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博客     
许运交:心声之期许年轮,一圈一圈的,看上去像个封闭的链,却在不断地往外扩张,那是她生命延续的方式……时间,一天一天的,忙起来似乎不记得有她的存在,但她却照样流淌……雁过留声,古人用这四个字概括了生命存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一周简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办)不就是都市频道这只大雁留下的声吗?!这个声,有啼声,有笑声,有心声……但我想,只要有声,它都是宝贵的,哪怕它是哭声,甚至是嘘声……因为声,也是一圈一圈地往外扩张,那是它传播的途径;它让我想到年轮,想到水波纹,--那一圈一圈的涟漪,不正是跳动的生命在荡漾吗?而这种荡漾,又让…  相似文献   

2.
年轮,一圈一圈的,看上去像个封闭的链,却在不断地往外扩张,那是她生命延续的方式……时间,一天一天的.忙起来似乎不记得有她的存在,但她却照样流淌……雁过留声,古人用这四个字概括了生命存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一周简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办)不就是都市频道这只大雁留下的声吗?!这个声,有啼声,有笑声,有心声……但我想.只要有声.它都是宝贵的,哪怕它是哭声.甚至是嘘声……  相似文献   

3.
一直掉下来     
废品 《出版参考》2005,(2):37-38
我站在十二楼的窗口向外俯身张望,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 这是个明亮的早晨,蓝天里缀了几线若有若无的云丝,一群白色的鸽子正穿过阳光飞来,拉出一缕悠长的哨音.其中有几只鸽子绕着我飞了几圈,用它们的豆粒眼睛盯着我看.我对它们嘘了一声,那些鸽子就又飞走了.  相似文献   

4.
1941年12月3日,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一位女播音员用日语播报出“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声呼号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诞生。如今,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有60的历史了,作为对外广播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一位日语广播主持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对外广播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来台只有5年的时间。但在这5年间,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这项事业的崇高与伟大,并且被她独特的魅力所感染。记得刚入台不久,正值对外广播创立55周年纪念日,我和我的同事们去机场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日本听众朋友,这…  相似文献   

5.
失去的岁月     
周国平 《出版参考》2009,(12):34-35
上大学时,常常当我在灯下聚精会神读书时,灯突然灭了。这是全宿舍同学针对我一致作出的决议:遵守校规,按时熄灯。我多么恨那只拉开关的手,咔嚓一声,又从我的生命线上割走了一天。怔怔地坐在黑暗里,凝望着月色朦胧的窗外,我委屈得泪眼汪汪。年龄愈大,光阴流逝愈快,但我好像愈麻木了。一天又一天,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像水滴消失于大海。蓦然回首,我在世上活了一万多个昼夜,它们都已经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6.
刘诚龙 《出版参考》2009,(10):42-42
世界正在变得文质彬彬,温情脉脉。我在广场上抽烟,烟屁股烧到指头,我随手扔了,忽然来了三个彪形大汉。搁以往,一定有雷霆吼,但现在这三位首先给我敬了礼,然后递过来一张二十元的发票,跟我来交换人民币。看到这架势,我就调动我的脸部笑肌,乐意地跟他换了。那边啪地又给我敬了个礼,然后一鞠躬,道了一声:谢谢合作、我现在都没明白跟他合作了什么,是我丢烟屁股,他看烟屁股自由落体(事后回想,好像从我点起烟头那会,他们就斜睨上我了)?还是我给他两张人民币,他给我一张罚款单?这就叫做合作?合作,是有点不地道,而谢谢两字却是中听的。  相似文献   

7.
洁尘 《视听界》2007,(5):113-113
我基本上不看电视的。倒不是嫌弃没有好节目,现在也有不少好节目的。这就是我的问题之所在。因为知道有好节目,于是捏着遥控器就有了一种茫然的希冀,以为换台是让自己遭遇好节目的一个机会。一圈换下来,五六十含台,头有点晕,心有点烦;再来一圈,头更晕,心更烦;第三圈到一半,头不晕了,终于大光其火,关机了事。  相似文献   

