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云亭 《体育学刊》2013,20(1):29-32
我国自1951年12月1日推出广播体操后,其随即成为新中国标志性的全民健身方式、身体运动项目和集体性生活形态.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不少机关、单位不同程度出现了恢复做广播体操的现象,广播体操中蕴含的积极、感性和建设性的动作仪式元素引起了体育学、社会表演学、戏剧学和传播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广播体操成为集体主义精神的身体性象征符号,是思想同一化时代的动作标志,承续中国儒家礼仪文化的乐舞形态.其作为动作仪式符号的象征性意义要远远大于其作为健身体育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亚军 《健与美》2022,(11):117-119
健美操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改善身体的形态,还可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还可以帮助调节心情,缓解压力,改善身体的状况,是大学生的主要锻炼方式之一。健美操代替了广播体操,可以满足现代大学生追求健身、追求个性、享受娱乐的需要。健美操是一种集体操、技术、音乐、舞蹈等要素为一体的艺术运动,能激发学生的娱乐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八套成人广播体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新中国八套成人广播体操的图解和相关的文章 ,通过八套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内容的比较 ,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 ,并为广播体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 :1、广播体操适合于会操 ,但组织形式要灵活。 2、广播体操的动作既要简单易学 ,又要高效。 3、音乐要欢快奔放 ,节奏感强。 4、应缩短每套操的使用周期 ,加快新操的研制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创编的,在小学生这套广播体操中吸纳了一些韵律操和儿童舞蹈的素材,丰富了本操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与以往的广播体操相比,本操的特色是围绕一个主题塑造出鲜明的主体动作形象,以形象生动的操名和动作语汇配有旋律振奋,节奏鲜明的音乐,注重创新,融教育性、时代性、健身性、新颖性从而激发为一体,调动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丰富其想象力与表现力,从而加强了广播体操的教育性,本操的音乐优美动听,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表…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以下简称《第二操》),全套广播体操包括《世界真美好》、《雏鹰起飞》、《初升的太阳》、《时代在召唤》、《青春的活力》五套操。并下发了自2002年9月1日在全国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全日制小学及幼儿园推行的通知。《第二操》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新颖性。当笔者把这套新操教给学生时,同学们立即被其优美的…  相似文献   

6.
谈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教学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毅 《体育教学》2008,(8):38-38
2008年8月10日至13日,我参加了由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培训工作,通过几天高密度的学练,了解到本套广播体操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适应性、艺术性和新颖性,操的路线变化较多,节奏明快,舒展大方,以大肌肉群运动和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为主,身体活动幅度较大,运动量适宜;做操对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下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回去后对广播操培训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是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以基本体操为主线创编的。突出对身体姿态规范性的培养,动作活泼流畅、舒展规范、简单易学。音乐打破了传统广播体操的形式,创新性的以歌的形式出现,选用了《阳光体育之歌》,更加突出了本套操的主题和寓意,更有助于情感教育。因此,要做好本套广播体操必须把握其简单规范、明快流畅、横平竖直的风格特点,从动作姿态到面  相似文献   

8.
把推广普及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柳斌广播体操在我国自1951年至今已发布21套,其中包括为少年儿童创编的广播操12套。广播体操在学校得以全面推广,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了...  相似文献   

9.
钱小军 《体育师友》2012,35(3):60-61
从1951年我国推行广播体操制度开始至1997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先后推出了八套广播体操。如今,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国家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了几套中小学广播体操.比如像“时代在召唤”“青春的活力”等这些系列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动作潇洒、连接流畅、节奏明快、舒展健美、动感强。尤其是这些操的音乐优美抒情、磅礴激昂、强健奔放,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召力,使学生不仅得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而且在锻炼过程中展现新时代中学生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和生机活力,并感受到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可以较好地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播体操《雏鹰起飞》的故事创编及实践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第二套全国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雏鹰起飞》共分9节(包括预备节和8节操),持续时间3分09秒,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创编而成的。正如该广播体操的创编介绍所指出:“该广播体操以基本体操动作为主,加入了一些儿童舞蹈的素材,丰富了广播体操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与第一套广播操相比,本套广播操的特色表现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塑造出鲜明的主体动作形象‘雏鹰起飞’,以形象生动的操名和动作语汇激发和调动学生做操的情趣,培养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丰富其想象力与表现力,从而加强了广播体操的教育性。”同时,依据本次系列广播体操创编的指导思想,该广播体操创编的原则确定为:教育性、健身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国家体委于5月8日正式公布推行第七套广播体操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希望各地区、各部门把普及新操作为政府关心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项措施切实抓好,持之以恒,形成一种制度。第六套广播体操公布推行至今已9年,为适应新形势下群众锻炼身体的需要和审美观点的变化,国家体委于去年2月决定编制新操,并提出“科学、简单、稳定”的指导思想。由北京体院和北京体师有关专家组成的编操组,先后在北京、哈尔滨、郑州等地的一些工厂、学校、科研单位和武警部队进行了试操实验,广泛听取意见,方案修改了七次。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间操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学生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提高学习效果,课间操是中学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在通过观察和调查中却发现课间广播体操存在着不少问题。大部分学生对课间操的目的认识不清,积极性不高。有的动作不到位,有的站在操场上相互讲话戏闹,有部分同学干脆不出操。课间广播体操的实效性不明显。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中学生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以下简称“新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该操以动作潇洒、音乐强劲、节奏明快、动感强烈而体现时代特色,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学会新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配备图解 指导预习授课前,我们给每班配备了一份新操图解,并  相似文献   

