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资源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而家庭中就拥有十分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人力性语文课程资源,媒体性语文课程资源,活动性语文课程资源等。教师与家长合作,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扩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开阔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丰富学校语文资源,调动家长参与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拓展,家长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推进家校合作,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又巧妙运川家长资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达到"水乳交融",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借助课堂、生活、社会三大平台,以国标本小学语文十一册教材内容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倡导语文综合实践,不能把家长资源浪费掉,目前学校对家长资源的利用仅停留在家长委员会和班主任德育工作上,而没发现这是极好的语文课程资源,家长是最好的“助教”,可通过明助、趣助、暗助、协助等层面去挖掘,这样语文课程会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这充分说明了合理开发家长资源为教育所用在整个系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小学生平均有2/3的时间与家长一起生活,小学阶段又是获取生活知识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更离不开家长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自足教书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确实,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而来自校内、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课程资源中,笔者认为家庭课程资源与学生更密切相关,也最为丰富。那么,家庭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呢?一、家长——最富亲情的课程资源家长…  相似文献   

6.
复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家长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如何在复习阶段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更好地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呢?我们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7.
有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了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围绕语文课程目标将具有浓厚“语文味”的语文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化的过程。其主体包括作为“主要主体”的语文教师、作为“次要主体”的学生和作为“辅助主体”的家长及其他学科教师等。其客体并不是各类课程资源本身,而是课程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有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的主客体,有助于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语文学科涉猎面广,与社会生活、自然生活、家庭生活有着紧密关联,需要家长的高度配合和家庭教育的长期浸润。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从自身的角度做好分内之事,同时也需要充分整合社会、家庭的资源和力量。本文提出要家长示范,为学生的广泛阅读树立榜样;平等对话,为学生的深入预习扩展维度;情感交互,为学生的体悟感知铸造资源;点拨引领,为学生的多维洞察开掘深度。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体融图像、文字、声音、色彩于一体,是语文生活化的一部分。可有些家长生怕孩子看电视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控制得很严格,平时也不让孩子看电视。其实,挖掘电视中的语文资源,科学引导,让电视为语文教学服务,对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李阳 《辽宁教育》2004,(11):53-54
前面提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资源,《语课标》提出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我们的调查中已经看到,相当一部分家长具有这种资源意识,尽可能给孩子创造机会,使孩子多一些见识,长一些本事。但语文学习的课外资源利用得是否有效还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是取决于家长的参与和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75):21-22
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个性,提高他们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材背景下融入乡土资源,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文章对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教材背景,对融入乡土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开放语文课堂及开发课程资源,家长是最大和最好的资源。让家长当客座教师,学生不仅感到新鲜,也感到自豪,课堂里满怀好奇,专注地听课,积极地回答问题,希望能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语文学习进入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发现语文,提升语文,把语文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当前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条"捷径"。在工作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同时也要运用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的节奏,恰到好处地安排教学,当然也不能忘记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共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寻找资源,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勇敢、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的小公民。  相似文献   

14.
家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语文学习的好伙伴、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者、学生语文阅读的引导者和家庭语文活动的参与者,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一、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现状 1.访谈、调查。通过对本校336名学生的调查,对语文作业积极主动完成的有83人,语文作业在家长提醒之后能独立完成的有128人,语文作业需要家长看在一旁才能完成的有112人,没有家长陪伴经常不做作业的有13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这一基本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课程标准的高度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掌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方法,把能够对语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和呈现,实现语文教学的稳步发展,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教材资源的开发语文教学中,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教材达到本课程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无疑是我们所探讨的重要问题。1.教材资源开发的片面认识教材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是无法替代的课程资源,它是教师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对于教学双方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教材就是语文教学中唯一的课程资源,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制胜法宝。我们承认教材资源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是,语文课程涵盖着诸多课程资源,除了以物化形式出现的教材资源外,还包括了诸多具有生命特征的人文资源,包括,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等。同时,在以学生考分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教材在学科教学中本该有的特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例如,在一味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下,为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学习与记忆,教师罗列教材知识点、勾画经典语言片段,学生进行机械记忆现象充斥着语文教学过程,教师教教材的倾向明显,教材资源应有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使用的狭隘性思想对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17.
语文作业本不仅具有传统功能,还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更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尤其在农村小学,语文作业本承载着在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传递友谊、传递关爱的责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很有必要重新认识农村小学语文作业本的价值,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缺少生活,对生活的感受不真切,描述细节不生动,是不少学生作文的瓶颈。写作指导在课堂的时空中纠缠,写作评价效果不明显,是不少教师写作教学难以走出的藩篱。笔者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与一线语文教师有一次比较深入的写作指导对话,从中可以窥探家长在学生写作指导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家长资源。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家庭环境的多样化,家庭教育对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影响愈发显著。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家庭教育对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影响为主题展开探究,探索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提升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旨在为家长、教育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建议,有效促进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语文跨学科性和跨地域性的特点,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别从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和本校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入手,结合语文版教材内容,具体介绍了利用当地的文物古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做法,尤其深入地分析了由课堂深入家庭,课堂内延展到校园内,充分利用家长和学校现有的资源,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从而拓展了语文课程的容量和空间,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好、用好语文的意识,间接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