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山》一课讲了列宁登山看日出两次走险路的故事。它启示我们:要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做个意志坚强的人。以前听过几位老师上《登山》这一课,尽管教法各有特色,但都是由抓中心句入手进行层层剖析,最后辐射全文。当时,我感觉这样教学这篇课文甚好,然而当我自己准  相似文献   

2.
大火燃烧之后的圆明园,残留的不仅仅是石块、石柱、石雕,还有那穿越时空、萦绕华夏大地的令人心揪的哭声。  相似文献   

3.
课例背景:2003年3月27日,“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组在松柏小学开展课例教研活动。雷莉老师执教《纸奶奶的生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五册)一课。这是一篇略读文,主要讲纸奶奶过生日时,“避水纸”“耐热纸”“速溶纸”“防锈纸”……这些各具特色的纸前来祝贺。  相似文献   

4.
去年上半年,我应邀参加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县级品德教研活动,观摩了一堂由一位素质不错的青年男教师执教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圆明园在哭泣》,在他成功执教之后的一片好评声中,我一直纠结于课堂教学中两个被不少人认为是亮点的细节问题,徘徊于历史与课堂、历史真实与学生现实之间,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5.
6.
7.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的教学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淡化(放弃)课文内容分析,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学资源,调取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实现真正意义的阅读,在和谐的课堂中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激发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不忘国耻。  相似文献   

9.
课赛结束了,但上课时紧张、激动的情绪还未完全平息,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又上心头。应该说,无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苦心积虑的打磨;无论是教学环节的一次次调整,还是教学场景的一幕幕预设,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 ,阅读教学设计必须摆脱以逐段情节分析为主线 ,以烦琐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 ,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来解读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建 ,提高语文素养。本文限于篇幅 ,仅以这样的设计理念策划《花潮》一文的深读探究如下。“深读探究”是在初读感知基础上进行的。初读感知的到位 ,方能为深读探究提供坚实的认知根底。初读阶段应当包括审题解题、识字学词、读通课文和初知大意等环节。特别是读通课文尤为重要 ,应当基本达到“五不”标准 :不读错、不读添、不读漏、不读倒、不读破 (破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落实语文新课标精神,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我结合《散步》一课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下面就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流程] 一、初读,把握主旨 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变幻莫测,多姿多彩.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说起雨,我们学过很多写雨的诗句呢!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莫高窟>是苏教版第九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景类散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任务驱动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朝着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向进行,因此,课堂的任务设计至关重要。通过《认识Excel》一课进行反思,对优化任务设计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因此,不难看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6.
曾爱华 《江西教育》2003,(17):20-20
课例背景:2003年3月27日,“探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组在松柏小学开展课例教研活动。雷莉老师执教《纸奶奶的生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五册)一课。这是一篇略读文,主要讲纸奶奶过生日时,“避水纸”“耐热纸”“速溶纸”“防锈纸”……这些各具特色的纸前来祝贺。在纸奶奶和“纸孙子们”的对话中介绍了各种纸的特点及作用。课文语言生动、简练,以对话的形式行文。为此,老师预设“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小组合作分角色编演课本剧、入境想象‘还有什么纸来祝贺’深化探究”的程序进行教学。课上,作课教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与学生互…  相似文献   

17.
窦桂梅 《小学语文》2009,(11):30-31
2004年,我讲授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引起了较大反响。正面评价我不说了,在这里想讨论一下针对整体设计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19.
钟梅 《青海教育》2004,(3):43-43
一首好诗,可以唤起我们的记忆,引起我们心弦的共鸣,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两首》就是这样的好诗,它寄托了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思乡愁,而就是这股浓浓的、悠悠的乡愁乡思,将我们海峡两岸的亲人紧紧地连在一起,合唱着一支支依恋和赞美之歌,也记录着一堂堂难忘的课,更记录着一个个活泼的、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故事。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教学伊始,我让几个学生分别上台朗读,然后让大家评价。通过朗读和评价,学生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伴随《长城谣》的录音转入正题,先让他们听,再让他们读(个人读、分组读),最后…  相似文献   

20.
《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说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的故事。于老师是怎样教学这篇课文的呢? 一、激发动机。上课伊始,于老师便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音乐。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听一段京戏,于是就播放了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几句唱词。优美动人的旋律,独具韵味的唱腔,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老师问:“好听吗?”学生都说“好听”。“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说:“这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