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志是记载某地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其具有记载内容广泛、规范、地方性、时代性等特征。地方志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性史料,在经济史、社会史和特定阶段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地方志编纂方法科学性与中国近现代史现代研究方法具有一致性,两者可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中国近代史的总体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社会史、人物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指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问题的出现,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会不断地走向深入,大批新的成果也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3.
口述史既是概念也是方法,它在妇女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发现了被政治家、历史学家认为“非官方非正式”因而无关紧要的社会经历。它的另一个功绩在于发现了历史主体的主体意识。口述资料主要区别于传统史料的方面不在形式,而在于它能直接用于对历史编纂学史料的评价,历史学家和采访者自己就是这种史料的作者之一。这对于采访本身及以后对采访的评论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史学家,不应只滞于对采访录本身进行阐释,还必须把访谈录放到历史的大环境去。一份口述史料的可靠性并不在于它的客观真实性,而在于它的主观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4.
史料笔记对地方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特价值。近代以来与地方史研究密切相关的笔记有《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天咫偶闻》、《津门杂记》、《白下琐言》等多部。它们对地方人物研究、社会史研究、经济史研究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我们研究地方史时所不应忽略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口头文化传统日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一直以来,把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研究,却忽略了延传万年的口头传统精髓———口传心授。在21世纪的今天,口头文化传统对武术的传承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武术传承的内外因素决定的。我们认为口头传统是武术传承的自然选择,作为一种生命交流方式,口头传承与书写文字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坚持述而不作的贴身参与使得原本深奥的拳理变得不再复杂和抽象。  相似文献   

6.
区域社会生活史是区域社会史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是区域社会中人们社会生活的历史,亦即区域城乡居民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社会史尤其是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新取向,区域社会生活史是有其相对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不能完全取代社会结构史、社会功能和社会制度史等社会史分支领域的研究。但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是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加强,区域社会生活史有望成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且处于核心地位的分支学科;日常生活方式研究虽然是区域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但就历史使命和学科建设两方面而论,中国区域社会生活史应当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借鉴运用全新的理论与方法,从区域生活环境研究、区域生活方式研究、区域生活观念研究、区域消费结构研究、社会生活史的区域比较研究和区域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诸多层面,积极开展学术探索,从而构建出具有本土立场的区域社会生活史学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往在孔子思想的研究中,对于孔子学说的各个部分,已给了诸多具体而微的分析和阐发.但把孔子思想作为整体来研究,揭示出孔子思想中各个部分的有机联系,从而在整体上抓住孔子思想的基本特征,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似还不够.本文把孔子的天命、仁、智等范畴联系起来考察,即是想在从整体角度研究孔子思想方面做个尝试,以便于开拓孔子研究的视野,推进孔子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是史论者与史实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文学史重写背后是学者在遵循自身学术修养、胆识、眼光等个体价值标准基础上对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 本文旨在从独立知识谱系的现当代文学学科出发,论述不同文学史书写过程中史料如何在从"如何再现真实的历史"到"历史是如何建构出来的"转变过程中的价值,做到"论从史出",让文学( 史) 回到文学( 史) 自身. 每代学人应在文学史重构中敬畏史料,尊重历史史实,客观运用史料,恪守学识修养为基础的价值准则,构建接近历史本真、符合个人风格的文学史叙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仡佬族勾朵以(山歌)的整理、比较、阐述了仡佬族山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论述了仡佬族山歌中不同歌曲的演唱技巧、演唱方式和演唱特点,阐述了仡佬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化艺术上所产生的广泛融合现象和对仡佬族山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为了缓和这样的紧张局面,政府与民间社会采取了救灾济贫、养老恤孤等一系列措施,以救助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上的乡绅和士人阶层大量编撰善书,以教化民众,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维持地方安定。明末清初,善书在民间流行,其中以功过格流传较为广泛。功过格中蕴涵了丰富的善的思想,尤其是专门为中下层民众设计的“不费钱功德例”,极大地扩展了劝善对象的范围,使慈善思想更为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保定出版的《幽燕》半月刊,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一份纯文艺期刊,具有地方性色彩。它将当时的保定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等通过不同的文学体裁和题材表现出来。《幽燕》贴近群众,贴近现实,注重文艺,注重与读者互动,它不仅促进了保定文化的发展,还活跃了河北地区的文化出版气象;它对研究保定历史具有相当的价值,对于河北历史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变迁、民众思想都可从中窥得一斑。  相似文献   

12.
墨子作为下层民众的代言人.用丰富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和平济世"的理想社会.挖掘墨子思想,寻找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对于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苗族口述史歌是苗族历史文化在民间口头传承中的折射反映.对黔南苗族口述史歌进行介绍分析,认为在翻译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史料价值、民族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与孙中山的思想既有一脉相承的承续,也有突破与发展。民众观作为近代新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者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对谭嗣同与孙中山民众观起源的探究,关于君权与民权、民众平等观念的比较,更能准确地把握两位革命者民众观之间的承续关系与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院、系实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体育院校及体育系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主要表现在①语言不规范,许多学生讲不好普通话。②语言贫乏,逻辑性差,讲话方式不当,反应不敏捷。③传统观念的束缚抑制了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④口头表达能力受到学识水平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展现了国家民众对自己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文化自信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将文化自信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家风中,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下,以儒家文化为主体,通过伦理自治发挥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功能,这对当今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将传统家风纳入话语体系,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并在潜移默化中对民众输出国家意识形态,发挥其基层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CGSS(2010、2013)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以及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水平对我国民众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分析表明:向上的社会地位流动预期、较高的相对收入评价都能显著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绝对收入水平与民众社会公平认知存在倒U型关系;社会地位流动预期对中西部地区民众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显著大于东部地区。相对收入越高认可的不公平程度越高,乐观向上的社会地位流动预期能明显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因此,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公平自由的竞争流动机制,使民众拥有均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进而维护和增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哈代的小说表现出一种人生无常的命运观念,他对社会下层民众怀着深沉的爱,关注着他们的命运,把他们的生活作为作品中主要反映的对象.在新的工业文明取代旧的农业文明的过程中,旧的和谐被打破了,小人物在这种大背景下大都由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而陷入困境中.种种因素,让作家陷入了困惑与痛苦的思索里,产生了浓重的悲剧意识,弥漫在作品中.  相似文献   

20.
孟浩然“遇唐明皇”事,史料来源欠真实,发生的地点欠真实,同时也不符合孟浩然的思想性格,因此是不可信的。说孟浩然“好乐忘名”,也是不符合孟浩然的思想实际的,孟浩然之所以不赴韩朝宗约,主要是因为他对韩朝宗之荐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