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看过很多新闻报道,说如今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完全不念及父母挣钱的辛苦,甚至很多孩子不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花钱时冲着父母狮子大开口。如何让孩子们从小建立正确的消费观,知道挣钱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呢?当学生进入四年级的时候,我认为是时候该和孩子们谈"钱"了。于是乎,我和孩子们开  相似文献   

2.
陈志丹 《成才之路》2011,(17):93-I0022
执教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时,组织学生对这场“我”与父母的冲突,谁是谁非进行讨论。学生异常活跃,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应该怪爸爸妈妈,他们太不懂孩子的心了;礼物贵重,友情更贵重,希望做父母的能认识这一点;朋友之情不能用金钱衡量;物品失去可以再买回,但自尊心和友情的损害,这是多少钱都买;父母态度粗暴,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影响孩子心理,破坏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对班级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调查,问每一位学生:你的家庭月收入或年收入约有多少。全班竟有一半左右的同学回答不出来,再问,回答是“我只知道父母每月给我多少钱,他们有多少收入我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告诉过我。”我们的部分孩子就这样大手大脚地花着父母的辛苦钱,“反正不会少我的。”他们什么心都不用操,于是也就什么责任心也没有,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没有懂得,怎会珍惜?也常听说外国的教育跟我们迥然不同,他们似乎不愿“默默奉献”,父子之间也是账目清晰,令我们很是费解!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一位中…  相似文献   

4.
远行     
《家教世界》2011,(3):31-31
对于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来说。回家过年是他们辛苦一年最大的期盼。可是新年过后,他们依旧要远行。留守在家中的孩子,多么不想说“再见”……  相似文献   

5.
多年前“留守孩子”现象刚出现时,我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经常鼓励孩子们给父母写信,并且提醒他们不仅给父母说自己的事情诉说自己的苦乐,还要多问问父母,要父母也经常写信讲述在外工作的情况,了解父母的心情。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孩子们接受父母的教导,感受父母的辛苦、牵挂和期望,由此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6.
每当元旦、三八妇女节和教师节快到的时候,学生们为了表达对老师、对父母的一份感激,早早地开始准备礼物。价格不菲的鲜花、工艺品、音乐贺卡等,成了他们的热门选择。按理说学生们珍爱师生感情,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令人感动和欣喜的,但是,看到他们毫不吝啬地用父母的辛苦钱购买礼物时的那股随意洒脱,我总感到这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礼物中缺失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内涵。这一内涵是指孩子们为筹备礼物而经历的过程,对于教育者来说,过程比礼物本身更有价值。我曾经教过一位学生,名叫蒋张。她为了表达对我的感谢,先后三次送给我礼物。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像就是金钱关系,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我爸爸妈妈整天就爱和我讲钱,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妈妈就会不停地唠叨说:“这衣服很贵啊,妈妈需要上半个月班才能赚回来。”如果光说这些我还知道父母的辛苦。可是你再听听下边的话:“你可要好好学习啊,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吗?像你们班×××,他们家里能给他出这么多钱买衣服吗?”一听到这些话,说实在的,我都不想要那件衣服了。所以,有时我宁愿穿旧衣服。我发现,只要我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他们总爱和钱联系在一起,不停地在我…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温馨的港湾,如果孩子是这一港湾中的一叶小舟,父母则是那个永远风雨无阻的舵手,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因此孩子们往往认为这种爱是理所当然的。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有一个心灵的触动,父母原来是这么不易,他们是这样爱我,那我该怎么做呢?活动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2.情感目标:感受家庭的幸福,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孩子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心。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把认识落实在今后的生活中。活动准备课件、写字板、几位家长的录音带,每位学生选好一张全…  相似文献   

9.
正暑假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假期作业——用自己的劳动去挣钱,从中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以前我只知道花钱,从不知道也不考虑怎样去挣钱,更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有多么辛苦。这一次老师居然……该怎么去做呢?首先我想起了家里的旧报纸——把它卖了,算是我挣的钱。于是就和爸爸妈妈商量,可爸爸妈妈不同意,他们说:"挣钱要靠自己的劳动,不能投机取巧,坐享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所教班级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使用过“公笺”,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和亲戚给的。五颜六色的“公笺”令人目不暇接,也使我顿生阵阵忧虑。小小的便笺虽然不值什么钱,  相似文献   

