,现特向全国科学老师约稿,主题为:我眼中的《科学课》。分话题:1.《科学课》与我的成长;2.我对《科学课》的期望和建议。同时,我们寻找20年来一直在《科…  相似文献   

2.
祝愿《科学课》杂志走向辉煌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章鼎儿我是《科学课》杂志的老读者了。何以为证?我有一叠历经岁月洗礼的《科学课》杂志。在《科学课》将出版200期的日子里,我整理着《科学课》杂志。按时间排列,垒成一叠,最上面的一本是1985年6月出版的创刊号,当年的刊名叫《科学启蒙教育》。我一本一本地往下翻,看到总第八期变成彩色封面了;看到总十七期,改成《小学自然教学》的刊名了……一直看到近几年,变成大家所熟知的《科学课》了。如此这般地翻看多年前读过的刊物,难免生发出一番与时空相关的感动:哪是我在…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孩子的科学志趣,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科学探究活动之中,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科学课》杂志编辑部每年都会举办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我们学校也每年都在组织学生参加这项活动,对于指导学生撰写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的目标及到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价值理解、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对于如此众多的目标,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5.
一、动手之前先动脑 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关注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记得第一次执教《有趣的浮沉现象》时,为了突出科学课中的动手,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的目标及到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价值理解、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对于如此众多的目标,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教育更注重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而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那么,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有所怀疑才能有所创新。此处所说的怀疑,绝非疑神疑鬼地乱想,而是一种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方法之上的批判性思维活动。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尤其应该鼓励学生发扬科学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敢于尝试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批判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盲从、不迷信、不唯书、不唯上。1转变观念,激励学生敢想、敢做、敢说、敢争由于传统的“喂养”教学,学生依靠教师的讲解去思考,依照书上的设计去实验,产生懒于提出新问题、新设想的依赖心理。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找不到…  相似文献   

9.
艾丽 《云南教育》2004,(8):25-26
在这次课改中,将自然改名为科学,既然是科学课,就要求我们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知识下面介绍一组学生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探究科学知识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乔治·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因此,小学科学课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课程。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科学课堂,教会学生学科学。  相似文献   

11.
开设科学课的初衷,就是希望教师不仅仅教学生知识,且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科学课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已被公认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当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为科学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怎样抓住这个契机;优化实验教学?传播科学精神,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摆在我们科学课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知识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小学科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科学志趣,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科学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科学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农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课,已成为课任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科学课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已被公认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当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体制的深人改革,为科学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怎样抓住这个契机;优化实验教学?传播科学精神,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摆在我们科学课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特色。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如何贯彻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合理分工,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6.
张伟 《山东教育》2011,(7):100-100
科学课在一些人看来是副科。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上与不上一个样。可是孩子们却不这样认为。不信的话,你去做个调查,孩子们最喜欢的课是什么?肯定有很多学生会选择科学课。因为科学课丰富了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他们认为科学课是重要的。《科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启蒙教育》,到《小学自然教学》,到现在的《科学课》杂志。200期媒体实践中,很多人和事是无法忘记的。篇篇珍贵的读者记忆中,真切体会得到大家对《科学课》的喜爱。在知识更新加快、阅读选择多样、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作为杂志,根本无法与分秒更新、海量存储并且免费索取的互联网相提并论;如果传播知识,提高技能,又如何与书本和各种类型的学堂相比?惟一可能的就是定位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直接解决“科学课如何教”的问题,关注科学教学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并精炼、精彩地提供案例评析、科学教学心得,对正在使用《科学》教材的老师“雪…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亲历实验过程,会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展开,活泼的个性得以表现,无形中科学知识悄然扎根在学生的脑海,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一本好书,可以给人以启迪;一本好书,可以发人深思;一本好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科学课》杂志不失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各位老师,在《科学课》创刊200期之际,我们特来议议、聊聊《科学课》杂志对你我成长的帮助;在平日的工作中你是如何用《科学课》来指导自己的教学的;以及你对《科学课》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话题一:《科学课》与我的成长。华北明珠:1999年4月,保定市举行优质课展示活动,区里让我做代表参赛,当时我是第一次参加市级上课,压力很大!我参赛的课题是《食物的营养》,我赶紧查阅《小学自然教…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读者:本刊在第9期刊登了科学教师问卷、调查表,很快收到全国各地科学教师填写的问卷,时值岁末,我们从中、抽取50名幸运读者,赠送2006年全年《科学课》杂志。请获赠杂志的幸运读者查对通信地址是否准确,并尽快与《科学课》编辑部姚忆江老师联系(027-87876730),以保证全年杂志及时送到你的手中。希望今后全国各地科学老师们更多地参与到《科学课》杂志的各项活动中来,以增进读者与编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