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画什么都不像;还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拿着她的口红在墙上画了许多看不懂的画,问我可否学画。对待提出这些问题的家长,我想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毕加索有一次在看过儿童画展后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用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我们并不一定要像歌唱家那样唱歌,但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歌;我们不一定要像画家那样画出传世之作,但我们心里一定有许多美好的图画。有时候我们也要对家长说:给孩子一方天,让他们去自由表现吧。  相似文献   

2.
王兰 《青年教师》2005,(4):55-58
有这样一则说理故事:两个同龄的学画孩子,处在不同的家庭氛围中。第一个家庭一直采取鼓励、赞誉的态度:把孩子的“作品”都贴在墙上,让亲朋参观,稍有功笔时即办了个人画展,名气不断。到33岁时,他的画已站在许多家庭的客厅里。而第二个家庭对孩子一直采取诋毁、冷漠的态度,让孩子把所有的“废纸”都扔进纸篓里。直到33岁时,他才贴出他的第一幅画。这时,人们疯狂了,把第一个孩子的画摘下来扔进纸篓里,把第二个孩子的画从纸篓里捡起来,张贴在墙上。  相似文献   

3.
在书的世界里,“小人书”是许多儿童经常阅览的一种通俗美术读物。由于其直观形象,色彩鲜艳,符合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因而深受儿童的喜爱。作为家长,指导孩子看一些优秀的“小人书”,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看“小人书”呢?  相似文献   

4.
路石 《家长》1999,(12)
美国家庭普遍重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他们积极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活动。支持孩子在家里办画廊。孩子在家里大多有自己的“作品角”,他们在墙上开辟自己的园地:有的在墙上挂有小画板,写写画画;有的布置照片以及一些汽车、飞机、球星或宠物的图片;有的用艺术字写名人名言、座右铭或理想等。家长鼓励孩子画想像画、科幻画,越是异想天开越好。  相似文献   

5.
罗彦军 《早期教育》2006,(11):25-25
答:常有家长议论孩子的绘画作品又获奖了,而那些落选的儿童家长则显得很不自然,甚至对培养孩子学画画失去了信心。家长朋友,千万不要指望孩子从学画开始起步时,就能成为小画家或大师,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孩子学画就要在“学”字上下功夫,一定使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入到“学”字上来,常言道:“先练兵后打仗方能打硬仗。”  相似文献   

6.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数学名题:“鸡和免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头有5个,腿有14条。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可是,这道题已经被我“换汤不换药”练习了三遍,仍有孩子不明所以:“为什么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鸡,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兔呢﹖”我真有些“黔驴技穷”了。前不久,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徐斌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数学课,内容正是“鸡兔同笼”问题。■亮点一:画最简单的数学画在让学生充分估计了笼子里鸡、兔可能有的只数后,徐老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鸡和兔,然后说:“同学们一定画过鸡和兔吧,现在我们来画数学画,不过数学画…  相似文献   

7.
史忠平 《教书育人》2007,(2):110-111
我们时常会听有些学生说自己在“画美术”,心中不免有点纳闷。此话出于孩子之口还则罢了,部分家长也会不假思索的说“我让孩子画美术”。听此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多少年来的美术教育究竟都干了些什么?观今天美术教育之浪潮,席卷全国,可谓波澜壮阔。学校美术教育已不能满足需要,各类美术培训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可学画的孩子仍然在说着“画美术”的字眼,我们又要发问美术教育你究竟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8.
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说到这样一件事:中国的孩子学画,画完后常问:“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则问:“好不好”。他进行了剖析,中国的教育模式是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美国孩子学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的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仔细分析.“像不像”是一个简单的南眼睛到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儿童初学画时为什么胆小不敢下笔? 答: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尤其在陌生的环境中.常常害怕自己画得不好会遭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在精神上感到拘束和压抑。因而不知从何下笔.但在他所熟悉的场合里又会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游戏。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初学画的孩子耍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和费备。当孩子熟悉了老师及周围环境时。就会自然摆脱害怕心理.饶有兴趣且得心应手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上图画课,我刚出示黑板(上面画有(?)图形),幼儿就纷纷议论:“我知道今天老师要教我们学画猫了!”“这图形象枕套、枕头、毛巾……”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争辩着,我想这下可别想上课了,要乱套了,准备制止他们的议论。但转眼一想,这不正是发挥孩子想象力的时候吗?我索性启发孩子继续猜,把想要说的都说出来让大家听,于是,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小手。有的说是“门框”,有的说是“台布”,还有的说是“茶巾”、“大衣橱上镜子的边”等等。孩子们能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是我未曾料到的。  相似文献   

