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缕幽香     
撩开心湖的神秘面纱,点点滴滴都凝聚着父母无私的爱。无需多的,只需一缕阳光,就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题记一夜晚,是无声的。屋子里很寂静。很长一段时间了,屋里总会亮起一盏灯。灯下是我伏案书写的身影,灯旁是借着灯光看书的母亲。父亲忙累了一天,早已熟睡;屋里寂静得只听得见母亲和我的呼吸声。时钟敲了十下,我的“学习生涯”依然没有结束,母亲也没离开寸步。我知道母亲是怕我孤单,尽管她很疲倦,但她还是拖着疲倦的身子陪着我。不时也帮我做一些“后勤”工作,帮我拿拿工具书,帮我翻翻资料……每每做完这些,她又静静地坐在了我旁边陪…  相似文献   

2.
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里,窃贼在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反而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今年52岁,母亲只有41岁。他们结婚那年,父亲30岁,母亲19岁。据说父亲当年一眼便看中了母亲,于是每天都不辞辛苦地翻过那座很高很高的山去看母亲。但母亲并不领情,父亲后脚刚进门,她前脚便跨了出去,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满身灰尘的父亲。后来我从姨妈那里打听到,母亲是嫌父亲年纪太大,她认为那样的大龄青年不是花心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总之就是不符合她的标准。我的外公、外婆倒是对父亲另眼相待,因为父亲每次去时,没得到外公、外婆的同意,绝不去追跑出门的母亲,而是陪着外公、外婆闲聊或者帮忙干活。看着父亲屋里屋外忙碌的身影,外婆…  相似文献   

4.
天凌 《同学》2005,(12)
1996年与2001年,女孩袁俪遭遇了她一生中的两个大日子,1996年冬天,袁俪的父母离异,彼时父亲已有半年没有回家,母亲的心,已从挣扎到破碎,“又捡起一地碎片粘合起一颗心,从此不会哭。”最终的谈判结果,是袁俪归母亲,房子归母亲,不多的三四万存款也归母亲,父亲带着他的书、碟片、四季衣裳,与情人远走高飞,去了宁波。那一年,袁俪9岁。母亲为了铲去父亲遗留在这屋里的所有痕迹,带着小袁俪去外婆家过  相似文献   

5.
罗海亮 《广东教育》2004,(10):64-64
年过半百的父亲因车祸匆匆离世,五内俱焚的哀痛就开始袭击母亲与我,非亲历者不能深切体会。父亲是木匠,生前母亲在他的作坊里帮助忙点手活,也算一个工作;然而他走后,她便无力为之,闲赋在家——由忙到暇更增添母亲的哀戚愁绪,我不只一次见到母亲偷偷地哭。我看在眼里,伤在心头。母亲出身农家,只念过几年小学,操劳几十年,不料中年遭遇这等事情。……  相似文献   

6.
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和妹妹去寻过她的坟。 母亲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时我坐在轮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儿去,妹妹还在读小学。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  相似文献   

7.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一次,父亲病重住院,母亲坚持要去医院照顾父亲,她的身体也不好,我们都不让她去。  相似文献   

8.
母亲牌毛衣     
这些天温度越来越低,寒气袭人,我又穿上了母亲织的毛衣,顿时感到周身暖暖的。母亲说她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织毛衣的,那时母亲工作忙,她织的第一件毛衣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等母亲把毛衣送给父亲,已经到了初夏时节。那件毛衣是棕色的,父亲穿在身上松松垮垮又不暖和,父亲只  相似文献   

9.
母亲疯了。因为我和她看到父亲跟刘辣椒在一起鬼混。母亲与父亲发生争执,父亲火气上来了,便暴打母亲,母亲的惨叫声一次又一次在屋顶上响起。而这时,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除了哭。母亲朝我们这边爬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和妹妹。那眼神充满恐惧、绝望、愤怒与乞求,也许她以为她就要死了,她得在死前拥抱一下她的骨肉。我的哭声盖过了母亲的呻吟,她无力了,仰躺在地,眼睛闭着,喘着气,满嘴泥土。父亲还在骂些不是人话的话。我和妹妹哭着,父亲骂着……母亲睁开了眼。突然,她笑了———像极了邻村疯了20多年的六子。我吓住了。父亲也吓住了,…  相似文献   

10.
当厨房里的水烧开了,当菜凉了需要再热一下,当电话铃声响起,当谁需要餐具或调料……她总是及时站起身来,去帮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母亲是最后一个坐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忙好了饭菜,  相似文献   

11.
沉默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哑巴,是买来的媳妇。她没有娘家,一辈子没走过亲戚,更没出过远门。母亲在生下我之前,没有言语,没有表情,没有欢乐,也没有忧伤。她只是默默地干粗活儿,做可口的饭菜,烧热乎乎的炕。生下我们几个孩子之后,母亲有了表情,有了辛苦劳作后的笑颜,甚至有了咿咿呀呀含混不清的话语。小时候,村里的孩子常拍打着我的头,指着我的鼻子尖叫:“看啊,他是哑巴崽子,哑巴崽子!”他们从不和我玩,于是我只有整天趴在母亲的背上做梦,抑或在她劳作时在她矮小的身旁堆土。那时,我只知道母亲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尽管那里永远悄无声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复杂的必要     
<正>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和妹妹去寻过她的坟。母亲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时我坐在轮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儿去,妹妹还在读小学,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甚至把墙上她的照片也收起来,总看着她和总让她看着我们,都受不了。才知道越大的悲痛越是无言:没有一句关于她的话是恰当的,没有一个关于她的字不是恐怖的。  相似文献   

