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一种颇具新意的《小学生素质综合报告册》(以下简称《报告册》)正迅速在许多学校推广使用,与传统的《小学生成绩通知书》比较,《报告册》有众多改革之处,用“班主任寄语”取代“班主任评语”,即是其中一个耀眼的亮点。“班主任寄语”乃是对“班主任评语”的继承和发展,由“评语”到“寄语”,虽只一字之变,但却堪称点睛之笔。一般而言,“评语”只注重学生的过去,是班主任以旁观者的身分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作的主观性裁判;“寄语”则着眼于学生将来,是教师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期待与厚望;“评语”重点在评;“寄语”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颁布了,它以新的理念、新的条款替代了旧《守则》、《规范》中不符合时代的内容,给广大中学生提供了新的行为准则,甚是令人欣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仍有一些不规范之处。 例如:《守则》第二条:“遵守学校纪律”;《规范》第18条:“按时完成作业”。 众所周知,现在各中小学校的“纪律”,五花八门,有不少与法律相冲突的地方。试问:能按要求开设全部课程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让学生过双休日的学校有多少?能按要求保证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不超过 8 小时的学校有多少?双休日被学校变成单休日或半休日,…  相似文献   

3.
罗华暑 《班主任》2004,(12):28-28
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根据德育大纲要求经常要组织中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由于其中条款多而杂,学生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好操作。笔者通过不断总结,并结合学校其他方面的要求,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涵盖的内容以“四言打油诗”的形式归纳成班级公约,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告之如下,仅供  相似文献   

4.
对话     
《中学生百科》2011,(6):63-64
提示:改版后的《中学生百科》,内容更贴近中学生,大部分栏目也都坚持了“让中学生自己来写”的原则,于是每天“前来”咨询投稿事宜的人可谓络绎不绝。这不,一个远在甘肃的中学生明友热情地跟我们聊上了……  相似文献   

5.
文学社简介及校长寄语:“螺溪河”文学社是南充市长乐初级中学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大舞台。成立五年来社员在《语文报》、《南充日报》、《南充广播电视报》、《全国优秀作文选》、《读与写》、《语文世界》、《中学生作文名师点评》等报刊发表习作百余篇。社员参加“语文报杯”、《中国校园文学》首届“新人杯”、“友合杯”等全国、省、市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近三百人次。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中学生守则(试行)》已出台,这是《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守则》第一次修订。试行守则增加了新内容,也去除了诸如“生活俭朴”、“谦虚”等旧的内容(《东方早报》2003年9月23日)。守则和规范同样也是文明的底线,给学生制定最基本的文明标准,树立起的思想观念和做人的基本要求,都是学生今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毫无疑问,当社会背景和教育观念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时,传统教育中缺乏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因其失去时代色彩,就理应被进步的理念淘汰掉。《上海市中学生守则(试行)》去除诸如“生活俭朴”、“谦虚”等旧的内容,笔者就认…  相似文献   

7.
很多班主任认为《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过于宏大、庄严,于是乎抱着“班规一出,方圆定成”的良好愿望要制定自己的个性化“班规”。笔者前日参观一所学校,用相机记录了该校七年级某班张贴上墙的《班规32条》,先让我们客观地、心平气和地阅读一遍:  相似文献   

8.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他看来,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堂气氛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情感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消极、悲观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对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兴趣,无心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被动地学习,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实践,就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为学生撰写操行评语是对学生进行品德评定的内容之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操行评语的写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其特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以人为本”观念的确立,对学生的评价越来越多样化和人性化,很多教师发起了对“传统评语”  相似文献   

