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宋代婚姻度制的主要特色不是男子可以再娶、女子不能再嫁,而是“姻婚不问阀阅”。这个结论虽然不乏史实依据,可是人们不免要问:不问阀阅原因何在?不问阀阅又问什么?对于问题之二,宋人已有答案:“议亲贵人物相当。”“榜下择婿”之风的盛行,即是“贵人物”的具体表现。至于问题之一,关键在于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封建社会是个封闭式的凝固态社会,整个社会犹如一潭死水,人们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宋代教育的"平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兴学运动的历史性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整体规模的空前扩大,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教育"平民化"的新时代.各类学校"广开来学之路",入学门槛降低."取士不问家世",朝廷对权要子弟科举入仕作适当限制,对寒门学子予以必要的救助.士大夫纷纷参与"小学"教育,促使启蒙教育相对普及.在朝廷引导和"乡先生"推动下,宋代的乡村教育方兴未艾,但是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尤其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失败而笑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乙说:“我当然痛苦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另一面,那就是,这个乙倒是个实际的人。他虽然无情,却很实际。碰到意外,他先检查实际的损失,这是极端小市民的境界。我们再来看看孔夫子。一个地方着了火,孔夫子只问人受伤了没有,不问马受伤了没有,“伤人乎?不问马。”这种境界,是极端大圣人的境界。当然,孔夫子所以有这种境界,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马不是他的。如果马是他的,他也许像小市民愁西装一样愁起自己的马来。还…  相似文献   

4.
周邦彦家世发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先生在《清真先生遗事》(《王国维遗书》第11册,以下简称《遗事》)中说:“先生家世钱塘,自祖、父以上均不可考。”自王文1911年在《国学丛刊》问世以来,迄今已有八十五年之久,大词人周邦彦的家世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是因为古书的不断亡佚而使文献无征吗?还是因为我们对浩如烟海的古籍尚未作过细的搜寻?对于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我方才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另一些学者认为“诗赋取士”对唐诗的发展起了消极影响;还有一些学者承认有积极影响但同时也有消极作用。本文认为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概念的理解不一。本文在梳理了上述概念之后,认为“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是互为因果的,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唐初科举考试中“识文律”的评分标准促进了律诗的形成与定型,加速了有唐一代诗歌审美规范的转换;在后一阶段,则是唐诗的发展使“诗赋取士”成为定式,并最终形成后代无法企及的诗国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相似文献   

7.
一戒:不问年龄。西方人的年龄是保密的,特别是超过24岁的人,绝不谈论自己的年龄,尤其是女士。二戒:不问财物。在西方,一个人的收入和随身所戴的财物都与个人的能力、地位、脸面等有关。三戒:不问婚姻。这属于个人隐私。四戒:不问住址。西方人认为,给人留下住址,就得请对方到家里做客。五戒:不问经历。这是对方的“老底”,也是商业秘密;西方人是不会轻易让人摸到自己的底牌的。六戒:不问信仰。政治见解和宗教信仰都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七戒:不问行踪。八戒:不问吃饭。西方人认为,问对方是否吃过饭意味着要请对方吃饭。英与美人交谈的“八戒”…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文无标点,靠读者的理解去断句。同是一文,因断句不同而文意大相迳庭甚或相反者,比比皆是。《论语》中的个别断句不同而意思截然相反者,古已有之。如《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传统断句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唐朝陆德明在所著《经典释文》中主张断句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现拟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法提出,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9.
我国考试由来已久,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就已建立了通过逐级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在那以前,实行的是不经考试的推荐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曹操当政时,提倡“唯才是举。曹丕在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让各郡推选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土人按“才能”评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用,称为“九品官人法”。这时仍保持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到了曹芳时,司马昭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的人,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方操纵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杨坚)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二科。隋炀帝(杨广)时开设进士科,通过考试分科选拔官吏,叫做分科取士(即是科举制度)。唐代在进士科  相似文献   

10.
高三来了     
学校的走廊上,暗无天日,只觉传来阵阵阴风,卷着地上的枯叶飞入云霄。安静的教室中,同学们正在自习。忽然,教室门大开,跑进一位神色慌张的女生:“不好了,高三来了!”周围的同学顿时乱成一团:“什么?高三来了?”“啊?高三来了?”“救命!高三来了!”……一位不问世事的眼镜兄推了推鼻梁上的“瓶底”:“高三是谁啊?”周围的同学都停止了混乱,用恐怖的眼神盯着教室门口,那里站着一个人高马大,身形魁梧的男生,他一脸哀怨地指着身后和他一样高大的箱子:“我不是高三,它才是高三!”箱子倒下,露出里面满满的书:《XX考王》《高考百日练》《高考必杀技…  相似文献   

