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国初期,教育思想驳杂,教育观念多元,各种思潮和教育运动、教育实验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舞台上依次登场,如果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来分,主要有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大类。在此问题上,程其保主张个性和社会性均衡发展的思想有其不同之处。他要求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兼顾其社会性的发展,使其融入社会生活之中,肩负社会使命。但是受时代的影响,他的思想最终也未能脱离社会本位的窠臼,未能摆脱"教育救国"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墨子在救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贵义是重视治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反映了民众对社会正当行为的渴望;尚贤主张用人制度以能力为本位,尚同侧重讲按照"天志"来统一全国思想与行动,二者是治政之根本;尚力重视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节俭体现了生活用度的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在日常消费中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时代要求我们在高职教育领域要大力提倡"能力本位"。"能力本位"的提出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以学科化或以知识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反思,不能把能力简单地理解为"职业能力",厘清它的内涵与外延十分重要。借鉴国际上能力观,应将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本来充满理性思维又富有人文关怀的教育行为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教育政策与道德之间有着天然的、本位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政策欲发挥规范效力,必须基于一定的道德谱系之中,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在社会转型与多元利益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作为从更上位、更宽广、更基础层面对教育政策进行引领、规约和协调作用的道德品性愈来愈突显,具体表现在:教育政策与道德在发生学上具有同源性;教育政策须以伦理道德原则为价值导引;教育政策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体现鲜明道德品性教育政策的具体表征形式为: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政策理念;恪守"正义性"的教育政策安排;遵循"公共性"的教育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5.
叶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8+97-28,97
本文阐述了全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教学模式所必须实施的教学改革的方法、措施与途径。并结合本职岗位,阐述了创新教育思想在配送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推动中职教育必须完成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提高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促进中职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为了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教、学、做合一"的课程特色,本文阐述了在电工技能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体会。  相似文献   

7.
"一致而百虑"的思想出自《易传·系辞下》,其丰富的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揭示。从价值层面上看,"一致"具有价值本体意蕴,在现实生活中则表现为共同的利益;"百虑"体现为多个个体就各自对世界秩序的认识及其价值理想、情感而进行的共同思虑,它扬弃了个人对世界秩序认识的片面性以及以个人价值为本位的思想。"一致而百虑"为我们理解"群己之辩"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发展,国家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人们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权利本位"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转换教学观念,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使教学管理制度追求"学理"(合乎教育规律)和"法理"(合乎法理要求)的有机统一,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从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义务的"效率本位"思想向现代教学改革制度中的以权利本位为基础"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9.
姚嗣宏 《文教资料》2009,(2):195-197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化"新形势的发展,部分大学生思想矛盾、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认识不清: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困惑,道德价值取向功利性;部分学生心理不太健康,自我调适能力差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倪娟  李广洲 《教育学报》2006,2(6):14-21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理论上看应有许多契合之处,但在实践中由于两者社会传统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重大隔离。由中西传统的不同实用价值取向,揭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基层实践者各自在新课改中的实际表现,分析社会转型期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双重异化的原因,阐明当前新课改实践中如何定位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两者关系。提供融合中西传统实用价值观的一些建议,为“实用主义”思想在新课程改革中真正“实用”起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 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由两个阶段构成。魏玛时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出法制化、非宗教化、民主化和职业化的特点。二战后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则在突出解决教派与非教派学校之间、引进外国教育制度和思想与保持传统教育制度与思想之间以及化主权与各州合作之间的三大矛盾。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高校要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园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健全园区工作网络体系,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通过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建立全面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通过占领新的教育阵地,建立多渠道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符号”,走进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世界”,一方面可以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视角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呈现了教育内部各子系统以及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等性、辩证共生性、共和共运性和全面协同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间性和系统间性思想,挖掘、阐明和弘扬这些间性思想有益于释放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潜能,延拓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疆域,催生多样化、系列化和一般化的间性教育理论以及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外现代教育思想交流为宏观背景,梳理外来教育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教育思想价值取向的演绎脉络,简介美国杜威民主主义教育观与中国现代生本教育思想的诞生、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与大陆指令型课程范式的形成,重点详论以美国威廉.多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近十年新课程理念的崛起,阐述后现代的课程目标观、师生关系观和课程评价观等对新课程的理论营养,由此而引发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评价的关系等多维度的深刻蜕变,催生着教学创造力的一次空前解放。文章最后从中外现代教育思想交流历程提炼出对大陆未来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并深切期待中国教育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为指导,在本土化与后现代等外来教育新思潮的和谐交融中获得更开放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与应试教育相比 ,素质教育在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数学这一学科特点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 ;重视知识原理的教学 ,引导学生认识创新意识与扎实基础知识的关系 ;提倡发现教育 ;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20世纪到21世纪初世界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脉络。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20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回眸、20世纪西方教育流派及其高等教育思想、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思想、21世纪初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与回应。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主义的师生角色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构主义的出现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它的知识观和学习理论对传统的师生角色观提出了挑战。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我们重新认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概念、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都有全新的启迪意义。为了贯彻建构主义的理论,很有必要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观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远程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之路。电大远程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邓小平远程教育思想的现实化,是实践邓小平远程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电大远程教育创新的历史任务不断昭示邓小平远程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邓小平远程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到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体育教育工作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体育教育工作,如何完成培养未来社会的各种高级人才的重任?本结合新世纪、新理念、新的指导思想,论述了终身体育动机的重要性及终身体育动机的培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与全纳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教育领域中最为突出的三大教育思潮。这三大国际教育思潮最初分别源起于成人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领域与特殊教育领域,最终扩展到了整个教育领域。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体现了国际教育思想逐渐向全面化、民主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而这些发展趋势又集中反映了国际教育思想发展进程中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