11.
寒假里 ,一位从上海来的朋友与我闲聊 ,谈及教育孩子的问题。朋友讲述的一件往事 ,颇有启发 ,值得深思。他说 ,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时喜欢绘画 ,于是休息日就带孩子到少年宫去学画 ,果然有了长进 ,他的画还在区幼儿绘画比赛中获过奖。待孩子上学时 ,朋友买来画板、颜料等一大堆绘画用品 ,想发展孩子的美术特长。殊不知孩子一脸不高兴 ,推开绘画工具说 :“太累了 ,我不要。”这可激怒了当父亲的 ,“我花了钱是为你好 ,你还不领情 !”“你是为你自己好”,儿子也不甘示弱顶嘴说 :“每次去奶奶家 ,你总是拿了我的画给她看 ,她夸我时 ,看你的神气多…  相似文献   

12.
一忌强迫家庭美术教育必须考虑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儿童绘画发展规律,要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进行启发和诱导。采取粗暴强制的态度和方法,是导致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家长一味地强调孩子学画的时间,而不重学画的效果;对孩子在学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加以耐心的辅导,而是大声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一次,我教幼儿画《金色的房子》,我先出示范例,然后示范,最后幼儿学画,绘画结束时,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画得惟妙惟肖,和老师的范画很相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着范画和这个小朋友的画向一位富有绘画经验的赵老师请教。我暗想:他看后准吃惊。没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小朋友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画。”我着实吃了一惊,忙让赵老师接着讲下去:“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很独特的,绘画时教师不宜示范,也不宜出示范例,应放手让幼儿自己画,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专门设计了一本“画话日记”,每个孩子一本,带回家由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画画并记录孩子的话。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一项内容,“画话日记”与家庭的“快乐听读”活动相结合,是我园“生活艺术课程”的一部分。但是,半学期下来,能够完成的孩子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孩子有困难,不知道可以画什么说什么;  相似文献   

15.
报复与报答     
有两位贫穷的父亲,各自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位画家那里学画。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孩子,你要记住那些侮辱、轻视、嘲弄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去狠狠报复他们。”另一位父亲教导孩子说:“你要记住那些怜悯、同情、施舍过你的人,好好学画,将来有出息后,去好好报答他们。”  相似文献   

16.
《假如》是一首颂扬关爱的诗歌。在神奇、奥妙的想像中,“爱他人、爱环境”的主旨酣畅淋漓。为了形象教学,我给第一节小诗配上了“神笔”、“小树”、“太阳”的简笔画,第二节应辅以“饿得哭泣的小鸟”。因一时想不起小鸟的画法,我停顿了一下,含糊地说:“咱不画小鸟,就把‘小鸟’两字圈起来吧。”于是,匆匆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我以为“一只小鸟”不画也没啥,可是当我绘声绘色地讲下一小节时,一个孩子举手站了起来,“老师,126页有小鸟,你不会画,就按照这个画吧!”“好,谢谢你!,”当时的我,微笑在脸上,懊恼在心里:为什么不充分备课呢?为什么不学画小鸟呢?多么细心的孩子,多么沉甸甸的话语,教学中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呀。  相似文献   

17.
咨询台     
儿童初学画时为什么胆小不敢下笔? 答: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尤其在陌生的环境中,常常害怕自己画得不好会遭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在精神上感到拘束和压抑, 因而不知从何下笔,但在他所熟悉的场合里又会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游戏。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初学画的孩子要有耐心,不要急  相似文献   

18.
一、不要过多地对老师提要求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学画的时候,喜欢对老师提一些要求,最常见、最笼统的就是:“老师您多为孩子操点心工作为教师操点心是应该的,关键是怎么操法。学美术跟学一般的技能不同,如果孩子的悟性达不到教师操心的起点,这心是没法操的。教师只是起启发点拨作用,艺术能讲出来的只是知识的一部分,好多感觉的东西是很难讲出来的,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感悟。如果这个孩子在学画上先入为主,之前接受了简笔画的教育,习惯了老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的被动教育方式,这样的孩子就更难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赵华 《江苏教育》2023,(12):32-34
<正>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以下简称泰山小学)申报的“新小人书:立身悟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实践”项目对“小人书”这个喜闻乐见的载体进行创造性研发,焕发全媒体时代“小人书”的独特育人价值,为开发儿童喜欢的德育载体探索了一条“行动—创作—认知—体悟”的实践范式。“小人书”不再是单纯的连环画,而是转化成“儿童自身的生动实践”,儿童通过“小人书”将道德认知转化成道德理解,将道德行为转化成道德镌刻。  相似文献   

20.
咨询台     
儿童初学画时为什么胆小不敢下笔?如何培养托班宝宝画画的兴趣?不懂画的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