11.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挺自觉的,平时在家也挺懂事,可是就是不爱提问题,在学校不问老师和同学,在家也不问我们。请问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孩子提问题呢?福建石狮沈小倩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现问题,对于正在学习成长的孩子实在是太重要了,它不仅能为孩子添上知识增长和想象飞翔的翅膀,而且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让学习成为“快乐之旅”“、开心辞典”。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家长应在四个方面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引导。一、鼓励孩子“敢问”敢于提问题的孩子应该肯定他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他也许会…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发现”的抄本“《孙子兵法》82篇”,近来经许多专家考辨,越来越清楚地证明这是一部托古的伪书。为什么呢?归纳起来,至少有三点: 一、来历不明。尽管一些新闻报道把这个“抄本”的来历说得极富传奇色彩,但有关专家普遍认为其中的破绽和疑窦仍然很多。诸如收藏者的确切家世问题,这批“竹简”的“漆书”和编纶方法问题,残存的27枚“竹简”缘何至今不肯面世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人文学科研究,都不可避免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资料的引用,因为后人的研究总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引用资料的原则是“尽可能占有第一手资料”,因为这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它的真实和可靠。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资料才是真实可靠的?资料为什么会失真?人文研究中如何理解“真实”和“真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98):22-24
在依据什么标准选拔人才的问题上,其争议在中国古代业已存在,宋代围绕改革科举制度的"取士"论争显得十分尖锐。到底是依据地域或者地理差别有区分度的灵活多样的分路取士,还是不分地域无差别地全国一张试卷"一把尺子"凭才取士呢?以司马光与欧阳修为代表的双方各持己见,互不让步。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复制"和再现,这个问题同样反映在当下的高考划定分数线和录取过程中,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怎样更理性更客观地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从宋代的取士争辩中获得启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但是,作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关系域”怎么样?它的“参照系”是什么?它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等等。这些问题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看法。但不解决这些问题,就难以带来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和作文教学实践的转机。由于我国目前还缺乏建立在自己民族形式上的、能够很好地指导写作实践的理论体系,写作实践的“超前”与写作理论滞后的矛盾未能解决,因此,中学作文教学的理论问题也就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必然王国。可以说从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自会吟”到今天的“读读、写写、讲讲、练练”,几乎都没有超乎传统的“读——练”框架,即“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古时宋金两代科举考试曾以策论取士。“策”是策问,即以经世治国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论”是议论文体。苏轼的《论战守策》就是一篇陈述国防政见的著名策论。以策论取士,应该说要比八股文取士更有利于选拔经世济民的人才,因而也更进步。由此想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选择有关当前国家大事、社  相似文献   

17.
韩进廉同志住《红学史话》(一)中写道: “一九二○年后,隐晦已久的曹雪芹身世大致考定,反动文人胡适为了贬低《红楼梦》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硬把曹家和贾府,曹雪芹和贾宝玉混为一谈……”“反动文人胡适出于其反动的政治目的,喊‘白话’,抓‘热门’,大搞小说考证。一九二一年抛出了《红楼梦考证》。他依靠‘孤本秘籍’对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作了如下的判断:……这些判断大致正确。”读后深感其词闪烁,深文周纳。其一,“隐晦已久的曹雪芹身世大致考定”,这是“新红学”的贡献。由谁考定?主语不明。其二,“反动文人胡适出于反动的政治目的”,却“大致正确”地判断了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岂非咄咄怪事?  相似文献   

18.
悲剧《奥赛罗》的最后一场是全剧的高潮。随着帷幕的徐徐降下,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些问题:“奥赛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莎翁对他到底持什么态度?”“我们应当把他看作无辜的受害者,还是看做造成他自己的悲剧命运的主谋?”“与莎翁的其他悲剧人物相比,奥赛罗的性格是否更简单一些?”对于这些问题,许多批评家和莎学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学者布莱德利(Bradley)和批评家利维斯(Leavis)。布莱德利认为:“他(奥赛罗)是个高尚的人,本不易动嫉妒之心,完全是那个没人味的家伙伊阿古所设计的阴谋诡计的受害者。”“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减少一点儿我们对他的敬仰和爱戴,而由于敬仰和爱戴,我们也就更加同情他。”布莱德利的观点符合这样一个原则,即:悲剧之所以有强大的感染力,是因为它能够引起我们对主人公的无限同情。但是,不管它愿意与否,他都不能否认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正是奥赛罗本人亲手杀害了自己无辜的妻子,而不是任何别人,如果置  相似文献   

19.
开心乐园     
七块蛋糕和一根蜡烛母亲:“你已经7岁了,祝你生日快乐,杰克。”杰克:“谢谢您,妈妈。”母亲:“给你一块生日蛋糕,上面插上7支蜡烛,好吗?”杰克:“妈妈,我愿意要7块蛋糕和一支蜡烛。”怎么会在一起杰尼从学校回来后,向母亲了解家世。杰尼:“妈妈,我是在哪儿出生的?”妈妈:“伦敦。”杰尼:“妈妈,您是在哪儿出生的?”妈妈:“我出生在法国巴黎。”杰尼:“爸爸呢?”妈妈:“你爸爸出生在罗马。”杰尼:“真奇怪!我们出生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后来怎么会在一起呢?”鲍比十分淘气,整天缠着妈妈不是要这,就是要那,嘴里也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有一次…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活动目标,广大一线教师就务必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务必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就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大家商榷。一、如何提出进一步探究数学教学深入的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就要提出学生需要探究、有问题可探究、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即那些导致数学知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甚至思想方法)产生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算是探究性的问题呢?为了激发元认知活动而提出的、不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其目的在于激发元认知调节,监控认知活动这样的问题就是促进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常见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我们现在应该研究什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研究?”,“有那些研究方法?”,“你知道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已有结论或方法吗”“它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能解释吗?”“你能证明吗?”,“还有其它方法吗?”等。二、让学生带着探究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一)探究过程体现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礼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术,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就要求教师先从非常容易的问题入手,然后解决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