8.
干练、白净的高文苏,尽管已是“腕级”记者,却依然保持着多少年的谦逊,见了哪怕是一个初次相识的战士,也会露出和霭的微笑。但你若是以为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的人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常常的,当别人豪言壮语地描绘将来如何如何的时候,他已经在不动声色地制造着一声又一声“惊雷”! 智慧而又勇敢,这便是高艾苏留给我的印象。 没有称号的勇士 如果高艾苏的那些经历和成绩发生在部队中某个人的身上,他会得到什么样的荣誉呢?也许会被授予称号?我常常这样想。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立过7次功的荣誉感到不…  相似文献   

9.
父亲档案     
这几夜失眠,今晚尤胜,身躺着,眼闭着,脑乱着,父亲的点点滴滴总在脑海里不停地闪烁。我索性坐起,穿了棉衣轻步走向书房,灯一亮,就扑向桌上那本《干部档案》——那离了我手、眼最多3小时的黄色档案。这是父亲的档案,是我第二次从县档案馆借来的,今天下班没看完就拿回家了。晚饭后,弃了电视剧结局的诱惑,捧了它就直奔书房,妻几次提醒天冷夜凉、早些上床,我才在午夜钟声混合的不满声中看完最后一页,洗脸洗脚上床,可睡意全无呀。  相似文献   

10.
父亲档案     
这几夜失眠,今晚尤胜,身躺着,眼闭着,脑乱着,父亲的点点滴滴总在脑海里不停地闪烁. 我索性坐起,穿了棉衣轻步走向书房,灯一亮,就扑向桌上那本《干部档案》——那离了我手、眼最多3小时的黄色档案. 这是父亲的档案,是我第二次从县档案馆借来的,今天下班没看完就拿回家了.晚饭后,弃了电视剧结局的诱惑,捧了它就直奔书房,妻几次提醒天冷夜凉、早些上床,我才在午夜钟声混合的不满声中看完最后一页,洗脸洗脚上床,可睡意全无呀.  相似文献   

11.
惊悸     
一个同事将一封读者来信丢在了我的案头,一瞅那来信上贴着我写的那篇稿子的剪报.和那上面鲜血般勾勒错误的红道道,我的心立即哆眸剧跳起来。我心急眼雾地把来信扫了一遍,就像突然遭到电击一般,我在坐椅上呆愣死默了好长时间。未了,一个声音从我心底升起,在耳畔轰响:“存不得侥幸,偷不得懒呀!你有一丝侥幸,偷一时懒,就会给你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给你的报纸造成很大损害!”那篇稿件内容是替编辑部寻找一位热心读者。报社从今年四月初起,每隔一个星期左右都会收到一个信件,那信封里装的是先几天出的本报,每张报几乎每篇文章都写…  相似文献   

12.
作名家的,大都是忙得团团转,而且越忙,记者越来找你。我是光明日报驻上海记者,就经历过一些。最近又有一次,在纪念京、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演出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去采访他,登门八次,最后才得一见。我当时平心而想,这能埋怨俞振飞么?老先生年近八旬,又是开会,又要演戏,还要接待客人,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见我们时,他原是躺在沙发上休息的,勉力起来后,和我们侃侃而谈。话未说完,外面汽车嗽叭声声,要接他去。家属也在桌上放好饭菜,并且不时对他投来富有含意的目光。怪我们记者么?看来一些名家的苦恼,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这些人造成的。因为是名家,各种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纷沓而至,使得他们犹如在对付车轮大战,难以招架。又不好不见,更不好翻脸。我们记者怎么能不苦恼?! 可是,作记者的也有苦恼。一些编辑部的领导和编辑同志,偏重名家,这就使得一些记  相似文献   

13.
游北戴河     
我终于有幸跟爸爸到北戴河观大海,感受大自然那非凡的魅力。一大早,我就跟爸爸到火车站去坐火车,经过几个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北戴河。到了海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爸爸先领我去看大海,这还是我头一次看呢,哇。大海真美,向远处望,天水相接,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天空中还不时飞来几只海鸥,它们好像在迎接我们一样。爸爸让我尝一下海水的味道,清澈的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我在沙滩上尽情地玩耍,我拿着一块石头向海里一扔,就看见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我坐在海边,浪花一层一层地涌过来,…  相似文献   

