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业珍 《广西教育》2011,(19):60-60
数学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培养兴趣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强加给自己的乏味的数学公式和定论,无疑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活动的主流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并体验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此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进一步发展数学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教学中应充分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6.
“学会选择”已成为时代之需要,“注重选择”已成 为时代之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选择,使他们 爱学、会学、善学,是摆在我们面前至关重要的教育课题。本文 以新课程为标准,试从“关注”、“体验”、“思考”三个方面整体分 析选择性学习。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体验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从而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8.
张旺旺 《甘肃教育》2014,(11):80-80
正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一、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小学生一般通过"感知——表现——抽象——概括"这一过程来理解和掌握概念,为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从概念性逐步走向现实性,深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也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培养能力.本篇论文从亲历概念的产生、形成过程,亲历几何知识中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素历计算课中算法优化过程,亲历统计过程,亲历应用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迁移的能力、探索能力、计算能力、统计能力建立数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体验”是指活动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本身或相关内容所产生的共鸣现象。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产生真切感受的基础上,获得相关的经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体验数学,感悟新知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几个教学片段为例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实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在此,笔者以大数目估算和千克的认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一些体验。”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数学知识,感性知识丰富,易于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也容易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倡导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其特征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实现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程建华 《福建教育》2007,(11):49-49
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是学习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精选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焊接”到生动可感的生活事物或现象上,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开辟一条广阔的通道。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类》时,某教师让学生围成圆形,并在中间随意堆放衣服、鞋子、篮子、书、瓶子、玩具等各若干件。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说地上有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怎样放才好,并引出分类。在这里,教师将教材的内容加工成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自觉产生收拾、整理的愿望。这种亲身体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分类”这一知识存在于他们熟知的生活世界中。  相似文献   

16.
吴惠娟 《教育艺术》2004,(12):56-57
《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体验的过程已刻不容缓。而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式学习正是强调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收获,在体验中提高。  相似文献   

19.
高美娟 《成才之路》2010,(9):I0019-I0019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一些体验。”“关注学生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将数学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的“再创造”的过程。为此,教师应创设开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赖杉 《四川教育》2008,(10):31-3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