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困境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都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改革方案,并作为高考报名的必备材料和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但各省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呈现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争议,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完善统一的评价内容指标,坚持完善统一的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的六个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坐标,使评价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导向性、激励性,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中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性质、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以及评价信息反馈六个方面的不同。从理论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从实践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是一种软挂钩的关系。从应然性维度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应当适度硬挂钩。  相似文献   

3.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以及评价结果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是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呈现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在实践中存在学生评价意识淡薄、教师评价观念落后以及学校评价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不同评价主体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读,实践操作存在形式化和简单化,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存在冲突和博弈。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不同评价主体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从而推进有序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4.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仍面临诸多困境:评价目标的功利性较强;评价主体的负担性较高;评价参考的有效性较低;评价过程的公平性较弱;评价材料的科学性不足。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促进观念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评价观;缓解主体压力,妥善开展活动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化质性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加强行政引导,确保评价材料的真实与可靠;建立联动机制,加强高中与高校的紧密联系等措施,进而有效推进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一、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的背景 我校是从2000年9月起正式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工作的,当时正值我校办学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并准备迈进第13年头之际.学校的领导班子科学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确立了我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制定了<广东番禺中学第五个三年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除了部分试点高校对综合评价招生进行积极探索以外,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尚未有效应用,影响到新高考改革的整体成效。从高校主体视角看,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大规模招生中的应用困境主要表现为“不能用”“不愿用”“不会用”“不敢用”的“四大困境”。实现高校在大规模招生中对综合素质评价“能用”“愿用”“会用”“敢用”,需要提升综合素质评价质量,扩大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空间;树立正确的招生理念,控制招生录取工作成本;加强相关研究与探索,提升高校招生能力;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包容的改革环境。  相似文献   

7.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不仅有助于破解我国高校“以分取人”的顽瘴痼疾,还能够提升人才选拔的针对性、实效性。国外高校招生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内涵丰富,尤其体现在申请材料内容多维、档案初筛标准多元、招生面试形式多样等三个方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借鉴国外高校招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招生应致力于秉承综合评价的招生原则、坚守公平公正的招生底线、组建专业专职的招生队伍、提升精准选拔的招生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北京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政策文本逐渐走向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改进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应当对综合素质的概念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关键表现指标;克服管理主义倾向,加强多主体之间的协商与互动,体现评价民主;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学生毕业联系起来,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利害影响;加强学校督导评估,在评估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私立高中联盟推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模式引发关注。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角度探讨了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模式及其相关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问题,指出美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值得借鉴,其招考分离、兼顾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兼顾招收所有申请者中的优秀者与弱势群体中的相对优秀者等做法也值得参考。针对弱势群体的招生公平性问题不能局限于考试与评价方案本身,需要通过完善招生政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价改革正在全国迅速展开,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对于及时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并深化招考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国内和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阐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于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其中的“一参考”指的是综合素质评价,但是从目前试点省份的招生实践来看,与预期尚存在一定距离。综合素质评价未能真正在高校招生中发挥“一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高中招生录取时困难重重:责任方遭遇评价指标科学性不够、操作困难,评价结果可靠性、公平性备受质疑的困境;使用方遭遇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发挥作用有限的困境;管理方遭遇政策实施者偏离政策原本意图,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失衡、合法地位未确立的困境。为此,应转变传统考试评价观念,确立综合素质评价育人新理念;转换传统评价思路,基于学生的不同背景进行整体评价;明晰政策规定,让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招生录取“硬挂钩”;加快综合素质评价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对政策的解释宣传。  相似文献   

13.
14.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可以全面反映学生高中阶段发展状况的评价方式, 全面开展综合 素质评价期待于转变旧有的“分数定终身”的人才选拔机制。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在实践探索的进程 中,虽然略有成效,但由于存在对“综合素质”认识与界定不一、外部机制不够完善等,致使这项工作 有些貌合神离。若要真正名副其实,就需要认识到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过程性、注重刚性与弹 性的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变化发展或者出现的问题,在甄别之外更凸显发展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录取中转变基础教育评价理念的重要举措。然而,综合素质评价在纳入高考录取中却遇到了多种阻抗。从文化视角审视其遭遇阻抗的原因,发现是文化惰性、精英文化、功利主义文化以及亲情文化。要想有效克服阻抗,就要积极对待文化转变、努力克服文化惰性,跳出精英文化藩篱、走出亲情文化困境,深入推进人本文化、兼顾功利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7.
苏百泉 《上海教育》2015,(Z1):82-83
只有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才可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综合素质,高中教师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综合素质评价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才会有空间。当前,上海正在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并准备将评价信息逐步纳入到高校自主招生环节中使用。如何推进这项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需要集中社会各方意见和智慧。高中教师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执行者。本文试图从高中一线教师的视角,呈现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招生录取引入综合素质评价是高校招生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尚处于初步探索时期,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不明晰,定位不明确,科学性与公平性难保障,行为主体功能职责不清楚,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明晰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制定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高中与高校主体职责,构建高中与高校协作机制,加强招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高校综合素质评价能力,关注学生个体成长背景,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公平,加强核心主体自律性建设,构建与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等措施,有效推进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高校招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现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与高校协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张,以期对推进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2年12月27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