14.
花儿开了     
开学已有半年,我仍不适应初一生活。对我来说,初一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我知道,我有这种心态完全属于我个人的错误。可是……一夜之间,风雨过后。推车进入校内,我感觉到了雨后的那份甜畅。屋檐上的一滴水调皮地滑落到了我的脸上,我被冰得一惊,似乎从睡梦中惊醒。我一往情深地回头看了一下那些可爱的花骨朵,这回不跟以前一样,我有一种特别的收获———花儿就如我,我就如花儿。看见了吗?校园里的那一簇簇花儿,就在这一上午,所有的花骨朵绽开了笑脸。芬芳欲吐,美丽动人。我此刻,已知道,不是什么美丽、漂亮的事情,都能够一下子完…  相似文献   

15.
龚治萍 《大观周刊》2012,(51):257-258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准时走进六(1)班教室.当师生相互问好后.我的“请坐”之声刚落.就听“扑通”一声,杨斌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痛得满脸涨红.呲牙咧嘴。紧接着,全班同学.特别是那五六个原本就不甘寂寞的捣蛋鬼早已反转身子,伸长了脖子.笑嘻嘻地看着闹,我心中顿时燃起一团无名大火,感觉到有座火山即将喷发。  相似文献   

16.
我的图书室─—摘自《书的梦─—名家品书散文精选》作者:林语堂我在《人间世》杂志曾登载过姚颖女士一篇布置书房的文章,凑巧与我的意见相同。如果我也发表过一篇同题的文章,或是曾经遇见过她,那我一定会诬她有抄袭我的意见的嫌疑。因此我在她的文章末尾,写了一篇长...  相似文献   

17.
回首我的军旅生涯和成长过程,感触很多。我能够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成长为部队干部,有时还舞文弄墨,打心眼里感激党的培养和领导、同志们的帮助。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母亲的纺车声。我的家在中原农村,生活一直不宽裕。我兄弟妹妹6个,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我们成人已属不易,再供养我们上学,就愈显得艰难。为了家庭生计与我兄妹们的读书,我母亲的大半生就与一架木纺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嗡嗡、嗡嗡、……母亲的纺车声是童年的摇篮曲。在母亲的纺车声中我咿呀学语。在母亲的纺车声中我蹒跚学步。在纺车声里,母亲给我讲孟母三迁,讲凿壁渝…  相似文献   

18.
重返新闻界     
重返新闻界徐忠友一名记者,只有当他离开新闻界时,才知道那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就有一段这样的经历。今年年初,经友人举荐,我离开了曾经工作过多年的报社,从西子湖畔来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到了新单位以后,我发现这是一本面向企业的,印刷非常精美,但里面刊登的...  相似文献   

19.
在《今日延安》即将付印的前夕,作者师银笙同志从千里之外的延安给我来信,要我为这本通讯散文集写序。他的来信以及附来的文稿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陕北高原,带回到我曾在延河之滨度过的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在本世纪70年代的初叶。尽管整个中国大地还沉睡在一场漫长的恶梦里,天灾、疾病、贫穷、饥馑还象驱不散的幽灵一样在延安的村舍间和窑洞里游荡,那情景曾使我极度地焦虑和痛苦。但是,那南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上,发表了记者肖体焕写的通讯:《为“寒窑”召唤春天》,提出了一个向来不为人注意的窑洞的发展前途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受到了领导的重视。通讯发表的第二天上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告知人民日报说,窑洞问题很重要。现在黄土高原上很大一部分群众还是要靠窑洞,应当关心。把窑洞搞好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中央领导同志还具体指出,通讯中讲到窑洞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就是采光不足,夏季潮湿,洞内空气差。在延安的时候,老中组部有一个窑洞空气很好,洞与洞之间是通风的。建筑专家任震英,文章中有这个名字,不知他是否去考察过这个窑洞?请跟记者肖体焕说一下。估计记者跟任震英有联系,请建筑师去考察一下延安的窑洞。据了解,肖体焕同志正根据各方反应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对窑洞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记者要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要多写些新鲜的、人们不清楚的、重要的东西。这是应该大大提倡的事情。为此,我们请《为“寒窑”召唤春天》的作者就有关这篇通讯的采写问题,谈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