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介绍了湖南省常德经开区苏家渡小学以"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为依托开展的引导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分析了制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了解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实施了如理想教育、专业成长规划指导工作等相应的措施,有效激活了该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3.
4.
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是我园尝试的一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是我园尝试的一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教师成长记录成了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的源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校本研修,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用师生的高位发展带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制度化、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文化”所彰显的独特魅力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评价目标、主体、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性评价的特点。着重阐述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教师发展的定位、目标、激励等方面的意义,从而对教师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文化内隐于教师心灵,外显为学校的校风和教风。教师文化的打造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始终关注教师的成长,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氛围.使学校成为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在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人们都会提及读书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自古以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论述读书的名言古语数不胜数。读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命状态,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读书更能够引  相似文献   

10.
反思,或者叫反省,是活得清醒和充实的前提,是把握人生、成为自己生命主人的必需。人生如此,教学自不例外。课后反思,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度过充实丰美教育生涯的最佳方式。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尼尔,这些伟大教育家,一边观察学生,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他们因此成了世人敬仰的教育名师。而我国当代名师魏书生、窦桂梅等人,也是乐于教书、勤于笔耕、用记录教学案例、不断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典范。可见,教学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伴随着科研兴校的春风,学校已经把书写教学后记作为教学常规的一部分,要求每位教师在每节课后把这一环节续写在教案后。撰写教学后记,对教师实践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师生的任何不同于以往的表现,都是教学后记最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底线+榜样",是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项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在管理方面的一项铁律。而事实上,新教育实验在各地的开展也确实呈现着这样一种规律:底线人数众多,榜样往往了了。  相似文献   

13.
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监督体制的虚化,校长负责制往往演变为一长制。这种以校长“一脑”替代“群脑”的管理体制不仅使“中间力量”(包括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本文主要指教研组长)形成依赖性,而且也隐含着极大的管理风险。为此,“新基础教育”研究提出:“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机制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犁’向‘现代型’的转换,其内涵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五个方面,其中重心下移包括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和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越来越被学校重视,各种形式不同的教研活动也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着。“教学-问题-归因-设计-实践-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基于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科研改变行动,这已然成为许多学校管理者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识。然而,现实中却发现,传统的通过省市乃至国家级立项课题进行科研存在不少限制,一是数量限制,能顺利通过立项的课题数目,相比于广大的教师人数来说毕竟有限,因此能参与课题研究的只能是少数精英教师;二是内容限制,从省市乃至国家级的科研部门申请到的课题大都是指定的课题,有不少直接是大课题下的子课题,这对教师的实际研究和实践来说,不一定相契合;三是行动限制,统一规划课题一般都有计划好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学校的课题必须跟着教研部  相似文献   

17.
科研改变行动,这已然成为许多学校管理者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识.然而,现实中却发现,传统的通过省市乃至国家级立项课题进行科研存在不少限制,一是数量限制,能顺利通过立项的课题数目,相比于广大的教师人数来说毕竟有限,因此能参与课题研究的只能是少数精英教师;二是内容限制,从省市乃至国家级的科研部门申请到的课题大都是指定的课题,有不少直接是大课题下的子课题,这对教师的实际研究和实践来说,不一定相契合;三是行动限制,统一规划课题一般都有计划好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学校的课题必须跟着教研部门的指挥棒走,即便你研究的课题已经先期完成,或者还没有完全完成,但在规定时间内要进行课题总结验收,就得戛然而止、积极迎合;四是人员受限制,课题研究的人一旦定下,就不可变更,其他人即便想参与,也只能观望,游离于课题研究之外,而课题内的人员假如因为其他重要任务无暇参与或变动工作岗位,也不能随意更改替换.限于这些条件,很多学校和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并不高.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共生”已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趋向之一。本文从质性研究的角度深入基础教育,选取了湛江市一所普通高中的教务处主任X和语文教研组组长L为访谈对象,X和L都有十多年教龄,对新课程的态度比较积极。通过与这两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深入倾听他们的困惑和思考,藉此厘清教师专业成长的窘迫问题,呈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共生”趋向。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共生"已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趋向之一。本文从质性研究的角度深入基础教育,选取了湛江市一所普通高中的教务处主任X和语文教研组组长L为访谈对象,X和L都有十多年教龄,对新课程的态度比较积极。通过与这两位教  相似文献   

20.
教师心灵的成长与成熟,关系到学生的素养,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内外兼修,从自身的情绪上,与学生的沟通上,以及在自身形象的提高上,彰显出内在而成熟的心理素养,体现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境界,展示教师心灵修养的一个美丽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