13.
悲哀的玩具     
依然不记得年龄,只知道是小时候罢了。 父亲在野外忙,母亲在家里忙,剩下的只有老祖母,她给我说故事,唱村歌,有时听着她的纺车声嗡嗡地响着,我便独自坐在一旁发呆。 我也常到外面去玩,但总是自己个儿。街上的孩子们都不和我一块游戏,一个人踽踽地沿着墙角走回家去,“他们不和俺玩。”这样说着一头扑在了祖母的怀里。祖母摸着我的头顶说:“好孩子,自己玩吧。” 父亲老是那么阴沉,那么严峻,仿佛历来就不曾看见过他有笑脸。母亲虽然是爱我——我心里如是想——但她从未曾背着父亲给我买过糖果。实际上说来,那时候也就只有祖母一个人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忙些什么?语文教师到底在忙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令人深思的现象之一:语文课堂的无目标倾向案例:《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生:木兰是一个英勇善战,坚强、孝顺,不贪利益,热爱祖国,万人景仰的巾帼英雄。(教师板书相应词语)几个学生为木兰是否爱国展开了争论。生1:我不太理解热爱祖国,她只是替父亲去从军。生2:如果她不爱祖国,就不会替父亲去从军。生1:如果不去,父亲会被抓。生2:父亲老了,可汗会理解。生1:那个社会,谁来理解你。生3:如果不热爱祖国,不全心力战,就不会胜利,如果木兰不热爱祖…  相似文献   

15.
34年前,病魔夺走了我母亲年仅41岁的生命,我们姐弟六人,永远地失去了母爱。 母亲是累死的,她一年忙到头,从没歇息过。有一年,生产队年关放假时,父母安排好家里,像往年一样,腊月廿六深夜出发去牦牛山摘橄榄。廿八中午,当他们把摘到的橄榄背到牦牛山顶时,天气突变,下起了鹅毛大雪。父亲由于  相似文献   

16.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今年整整八十岁了。她从十七八岁高中肄业后,便在渭北山区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员。在她的身上既有教师特有的智慧,又有农村妇女的善良、淳朴。她对我言传身教,使我受益终身。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母亲领着我去彬县看望父亲。我见父亲的一位同事的打火机稀罕,便偷偷拿了去玩。当母亲发现时,我们已  相似文献   

17.
索菲娅罗兰是世界闻名的意大利女演员,从影30年来先后拍摄了《两妇人》《卡桑德拉大桥》等70余部,因主演《两妇人》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面对自己的成就,她总是无限深情地谈起她的母亲。罗兰感谢母亲,甚至也感谢母亲为她带来的不幸的童年。因为她的母亲维兰妮出身贫贱,又未婚生子,使罗兰的童年备受身为私生女的屈辱和贫穷的磨难,但年轻的母亲没有过多责备她毫无责任心的父亲,在母亲求职无望的情况下,仍异常坚强,挺起胸膛去学校接罗兰,到小咖啡馆和夜总会去弹钢琴挣钱养家,剪掉自己最心爱的衣服为女儿改制服装,甚至向人乞讨;…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     
在我们村里,父亲是喊作“伯”的。母亲早逝,家里就只剩下我和伯爷儿俩相依为命。母亲在时,伯在农闲季节里还可以出去耍猴赚点钱以补贴家用,现在母亲去了,伯为了照顾年幼的我,放弃了耍猴的营生,除了侍弄庄稼外,又养了几十头猪。伯天生瘦小,身体也不太好。每次看到伯忙完地里的,又忙屋里的;做完饭,又要忙着喂猪,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我心疼伯,有时候就尽我所能帮伯喂喂猪,扫扫猪圈。可是伯却冲我一瞪眼,然后是一嗓子:“去,你娃子只操心念你的书,其余的,啥也不叫你操心。”的确,伯在生活上对我百依百顺。那时候,我去镇上读初中了。伯怕我在学校里吃不习惯,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都会在家里做上好吃的给我送到学校。村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母亲     
小时候父亲在船上工作,家里只剩下母亲和我。母亲虽然农活忙,但疼爱孩子的她总是把我担在簸箕里一同去农田。农田那边有个军营。在那里我尽情地做着橄榄绿的梦,不是卧倒,就是匍匐,“一招一式”认认真真,但这些认真换来的却是一身污泥。母亲干完农活,又要为我洗上一大堆衣服,最多时一天洗三套,但是她却很少  相似文献   

20.
“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录音机中,轻轻地传出张也的《家和万事兴》,使她那小小的房间充满了温馨。她仿佛靠到了宁静的港湾。突然,客厅中父母的打骂声从门缝中钻进来,搅乱了这片宁静。她听到母亲那沙哑的嘶喊声,仿佛看到父亲鼓起血红的双眼,一步步逼近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