10.
林可赞 《成才之路》2014,(21):26-2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此可见,现阶段实行新课程的教学主要理念便为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教育。教师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为课程教学中的执行者,而更应当属于课程教学中的开拓者与建设者。一、营造环境,激发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一直有着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教学逻辑,其实,以现代教学文明论,此等教学逻辑本质而言属于对学生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因为,从人文精神来看,只有创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才可算作为教学正确的课堂教学观。无论是“教师”抑或是“学生”,其身份与地位皆应是平等的。不仅如今,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应当朝着朋友式的发展方向进行,学生理应被教师充分尊重与认可。而只有具备了亲和力与无“地位”观念的教师,方能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具有凝聚精神,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平等、民主、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只有将自身发自内心的微笑与爱心带人课堂,让学生在接收教育的同时达到心理上的无拘无束、乐观豁达,保持思想的自由与开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未知的问题进行大胆地解析,方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热情与想象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批改的主动权应属于学生本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只关注几句评语和等级,评语如不讲求技巧,不是平等沟通,等级过低,学生往往心灰意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其次,有的教师把个人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学生写出的文章便成了雷同作文。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逐步萎缩,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评语是操行评定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的小结和评定。评语应该充分渗透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内容,闪烁教师思想的光彩,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寄语式评语是教师着眼于引导,作用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寄托和期望。“寄语”既没有模式,也没有公式,它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地撞击,是思想感情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对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改革莫过于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基于评价方法的改变,“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应运而生,迅速普及,取代了运用多年的“学生成绩报告单”。两者的不同之一是,学生成绩报告单定性评价采用评语式,而素质发展评价手册采用寄语式。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蕴含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根据《辞源》解释,评语即评论,包含着议论是非高下的意思。评语即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价值判断。而实践操作中则更注重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寄语即传话。杜甫《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馆》诗:“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在现代汉语中,寄语中的“寄”还包含着寄予希望的意思。与评语注重价值判断不同,寄语则更注重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大量融入教师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4,(11):18-29
教育是国家大计,规定教育这一专属权力的是《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依照法律的规定,教育领域体现的应该是平等的权利:学生的权利平等、教师的待遇平等、不同性质办学主体之间办学权平等.但在现实中,同为学生、教师或者学校,其权利往往是不平等的.这种现象,有些像房地产领域中的“小产权”现象,明明是各项功能指标都一样的房产,却有着不同的待遇.我们借用“小产权”这个称谓,来指代教育领域中的权利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外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语文教学都把生活作文放在写作教程的重要地位。写日记是其中一个内容。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是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当从各方面首先了解人。”让中学生写日记,教师给予恰当评语,是师生间心灵交流的绝好途径。我坚持让初中学生写日记,并认真阅读,给予精当的评语,使学生在日记写作和教师评语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一种陶冶,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因之升华。大多数中学生愿意把愉快的或烦心的事或把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看法写在日记中,而且常常会向教师提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种媒体频频报道了中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这种沉重的现象启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生命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主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生命,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更要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营造生命课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点商榷:所谓商榷就是要求教师用启发的方式和商量探讨的口吻,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你的观点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老师建立平行和谐的关系。如果老师居高临下,容易造成一种逆反心理;如果老师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其中,学生便容易接受得多。请看以下几条评语:  相似文献   

18.
一年的班级管理工作就要结束,如何写好学生期末操行评语已是各位班主任老师关心的话题。期末操行评语是对学生一年来表现的总结性评价,应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受到激励,认清不足,更加发奋努力地学习。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我觉得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内容要“真实”中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成人感”越来越突出,教师几句简单不切实际的评语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因此,评语一定要抓住学生真实的个性特点,力避千人一面,让学生认识到对他的评价是教师倾心之作,从中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这就需要教师仔细…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诗。一首诗如此之长,学起来对普通中学生而言是相当枯燥的。通常,教师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全诗内容再强调一下语言点就算学过了。但这种走过场式的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后来,我重上此课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用一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我说:《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一般认为该诗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相似文献   

20.
邹彩红 《现代语文》2006,(8):105-107
现在学生怕写作文,原因之一是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语“打击有余,激励不足”。教师该掌握怎样的尺度,才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限制学生的发展呢?《发展性课程评价》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师在写评语时,也应将目光放在“让学生有最大改进”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燃起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功与乐趣。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的一把标尺。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好这一把标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