11.
任雪 《今日中学生》2008,(11):47-47
一提到“留守学生”,大家都知道他们缺少爱,所以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但是我总羡慕那些留守学生,因为他们非常自由,没有父母管束干涉他们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常常幻想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这样,我就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也能自由。妈妈说:“不久,我们真的要外出打工,你以后要听外婆的话。”  相似文献   

12.
袁卫星 《班主任》2013,(4):54-56
现在的学生普遍处在生命焦虑的状态。首先是学业压力产生生命焦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最早出门的人是我,最晚回家的人是我,最辛苦、最可怜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的学业压力来自于父母的“望子成龙”,教师的“谆谆教导”,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一年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 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父母成天围着他们转,什么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洗险、梳头、整理书包……几乎都由父母包办代替。这些现象表明,刚入学的学生缺乏自我服务能力。那么,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呢?我联系本班实际,开展了如下三项活动。 一、组织“爸爸、妈妈多辛苦”主题班会。 开学不久,我对全班41人进行自我服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0%左右的人都是由父母包办代替的,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让学生回家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然后组织了一次“爸爸、妈妈多辛苦”的主题班会。班会上,一向娇惯的刘芳说:“我过去只知道不会做,做不好,爸爸、妈妈做得快、做得好,就让他们帮着  相似文献   

14.
《敬畏生命》一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是不太好理解的,父母对儿女的付出、热爱生命、珍爱生命这类话题,他们是不会有深刻认识的。怎样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并珍爱生命呢?我有了“算账”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熟读课后,我请每位同学拿出本子与老师一道计算“父母养育一个儿女直到他(她)大学毕业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相似文献   

15.
校园幽默     
《华章》2004,(4)
尽孝老师教我们尽孝,说回家后要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笫二天老师要学生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学生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学生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小是今天发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16.
这是学校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班级,有很多个性的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我当上了该班班主任,进入班级前我作了一份调查:全班共有学生43人,女生35人,明显阴盛阳衰。其中:独生子女35人,有11个家庭离异,6个是单亲。这些学生要么在父母百般呵护之下,要么在父母严厉管教之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心理脆弱、缺乏约束等毛病。所以,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理解和关爱。作为班主任,工作就从四“qing”开始。  相似文献   

17.
曹军 《语文知识》2004,(9):27-27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小偷被抓后,对警察说:“我的父母东拉西扯把我养大,可他们现在病得东倒西歪。我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还是没钱给他们治病。我很苦恼,整天东游西荡。实在没办法了.我开始东诓西骗,东偷西摸,养成了东张西望的坏习惯。尽管我东遮西掩,还是被你们盯上。我东逃西窜,东躲西藏,害得你们东寻西觅,却不知我躲在东邻西舍。今天我疏忽大意,没看见你们东来西去的,结果中了埋伏,被你们抓住了。”小偷说完,警察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我天天东奔西走.抓到的小偷都东支西吾的,从来没有谁像你这样能说东道西的。”说罢,从裤兜里掏出一些钱,递给小偷说:“这些钱,你先拿去给你父母治病吧,以后别再东飘西荡了。”接着就把他给放了。  相似文献   

18.
施彩华 《师道》2005,(7):4-6
2004年的秋天,我在学校的安排下来到一所城郊的村小支教。认识了一群和城里孩子不太一样的学生。他们多是一些外来民工的孩子,多年跟随父母辗转迁移,性格里有一种顽劣的东西,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同样的可爱,天真。只是和他们相处,你必须付出更多。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个叫杨严的.是从安徽来的。回忆一年来和他相处的几个难忘瞬间,我更明白了“成长”对于一个孩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十岁那年,由于家境贫困,母亲在家附近摆起了小摊卖面条。记忆中母亲的面摊是那么简陋,却浓缩了有关生存的全部真相。懂事很早的我看到辛苦的父母,很想帮他们做点儿什么,让身体不好的父亲、劳累的母亲可以休息。所以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每天放学后我都去小摊上洗  相似文献   

20.
培养儿童正确的金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翠微 《教育探索》2002,(11):87-87
一、教育儿童对金钱要有正确的认识为了培养儿童正确的金钱观,首先必须让儿童了解金钱是怎么来的及金钱的作用。要让儿童知道,金钱要靠劳动而得,劳动创造财富。现在的孩子只知道父母有许多钱,根本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更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应该让儿童理解父母挣回来的钱是父母劳动所得的工资,即从事有益的社会劳动所得的报酬。应该尽早让孩子了解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了解父母为了做好工作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通过这样的教育,儿童就会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是父母付出了大量的辛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