14.
创编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消息公布后,很多人要求索取该套操的动作图解与有关资料。由于该套操还未正式公布,目前还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现将有关的创编情况作一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国家体委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的一项重要举措。1996年4月下达任务,10月完成动作创编。由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研室组织创编。预计在1997年春季推出,1997年年中将在全国进行百城市的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一、创编的指导思想一般来说,不同时期的广播体操有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新的第八套广播体操以一种什么形式出现在国…  相似文献   

15.
杨红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2011,32(5):11-14,34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相关部门于1951年12月1日颁布并推出了第一套广播体操。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礼仪学、教育学和意识形态学等因素的介入,国内各相关机构开始出现恢复广播体操的呼声,广播体操现象再度受到媒介的关注。近期关于广播体操的研究融合了大量民间性观点,而广播体操在新世纪的任务则是力图凸现国家的规训力量,并针对青少年的信仰真空状况,重新建设国家的礼仪制度。广播体操则可看做是新式礼仪教育的动作性标杆。广播体操本身就蕴含了较为严格的肉身操练的意义,体现出身体的规范性价值。作为体育形态的广播体操已是尽人皆知,且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广播体操所固有的意义鲜明的仪式性、象征性和身体规训的特性,仍然具有新礼仪建设和改良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广播体操的发展走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体操作为一种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行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动作健身项目,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在我国过去的50多年里,由于政府对国民体质极度关心,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广播体操活动,对提高整个民族健康水平、增强国民体质、振奋国人精神风貌起到极大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健身手段的增多,广播体操的开展与普及呈现衰落迹象。  相似文献   

17.
咽喉锻炼法     
福建南平的杨女士问:她女儿从小体质较弱,尤其是咽喉的吞咽功能比较弱,吃饭很慢,非细嚼慢咽不可,否则难以下咽,到医院询问过的医生都说没有明显的疾病,应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现在她女儿读高三了,吃饭还是这样。杨女士问:除了广播体操、跑步等锻炼方法以外,有没有针对咽喉的锻炼方法?应该怎么锻炼?从杨女士介绍她女儿身体状况看,确实很需要运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来增强体质。在学校坚持进行广播体操和跑步等锻炼,这样锻炼能够比较全面地改善身体状况。这里根据杨女士女儿咽喉的吞咽功能比较弱的状况另外提供一组针对咽喉的锻炼方法,每天坚持进…  相似文献   

18.
宗教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流变经历了排斥、包容、认同与复调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悖谬性;宗教的神圣化与世俗化、政教合一与政教分途的结构性张力,以及自然身体、权力身体、个体身体,神圣和世俗化的身体镜像张力是促使宗教与体育关系呈现悖谬性的动因所在;二者的良性互构,以及人性与神性的复调是超越宗教与体育悖谬性的路径;具体表现为宗教的神圣性可以有效治理体育伦理失范;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个性化、自由化的新的世俗宗教,其背后的意蕴是认同宗教性的人类自我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共有学生1270人,28个教学班,操场面积不大。每天分两轮做操(1~3年级和4~6年级),每轮做操时间分别是20分钟。做操内容低年级是无声徒手模仿练习、儿童部位操、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动物模仿操、彩绸操。高年级是配乐系列操,听音乐散开,徒手操、部位操、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4~6年级)、第七套儿童广播韵律体操(一)。我们从自身的现有  相似文献   

20.
自1951年新中国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至今,广播体操已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其间几度兴衰且广受争议,但广播体操的设计者却能在批评中不断调整广播体操的内容,使其发展到9套的规模.从1951年和2003年等广播体操发展的典型年份可以看出,广播体操顺应了国民的精神需求并适时地成为新中国建设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广播体操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体育学范畴,具备了国家仪式性符号意义,成为群众行为惯性,这是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